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邪气藏府病形" 的结果

找到 12 条相关结果

头针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头针 | admin | 2025-05-31 | 24 阅读

头针疗法,又称头皮针疗法,简称头针。它是在中国传统针灸学基础上,结合大脑皮质功能定位的原埋及生物物全息理论规律的基础上形成,通过针刺等方法刺激头部特定区域和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早在2000多年前,古代医家已在经络理论上认识到头部的重要性,认为“头为精明之府”。《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中记载:“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素问·气穴论篇》中就提到:“头上五行行...

阅读全文
不得前后_杂病
内科 | admin | 2025-06-02 | 14 阅读

【不得前后】前指小便、后指大便,即二便不通。①二便不通。《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灵枢集注》:“肾开窍于二阴,气虚不化,故不得前后也。” ②大小便失常。《类经·厥逆》:“不得前后者,或闭结不通,或遗失不禁,不得其常之谓也。”...

阅读全文
邪气藏府病形—《黄帝内经·灵枢》第四篇
黄帝内经·灵枢 | admin | 2025-05-27 | 14 阅读

黄帝问于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岐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黄帝曰:高下有度乎?岐伯曰: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故曰: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阳则溜于经。黄帝曰: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其故何也?岐伯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中于面...

阅读全文
仙茅加皮酒(阳痿)
百病药酒 | admin | 2025-05-24 | 14 阅读

阳痿系指男子阴茎不举,或举而不坚、不久,不能完成房事。病名见于《景岳全书·杂证谟》,在《内经》邪气藏府病形等篇中名曰阴痿。阳痿可由肝气郁结、肝胆湿热、大卒惊恐和命门火衰等所致,适合于药酒疗法的,主要是命门火衰、下元虚疲的患者。对于遗精、早泄及女子宫冷不孕、性欲冷淡的患者,只要是属于肾阳虚引起的,亦可饮用本药酒。本类药酒常用的药物有:仙茅、淫羊藿、熟地黄、钟乳、薯蓣、附子、菟丝子、人参、肉从蓉、天门...

阅读全文
“健康”一词中的中医内涵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3 | 14 阅读

现在人们都在说“健康”,还衍生出了“不健康”“亚健康”等词汇。大多数人模模糊糊知道健康就是身体好的意思,否则就是身体有问题。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健康”的含义,便能够理解古人有关身体或者心理、精神的理念。 “健”字解读 “健”既是形声字,又是会意字,发音与“建”相同,含义相近。“建”是动词,是会意字,从廴,有引出的意思;从聿,意为律。《说文》曰:“建,立朝律也。”后来引申为创造、设立。“建”的背后...

阅读全文
虎骨酒七(中风)
百病药酒 | admin | 2025-05-06 | 13 阅读

中风病出《内经》邪气藏府病形等篇,亦称卒中,有中经络、中脏腑之风。中经络者但见口眼歪斜,肌肤麻木,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症,一般无神志改变;中脏腑者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并见中经络症状。药酒主要用于治疗中经络诸症,常用药物如:当归、川芎、黄芪、菖蒲、牡蛎、牛膝、赤白芍、石斛、人参、细辛、白茯苓、甘菊花、山茱萸、生干熟地、鼠粘子、枸札子、晚蚕沙、虎胫骨、秦艽、紫苑、白蒺藜、狗脊、蛇床子、附子、肉苁蓉、天...

阅读全文
头针的经络理论
头针 | admin | 2025-05-04 | 13 阅读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及大量的浮络、孙络,通过经络的联系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通过经脉将气血运行到全身各个脏腑,器官、四肢百骸,以供应人体功能活动的需要,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在疾病情况下,抗御病邪,反一映...

阅读全文
枣子酒(奔豚气)
百病药酒 | admin | 2025-05-08 | 12 阅读

奔豚气即奔豚,名出《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又名贲豚,多由肾脏阴寒之气上逆或肝经气火冲逆所致,症见有气从少腹上冲胸脘、咽喉,发时痛苦剧烈,或有腹痛,或往来寒热,病延日久,可见咳逆、骨痿、少气等。《类编朱氏集验医方》等以枣子酒,斑蝥为主药治疗,与常规方法以奔豚汤、桂枝和桂汤及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等治疗不同,值得探讨。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 【配方】斑蝥(去头足翅)一个。 【制法】上件用好肥枣一个,劈...

阅读全文
《灵枢》选录之邪气藏府病形第四(1)
黄帝内经·灵枢 | admin | 2025-05-27 | 10 阅读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之,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同其病,知其处,命曰工。余愿闯见而知之,按而得之,问而扳之,为之奈何? 岐伯答曰: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失也,此亦本未根叶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 黄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答曰:色青者,其脉弦也,赤者,其脉钩也,黄者,其脉代也,白者,其...

阅读全文
针灸可促进骨折愈合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24 | 10 阅读

骨折是临床常见的由于外伤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在古代甲骨文已有“疾骨”“疾胫”“疾肘”等病名,《周礼·天官》记载有“折疡”,《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记载有“折脊”,马王堆出土汉墓医籍也有“折骨”的记载。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而高度有序的生物学修复过程,这一过程受到全身和局部许多因素的影响和调节,约5%~10%的骨折由于各种原因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折后由于患者年老体弱,精血亏虚,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