搜索 "醒神益智" 的结果

找到 7 条相关结果

石菖蒲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7 | 19 阅读

《中国药典》:石菖蒲 实际拼音: Shí Chānɡ Pú 英文名: RHIZOMA ACORI TATARINOWII 别名: 菖蒲叶、山菖蒲、水剑草、香菖蒲、药菖蒲 来源: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 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扁圆柱形,多弯曲,常有分枝,长3~20cm,直径0.3...

阅读全文
明·区越《端午》翻译赏析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5-26 | 17 阅读

 端午明·区越 菖蒲细缕屑辰砂,暂倒磁罂醉一家。 半夏碧抽窗外草,午时红绽目前花。 未闻琼管销戈甲,忍听龙舟竞鼓笳。 合寄南陲征战士,赤灵符解辟兵邪。 现代的人以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实际在民间,从古到今,有些地方,端午不是一个节日,而是一段时期,比如现在的楚地,仍旧流行农历五月初五是小端午,农历五月十五是大端午,农历五月二十五是末端午。整个五月,都可以说是在端午节间。五月举办各种龙舟比赛,屈原纪...

阅读全文
鲜菖蒲祛秽辟邪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07 | 14 阅读

石菖蒲性温,味辛、苦,归心、胃经,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的功能,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等病症。水菖蒲性温,味辛、苦,归心、肝、胃经,具有化痰开窍、除湿健胃、杀虫止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痰端午时节,民间习用菖蒲作剑,用艾叶作虎,并扎悬于门首,用以辟邪。民谚云:“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手执菖蒲剑,蛇虫归地府。”菖蒲为多年生水生湿地植物,因其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可以感百...

阅读全文
“秋乏”不是病,4招来搞定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6 | 12 阅读

俗话说,春困秋乏。秋季,天高气爽,应该是人们感到最舒服的季节,但是这个季节很多人却常感觉有容易疲劳、困倦、提不起精神等“秋乏”现象。专家解释说,“秋乏”其实也是阴阳失衡的表现,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整体。秋季天气干燥,人体阴液常不足,导致机体阳盛阴虚,人就会觉得乏力、没有精神。“秋乏”虽不是病,但为了不影响工作和生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还是必要的。专家建议大家做好以下四点,可有效...

阅读全文
清香疗法远离“春困”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5 | 12 阅读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很多人困意也随之而来。这种困倦思睡,哈欠连天,总觉得睡眠不够的状态,叫“春困”,是大自然冬春交替更换给人们带来的一种普遍生理反应。如何才能赶走“春困”呢?下面介绍几个以“香”为主题驱赶“春困”的方法给大家。 闻“香”提神 在室内点上一盘甘草檀香。利用甘草和檀香燃烧发出的气味,可以起到免疫避邪、杀菌消毒、醒神益智、养生保健的作用。由于甘草本身性味的平、甘,中和了檀香辛、温,所以甘草...

阅读全文
菖蒲:辟秽化浊、解毒驱邪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04 | 9 阅读

菖蒲,又名石菖蒲、野韭菜、香草等,菖蒲,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菖蒲其性温,味辛、苦,气芳香,归心、脾、胃经,具有醒神益智、通窍除痰、辟秽化浊、解毒驱邪的功效。其芳香清芬之气,能舒畅气机,使清阳上升,九窍通灵。常服本品,能舒心气、畅心肾、怡心情、益心志,令人耳目聪明,可防止因劳心过度而导致的记忆力减退,有抗老防衰之效,尤为中老年脑力劳动者养生保健良药。《神农本草经》记载:“菖蒲补五脏,通...

阅读全文
端午佳节话菖蒲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6 | 8 阅读

农历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在这一天,民间有吃粽子、赛龙舟、洒雄黄酒和挂艾悬蒲的习俗。“蒲”指的是菖蒲。这习俗,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菖蒲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菖蒲先百草于寒冬刚尽时觉醒,因而得名。有关端午节挂艾悬蒲的习俗,在古籍中多有描述。我国古代名著《红楼梦》第三十一回中写道:“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艾蒲簪门,虎符系臂。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