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酒药" 的结果

找到 72 条相关结果

佤药简介
其他民族医药 | admin | 2025-05-18 | 18 阅读

根据发病种类和药物的功能特性,佤族草医在用药时带有以下特点: 包药。照方取药(鲜品)捣烂后包敷患处。常用于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疼痛等症。 洗药。照方取药(鲜品)于水中煎煮,取药液洗全身或患处。用于皮肤疾病,无名肿毒等症。 煮药。照方取药用水煎煮,取药汁内服。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擦涂药。单方或配主(鲜品)捣细或放口中嚼碎后涂擦患处。用于烧烫伤、外伤止血、消炎等。 酒药。取药(单方或配方)切碎后...

阅读全文
瘰疬酒药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2 | 18 阅读

《外科正宗》卷二:瘰疬酒药 名称: 瘰疬酒药 处方: 鹤虱草半斤,忍冬藤6两,野蓬蒿4两,野菊花4两,五爪龙3两,马鞭草1两5钱。 制法: 上切碎,用老酒15斤,将药袋贮悬放酒内,封好罐口,煮三炷香为度,取起,水顿,浸一伏时。 功能主治: 久年瘰疬结核,串生满项,顽硬不穿破者。 用法用量: 初服尽醉出汗为效,以后随便饮之。尽酒一料,病愈不发。 ...

阅读全文
土茯苓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7 | 18 阅读

《中国药典》:土茯苓 实际拼音: Tǔ Fú Línɡ 英文名: RHIZOMA SMILACIS GLABRAE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根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 性状: 本品略呈圆柱形,稍扁或呈不规则条块,有结节状隆起,具短分枝,长5~22cm,直径2~5cm。表面黄棕色或灰...

阅读全文
解酒的三大误区
男性保健 | admin | 2025-06-02 | 17 阅读

热闹的筵席离不开酒精助兴,几巡酒过后,有人神智不清、有人呕吐、有人满面通红、有人脸白得像纸,还有少数人是天生的“酒篓子”千杯不倒。不少人自认为不会醉,却醉得比谁都严重。 中医提示您,其实大家对喝酒存在很多误解,才导致自己对喝醉的程度没有把握: 误区一:酒后吃解酒药能解酒 吃药的速度赶不上酒精进入血液的速度。酒喝入肠胃后,不到5分钟就能进入血管,迅速扩散到全身,酒精流经之处——肝、胃、心脏、大脑均可...

阅读全文
蛔虫病脐疗方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6-01 | 17 阅读

1方 【药物】臭草、清油。 【制法】清油煎臭草。 【用法】捣敷脐上。用于小儿腹部蛔虫。 【出处】《本草纲目拾遗》。 2方 【药物】白杨树皮、石蒜各30克。 【制法】共捣烂。 【用法】敷包脐眼。用于蛔积。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3方 【药物】白杨30-60克。 【制法】捣绒。 【用法】敷肚脐。 【出处】《贵州草药》。 4方 【药物】花椒15克,贯众、苦楝皮各30克。 【制法】加水熬成膏。 ...

阅读全文
药名趣闻——花非花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9 | 17 阅读

以“花”命名的中药材多与花朵、花瓣、花苞、花蕾、花序有关,如菊花等,较为形象化,但名实相异的例外情况也很多。 叶象花、小红花、咸虾花、吐烟花、秃疮花、山桂花、石上开花、毛蕊花、猫花、芒种花、马尿花、绿兰花、空心花、节节花、剪红纱花、黄莲花、蝴蝶花、旱莲花、狗尾花、梵天花、长春花、三台红花、赛番红花、野凤仙花、落地荷花、大金银花、红蓝地花、莲生桂子花、独叶一枝花,皆为植物全草。七叶一枝花则是植物的...

阅读全文
正确自制中药养生酒
药酒制作 | admin | 2025-05-22 | 17 阅读

春节档喜剧《疯狂外星人》热映,其中外星人来到地球,被人灌醉扔到酒坛里并加上人参后,并说:“此酒大补,定能卖出高价。”虽然电影中这一段剧情喜剧成分居多,但也反映出国人喜欢泡药酒、喝药酒的习惯。 从酿酒、饮酒到赏酒、论酒,酒已渗透到我们古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酒文化。酒与医素有不解缘,繁体“医”字从“酉”,“酉”者“酒”也。这大概是因为先祖们无意中食用了发酵后的瓜果汁,发现了它...

阅读全文
宋元时期的药酒
药酒文化 | admin | 2025-05-22 | 16 阅读

宋元时期,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酒事业也有所发展,朱翼中在政和年间撰著了《酒经》,又名《北山酒经》,它是继北魏《齐民要术》后一部关于制曲和酿酒的专著。该书上卷是论酒,中卷论曲,下卷论酿酒之法,可见当时对制曲原料的处理和操作技术都有了新的进步。“煮酒”一节谈加热杀菌以存酒液的方法,比欧洲要早数百年,为我国首创。 此时,由于雕版印刷的发明,加上政府对医学事业的重视,使当时中医临床和理论得到了发展。因...

阅读全文
野茶辣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4-27 | 16 阅读

《中华本草》:野茶辣 实际拼音: Yě Chá Là 别名: 软柏木、大苦木、假吴萸、鱼胆木、假茶辣、鱼苦胆、山黄皮、老鸦饭、亚洛轻、石岩青、亚罗青、野胡椒、抱鸡婆、老鸦树、罗汉香、白酒药、野白腊。 来源: 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灰毛浆果楝的根、树皮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pedessa cinerascens(Pell.)Hand.Mazz.[C.fruticosa Bl.va...

阅读全文
偏风
圣济总录 | admin | 2025-06-07 | 15 阅读

论曰人身所养者。惟血与气。血气均等。则无过不及之害。稍至衰微。则所运不周。遂致体痹痛是也。治偏风手足一边不遂。心神恍惚。不知人。舌强不能言。才觉中风先服竹沥汤方竹沥(二盏) 生葛汁(一盏) 生姜汁(三合)上三味。相和。煎至五七沸。滤去滓。每宜微热服三合。日可三服。夜一服。若觉四体稍快。宜服后方麻黄汤。治偏风半身不遂。麻黄汤方麻黄(去节煎掠去沫焙一两半) 防风(去叉一两半) 芎 (一两) 防己(一两...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