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退烧药" 的结果

找到 12 条相关结果

暑末秋初开学季 孩子感冒需警惕
中医育儿 | admin | 2025-05-29 | 17 阅读

进入处暑节气之后,因气温冷热交替、空气变得干燥,开学时间越来越近,有的孩子却先到医院报到了。一般每到开学前后,儿科会出现个患儿就诊小高峰。让很多家长感到奇怪的是,暑假开着空调孩子没怎么感冒,晚上睡觉不开空调了孩子反而感冒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一种热叫“家长觉得热” “处暑节气之后,晚间的气温变得比较低,很多家长也不再开空调入睡,但是却忽视了给孩子的保暖,因为之前开空调的时候反而会重视给孩子盖薄...

阅读全文
退烧药后,过度捂汗不可取
中药煎服 | admin | 2025-06-02 | 14 阅读

“发热时盖上被子捂一捂,多出点汗退烧快。”在老百姓看来,这是很常见的降温方法,实际上却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尤其在高热吃了退烧药后,过度捂汗不但不利于散热,反而会使体温在短时间内升得更高,还可能造成脱水。 除了不能用被子捂汗,还要把衣服解开,宽松些,增加体表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有利于汗液蒸发。在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松开衣服也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 感冒引起的发热,如果成人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出现头...

阅读全文
荸荠胜过退烧药
中医食疗 | admin | 2025-05-26 | 14 阅读

每年冬天十一二月份是荸荠盛产的季节,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作为水果,又能当蔬菜,自古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则视它为“江南人参”。 荸荠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较丰富,但热量却不是很高。中医认为,荸荠是寒性食物,既可清热泻火,又可补充营养,对于发烧初期的病人有非常好的退烧作用,每次10个左右即可。它具有凉血解毒、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等功效。 我国清代著名...

阅读全文
夏季宝宝常见疾患护理妙招
中医育儿 | admin | 2025-05-26 | 13 阅读

上火、腹泻、感冒和中暑是夏天宝宝常见疾患,妈妈应掌握一些对付孩子病患的护理常识,这对宝宝的康复非常重要。 上火 症状:“吃不进”、“受不了”、“拉不出”是宝宝上火最明显的表现,此外还有发热、口腔溃疡、糜烂、厌食、便秘、口臭、腹胀、腹痛、烦躁易怒、易哭等。 护理小贴士: 要给宝宝吃儿童专用的去火药,药性相对温和,效果较好。不要乱吃大人的药。 保证宝宝睡眠质量,睡得好身体才能好。还要注意保持室内环境...

阅读全文
孔子从不乱吃药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6 | 11 阅读

《论语·乡党篇第十》有一则记载。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季康子送药,孔子拜谢接受,然后说:“我孔丘不了解这药的药性,不敢吃啊。” 鲁卿季康子给孔子送药,是出于对孔子身体健康的关怀之情。孔子是最重视礼节的,所以他“拜而受之”,表达了自己的尊重。不过,孔子随后就说明了自己的想法:“我因为不知道这药的药性,所以不敢服用。”因为药有药性,寒热温凉,作用于人体的各个部分,用来纠正阴阳...

阅读全文
立冬进补抓“食”机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3 | 10 阅读

立冬这个时候,人们都用不同的方式进补山珍野味,只有这样,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因此,人们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进行食补,可以为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 栗子健脾强肾 “立冬”后,人体的气血开始收敛,这段时间食用栗子进补尤为适宜。栗子性味甘温,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特别适用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肾虚所致的腰酸膝软、肢体麻木、小便频繁者食用。选择糖炒栗子时,最好不要选择开口...

阅读全文
夏天吃感冒药有“三防”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2 | 10 阅读

酷热与冷空调的夹击,使得人们很容易感冒,而且症状较重。夏季吃感冒药时,一定要格外注意可能导致的三个问题。 防中暑。很多复方感冒药中含有伪麻黄碱。该成分会影响人体的排汗和散热功能,导致中暑。服这类药后应注意避免在高温天气长时间外出,并做好降温工作。 防脱水。布洛芬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会促进发汗,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可能造成脱水。已经大量出汗、呕吐、腹泻者,以及平时爱出汗的人,不宜用布洛芬,以免加重脱...

阅读全文
家长会谈“热”色变 试试推拿退烧四方法
小儿推拿 | admin | 2025-05-10 | 10 阅读

众多家长会谈“热”色变,焦虑孩子的身体,对发热有种莫名的恐惧。发热是一种症状,见于很多种婴幼儿疾病,轻的如感冒,重的则包括肺炎、脑炎等。发热本身对人的身体并没有危害,只有因脑炎、肺炎等疾病导致脑组织、肺脏等受侵害才可能造成不可逆影响。因此家长不可贸然给孩子降温,而是要对发热有充分的了解,以免延误或加重病情。 体温升高须辨别生理性和病理性,一般将腋温≥37.5℃定义为发热。37.5~38.0℃称之...

阅读全文
冬季孩子要谨防疱疹性咽峡炎
中医育儿 | admin | 2025-05-10 | 8 阅读

症状:突起高烧 咽部疱疹 冬季也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1~7岁患儿多见。家长在发现孩子咽喉部有疱疹,高烧不退时,要尽快到医院就诊,防止孩子出现高热抽搐。该病由病毒感染引起,起病急,常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咽部充血,年幼患儿常会哭闹,烦躁不安,年长儿会自诉喉咙痛。口腔咽部会出现数个至数十个2~4毫米的灰白色疱疹,周围伴有红晕。一般一两天后疱疹就开始破溃成小溃疡,孩子会更加难受,常常...

阅读全文
一、预防医学的盲点―摧残民族幼苗的预防针(破坏免疫功能的真凶)
中医之钥 | admin | 2025-06-17 | 4 阅读

 (一)麻疹、水痘、腮腺炎、德国麻疹……乃天地予人类对气候致病的预防针。 女人生孩子,产骨会自然张开,乃出之于天地自然,人生于天地之间,抵抗疾病能力的产生,天地亦安排出之于自然。我们可以看到麻疹、水痘、腮腺炎、德国痲疹……痊愈后的孩子,饮食大进,体力恢复后,特别不易生病,为什么呢?风暑寒湿燥火的变化,是造成我们生病的主因(外因)之一,气候由十天干、十二地支产生周期性的变化,即每天十二个时辰、每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