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送药" 的结果

找到 53 条相关结果

沈从文的中医药情怀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2 | 23 阅读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我国著名学者、文学家,被誉为“中国乡土文学之父”。 沈从文自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一生创作结集80余部作品。其作品构思之精巧、遣词之精妙,清新优美,抒情传神,意境幽远。其作品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曾被译成多国语言出版,并两度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沈从文对中医学颇为钟情且有一定的研究与实践,在《边城》《长河》等多部文学作品中屡屡呈现中医药元素,讴歌...

阅读全文
居家养生常饮保健茶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25 | 20 阅读

暑热高温的夏季,人体的津液消耗量大,肠胃也容易出现不适,此时的养生保健之法,当以饮茶最为适宜。 这一点上,广东人的做法很聪明,他们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广东凉茶”,既能饮茶保健,又能清凉消暑。 在那个还没有王老吉的年代,源吉林甘和茶是其中的佼佼者。 甘和茶原本是放在街头供人免费饮用的,现在杭州的各大医馆也都有这样的做法,用几味中药配方,煮成茶,装在一个大桶里,让来往行人自己倒着喝。 清光绪二十四年...

阅读全文
北宋年间“最美逆行者”田昼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8 | 19 阅读

大约在1000年前的北宋时期,在一次疫情中有一位官员曾因感染疫病去世,他的事迹被载入史册,这位官员名叫田昼。 田昼(1059—1109),字承君,祖籍京兆(今西安),曾任校书郎,在任西河县知县时“有善政,民甚德之”,后转任河南淮阳担任知县。在此任上时恰逢淮阳暴发瘟疫,当地群众为躲避瘟疫纷纷逃难,就连他的副手也跑了,但田昼坚守岗位,努力抗疫。《宋史·田昼传》载:“(田昼)日挟医问病者药之,遇疾卒,...

阅读全文
幼童“开方”治名医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8 | 18 阅读

旧时有一家中药店,为扩大生意,特意从省城请来了名医李万年坐堂。这位李大夫不但医术高超,而且文才极好,善用医药作对联,可就是脾气坏,动不动就发脾气,弄得周围的人和他说话都得小心谨慎。 一天书一个幼童由家长领疗来看病,李万年给他开了一剂枇杷膏、一副草药和一帖膏药,并在另一张处方上写道:“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李万年逗那孩子说:“这是我的医嘱,你若把它作为上联能对出下联,这药费就免了。”药店老...

阅读全文
曹颖甫:纯粹的经方家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8 | 18 阅读

在江阴古城司马街25号,有一座明清风格、古色古香的老宅子,砖刻门楼,青石地面,雕花窗棂,这是江阴市中医史陈列馆,也是曹颖甫先生的故居。 曹颖甫(公元1868-1937年),清末至民国时期著名中医临床家和中医教育家,任应秋先生称之为“一个纯粹的经方家”;黄煌教授赞扬他是“一位具有近代科学思想的学者型中医”。曹颖甫擅用经方,取效者十常八九,常一剂知、二剂愈,甚至覆杯而愈,有“曹一帖”之誉。他培桃育李...

阅读全文
传统药业的近代荣衰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6 | 18 阅读

近代以降,西风东渐,中医面临生死存亡之变局。中医之路,“返古”还是“维新”?“百年中医沉浮录”透过百年烟云,直指当下。 1929年,中医药界集会抗议余云岫的“废止中医案”时,提出的口号之一是“提倡中药以防经济侵略”。确实,中医药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还形成了一个重要的产业,已成为民族经济的一部分。在近代大潮的冲击下,传统药业也经历着荣衰变迁。 传统药业利甲天下 1913年,神州医药总会要求...

阅读全文
旴江医学流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05 | 18 阅读

旴江医学,起于西汉,源远流长,名医代出,学术繁盛,已经跨过2 000 余年光阴。据考证旴江干支流涉及的16 个县市有医家963 人、医籍684种,江西古代十大名医中有八人出自旴江流域,影响深远,流传海内外,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因道教传道行医而兴起于汉唐 汉唐时,江西的旴江流域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发源地,特有的山水形胜旖旎风光吸引着四方道家术士云集,依山傍水,结庐隐居,传道行医,如我国道教流...

阅读全文
程钟龄与“止嗽散”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6-02 | 17 阅读

止嗽散是清代医家程钟龄创制的一首以治疗咳嗽为主的方剂,其创制与运用体现了中医扶困救厄之仁心、普济众生之仁术。 创方初衷 扶困救厄之仁心 止嗽散的创制者程国彭(1662—1735),字钟龄,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安徽省徽州府歙县人(今属安徽省黄山市)。程钟龄自幼家境贫寒,少时多病,常卧病不起,饱尝有病不得医的贫苦,年长后立誓习医,钻研多年,23岁悬壶乡里,名声大噪。他医术高明,用药精当,因此每天登门求...

阅读全文
古代中医行医之职业徽标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2 | 17 阅读

古时的国人是崇尚含蓄的典范,与现代西人外露张扬的民族个性迥异。这也许是不同地域环境,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审美情趣所使然吧。古代中医在行医过程中,会时常随身携带一个职业徽标,以确切地表明自己的职业身份。这种做法比较自然而含蓄,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职业意蕴。 古代的中医,是作为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氛围中成长的一种自由职业者,他以浪迹江湖,四海为家,流动性大,飘泊不定为主要谋生方式和职业特点。他...

阅读全文
草部(一)
本草纲目 | admin | 2025-05-31 | 15 阅读

 甘草 「释名」亦名蜜甘、蜜草、美草、草、灵通、国老。「气味」(根)甘、平、无毒。「主治」1、伤寒咽痛(少阴症)。用甘草二两,蜜水灸过,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一天服两次。此方名“甘草汤”。2、肺热喉痛(有灸热)。用炒甘草二两、桔梗(淘米水浸一夜)一两,加入阿胶半斤。每服五钱,水煎服。3、肺痿(头昏眩,吐涎沫,小便频数,但不咳嗽)。用灸甘草四两、炮干姜二两,水三升,煮成一半,分几次服。此方...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