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的结果

找到 19 条相关结果

华佗“活人之书”为何失传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7 | 18 阅读

阅读《华佗传》时发现,无论是《三国志》的记载,还是《后汉书》的描述,都说“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每读至此,既有遗憾又有疑惑。遗憾的是,一部医书就此失传;疑惑的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尚且保留医书,为何华佗倾囊授予绝密医书却被拒绝。这是一部什么书,为何会让人如此忌惮?仅仅是因为狱吏没有担当,还是另有隐情?这些问题困扰了很多年。 叹医书不传之憾 后来...

阅读全文
封龙山汉碑与华佗仲景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9 | 18 阅读

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常山郡)境内,有封龙山、三公山、白石山等几座北方名山,山上有三块汉碑——《祀三公山碑》《封龙山颂碑》《白石神君碑》,现被收藏于封龙山书院旁边的汉碑博物馆。这三块汉碑反映了极不平凡的岁月,其背后涉及的政治风云,也飘过了华佗、张仲景生活的天空,对他们以及中医学本身产生了影响。 封龙山汉碑的历史背景 在古代“三公”是很高的职位,周代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

阅读全文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 admin | 2025-06-06 | 17 阅读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目录前言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一 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二 辨心脏病证文并方          三 辨脾脏病证文并方        四 辨肺脏病证候文并方        五 辨肾脏病证文并方          六 五脏泻方        七 救五脏诸劳损病方           八 二旦六神大小汤             九 救五脏中恶卒死方 ...

阅读全文
六 五脏泻方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 admin | 2025-05-28 | 17 阅读

陶曰:又有泻方五首,以救诸病误治,致生变乱者也 泻肝汤 救误用吐法,其人神气素虚,有痰澼发动呕吐不止,惊烦不宁方: 枳实(熬) 芍药 代赭石(烧,一方作牡丹皮) 旋覆花 竹叶(各三两,一方有生姜) 上方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泻心汤 救误用清下,其人阳气素实,外邪乘虚陷入,致心下痞满,食不下,利反不止,雷鸣腹痛方: 黄连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干姜(各三两,一方有大枣) 上方五味,...

阅读全文
附录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现存版本对比研究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 admin | 2025-06-11 | 15 阅读

作者:石琳王庆国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中医文献杂志》2008年4月25卷2期文献综述 【摘要】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一部重要的敦煌遗书。它的发现,以确切的资料证明《伤寒杂病论》是在《汤液经法》一书的基础上撰写而成,给《伤寒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思路,是《伤寒论》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长期以来,关于它的文献资料十分稀少,极大地限制了研究的深入。经过近20年的搜集整...

阅读全文
附录一:张大昌先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 admin | 2025-06-02 | 14 阅读

张大昌先生系《辅行决》的收藏捐献者,临床经验丰富,理论造诣极高。现将其未公开发行的《经法述义》中的一篇摘出,以供大家研究。 1、张大昌1982年序 讲解经方,宋时成无己首创之。论药之分剂,引唐?陈藏器《本草拾遗》云:“诸药有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此十种者,是药之大体。”寇宗奭《本草衍义》云:“此十种今详之,寒热两种何独见遗?如寒可去热,大黄、朴硝之属也。热可去寒,附子、桂是也。今...

阅读全文
五 辨肾脏病证文并方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 admin | 2025-05-24 | 14 阅读

肾气虚则厥逆,实则腹满,面色正黑,泾溲不利。 肾病者,必腹大胫肿,身重,嗜寝;虚则腰中痛,大腹小腹痛,尻阴股膝挛,[髀]胻足皆痛。 邪在肾,是骨痛,阴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腹胀,腰痛,大便难,肩背项强痛,时眩仆。取之涌泉,昆仑,视有余血者尽取之。 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小泻肾汤 治小便赤少,少腹满,时足胫肿者方: 茯苓 甘草 黄芩(各三两) ...

阅读全文
四神汤与四神鸟的传说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12 | 14 阅读

南朝大医家陶弘景的《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有“六神汤”的用药记载。“六神汤”中的北方玄武汤、东方青龙汤、南方朱雀汤、西方白虎汤合为“四神汤”。小青龙汤指麻黄汤;大青龙汤即小青龙汤加细辛。小玄武汤指苓桂术甘汤;大玄武汤即真武汤(无桂心、甘草)。小朱雀汤指黄连阿胶汤(无鸡子、芍药、黄连;加术、甘、附);大朱雀汤即《金匮要略》中的黄土汤(无鸡子、芍药、黄连;有术、甘、附);小白虎汤指白虎汤;大白虎汤...

阅读全文
二 辨心脏病证文并方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 admin | 2025-06-02 | 13 阅读

心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 心病者,心胸内痛,胁下支满,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手少阴、太阳及舌下血者,其变刺郄中血者。 邪在心,则病心中痛,善悲,是眩仆,视有余不足而调之。 经云:诸邪在心者,皆心胞代受,故证如是。 陶云:心德在耎(耎(ruan,软)意为祛弱)。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① 小泻心汤(第一方) 治心中卒急痛,胁下支满,气逆攻膺...

阅读全文
九 救五脏中恶卒死方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 admin | 2025-05-16 | 13 阅读

陶经隐居云:中恶卒死者,皆脏气被壅,致令内外隔绝所致也,神仙有开五窍以救卒死中恶之方五首,录如左: 点眼以通肝气: 治跌仆,[既月]腰,挫闪,气血着滞,作痛一处,不可欠伸、动转方: 矾石烧赤,取凉冷,研为细粉。每用少许,以酢蘸,点目大眦,痛在左则点右眦,痛在右则点左眦,当大痒,螯泪大出则愈。 吹鼻以通肺气: 治诸凡卒死,息闭不通者,皆可用此法活之。 皂角刮去皮弦,用净肉,火上炙燥,如杏核大一块,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