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逆经" 的结果

找到 39 条相关结果

高脂血症磁圆梅针疗法
磁圆梅针 | admin | 2025-05-29 | 27 阅读

高脂血症(HLP)是指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值的病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直接相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脂血症的病因多由遗传基因缺陷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中医学高脂血症多属于“痰浊”、“血瘀”范畴。 叩刺部位 任脉:沿腹部正中线天突→曲骨,叩击8次,经络循行线上重点叩击中脘、关元、膻中。 手太阴肺经:沿上肢内侧部少商→尺泽,叩击8次。 手阳明大肠经:沿上肢外侧部曲池...

阅读全文
火疗的点火、灭火手法
火疗常识 | admin | 2025-05-24 | 21 阅读

1、点火手法 (1)顺经络点火法 按照经络循行的方向,在温湿毛巾上,自经络进入的一端开始点火。 (2)逆经络点火法 按照经络循行的方向,在温湿毛巾上,自经络出去的一端开始点火。 2、灭火手法 (1)顺经络灭火法 按照经络循行的方向,在温湿毛巾上,自经络进入的一端开始灭火。 (2)逆经络灭火法 按照经络循行的方向,在温湿毛巾上,自经络出去的一端开始灭火。...

阅读全文
内经针法之针刺的得气与补泻
针刺 | admin | 2025-06-12 | 19 阅读

毫针由于针体细小,对机体的损伤轻微,故在临床上应用最广,其操作方法也最为细致。古代九针即以毫针为主体。《灵枢·九针十二原》:“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标幽赋》:“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亦即此意。毫针为各种针具的代表,其应用特别注重得气和补泻法。分述如下:得气和候气《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说明针刺的得气,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得...

阅读全文
火疗的补泻手法及辅助手法
火疗常识 | admin | 2025-05-21 | 17 阅读

一、补泻手法 火疗治病,应根据不同病证,采取不同点火、灭火手法,采用不同刺激时间和强度,达到或补或泻的作用。常用的补泻手法有迎随补泻、轻重补泻和时间补泻。 1、迎随补泻法 (1)补法:顺经络点火、灭火法。 (2)泻法:逆经络点火、灭火法。 2、轻重补泻法 (1)补法:弱刺激为补。 (2)泻法:强刺激为泻。 3、时间补泻法 (1)补法:长时间为补。 (2)泻法:短时间为泻。 二、辅助手法 火疗辅助...

阅读全文
经行吐衄脐疗方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20 | 16 阅读

注:本症是指月经来潮前一两天,或正值经行时,出现有规律的吐血或衄血,每伴随月经周期发作,常可导致月经减少或不行,似乎月经倒行逆上,又称“倒经”或“逆经”。 1方 【药物】黄柏、丹皮、山栀子、广郁金各15克,大蒜适量。 【制法】共捣烂做饼状。 【用法】敷贴肚跻部及脚心涌泉穴。用于妇女倒经,血出不止。 【出处】《穴敷疗法聚方镜》。...

阅读全文
咳嗽自我按摩疗法
百病推拿 | admin | 2025-05-20 | 16 阅读

自我按摩疗法是指患者自己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位,或借助一定的器具,在体表做规范性的动作,以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在治疗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方面,自我按摩疗法可以针经活络、温热祛寒、缓解气管痉挛,从根本上解决咳嗽带来的烦恼。 揉法:以手掌大鱼际或掌根,全掌,手指螺纹面着力,吸定于体表施术部位上,做轻柔和缓的上下,左右或环旋动作,称为揉法。 (1)掌揉法:腕关节放松并略背伸,以全掌或掌根部或大鱼际部附...

阅读全文
倒经(逆经)_经带
妇科 | admin | 2025-05-13 | 16 阅读

【倒经(逆经)】又叫“经行吐衄”。指在月经过期中(或行经前后)出现过期性吐血或衄血的病症。因发病与月经过期有关,又常引起月经量少或闭经,故称“倒经”,或称“逆经”。本病多由肝气逆上,肝经郁火或阴虚肺燥而致。...

阅读全文
通一子脉义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6-13 | 15 阅读

脉神(一)脉者,血气之神,邪正之鉴也。有诸中必形诸外,故血气盛者脉必盛,血气衰者脉必衰,无病者脉必正,有病者脉必乖。矧人之疾病,无过表里寒热虚实,只此六字,业已尽之。然六者之中,又惟虚实二字为最要。盖凡以表证、里证、寒证、热证,无不皆有虚实,既能知表里寒热,而复能以虚实二字决之,则千病万病,可以一贯矣。且治病之法,无逾攻补。用攻用补,无逾虚实。欲察虚实,无逾脉息。虽脉有二十四名主病各异,然一脉能兼...

阅读全文
调经诸方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18 | 15 阅读

一论此方调益荣卫。滋养气血。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脐腹疼痛。崩中漏下。血瘕块硬。发歇疼痛。妊孕宿冷。将理失宜。胎动不安。血下不止。及产后乘虚。风寒内搏。恶露不下结生瘕聚。小腹坚痛。时作寒热。妇人百病。宜 四物汤当归身(酒洗) 川芎 白芍(酒炒) 怀熟地黄(各二钱)上锉一剂。水煎。温服。看病加减。一经候将来。腹中阵阵作痛。乍作乍止者。血气实也。用生地。加黄连、香附、桃仁、红花、元胡索、牡丹皮、莪术。...

阅读全文
杵针补泻手法
杵针 | admin | 2025-05-14 | 15 阅读

杵针疗法的手法补泻,以补虚泻实,祛邪扶正,调理气机,平衡阴阳,防病治病为目的,与针刺补泻有异曲同工之妙。李氏宗历代针砭之圣理,发扬师传之奥秘,颇有临床之心得,概括杵针补泻手法如下。 1.升降补泻法 补法:杵针尖点压腧穴后,向上推动,则为补法。 泻法:杵针尖点压腧穴后,向下推动,则为泻法。 2.开阖补泻法 补法:杵针尖点压在腧穴上,由浅入深,渐进用力,向下进杵,渐退出杵,则为补法。 泻法:杵针尖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