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跗阳" 的结果

找到 14 条相关结果

郄穴
经络腧穴 | admin | 2025-06-03 | 16 阅读

【郄穴】郄(同郄Xi),含有孔窍或缝隙的意义。郄穴是指体内气血聚会于某些空隙处的重要穴位。其中除十二正经外,奇经中的阴跷、阳跷脉和阴维、阳维脉都有郄穴,一般多用于内脏急性痛症,其名称是:肝--中都小肠--养老心--阴郄大肠--温溜脾--地机膀恍--金门肺--孔最三焦--会宗肾--水泉阳跷--跗阳心包--郄门阴跷--交信胆--外丘阳维--阳交胃--梁丘阴维--筑宾。...

阅读全文
经络•经穴起止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14 | 14 阅读

经,径也。径直者为经,经之支派旁出者为络。界为十二,实出一脉。医而不知经络,犹人夜行无烛,业者不可不熟。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少商如韭叶。手太阴肺经,左右二十二穴。每旦寅时从中府起,循臂下行,至少商穴止。中府 在乳上三肋间,去云门下一寸陷中。针入三分,不宜灸。主喉痹,胸满塞痛,面肿,呕吐,咳唾浊涕,肩背痛,腹胀,食饮不下。云门 巨骨下,气户旁二寸陷中。...

阅读全文
退行性膝关节炎火针疗法
火针 | admin | 2025-05-12 | 14 阅读

退行性膝关节炎又称增生性膝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主要是由于膝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和慢性积累性关节磨损而造成的,以膝部关节软骨变性,关节软骨面反应性增生,骨刺形成为主要病理表现。一般呈缓慢进行性发展,剧烈运动、受凉或阴雨天加重。临床上以中老年人发病多见,特别是50~60岁的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中医则认为产生本病的原因,一是因慢性劳损、受寒或轻微外伤,二是由于年老体弱,肝肾亏损,气血不足...

阅读全文
跗阳
经络腧穴 | admin | 2025-05-24 | 11 阅读

跗阳 Fùyáng《针灸甲乙经》 跗阳-体表图(点击放大) 【定位】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 【解剖】在腓骨的后部,跟腱外前缘,深层为拇长屈肌 ;有小隐静脉 ,深层为腓动脉末支 ;布有腓肠神经。 【主治】头痛,腰骶疼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 【操作】直刺0.8~1.2寸。 【附注】阳跷脉郄穴。...

阅读全文
奇经八脉·阳跷脉
针刺 | admin | 2025-05-15 | 11 阅读

——《针灸学》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奇经八脉·阳跷脉1.经脉循行;起于足跟外侧,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沿股部外侧和肋后上肩,过颈上挟口角,入目内眦,与阴跷脉相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2.主要病候:目痛从内眦始,不眠。3.交会腧穴:申脉、仆参、跗阳(足太阳经)、居髎(足少阳经)、臑俞(手太阳经)、肩髃、巨骨(手阳明经)、天髎(手少阳经)、地仓、巨髎、承泣(足阳明经)、晴明(足太阳经)...

阅读全文
十二经脉·足太阳膀胱经(共67穴之后11穴)
针刺 | admin | 2025-05-13 | 11 阅读

(57) 承山 Chéngshān[定位] 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解剖] 在腓肠肌两肌腹交界下端;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股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神经。[主治] 痔疾,脚气,便秘,腰腿拘急疼痛。[配伍] 配大肠俞治痔疾。[刺灸法] 直刺1~2寸。(58) 飞扬 Fēiyáng[定位] 在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直上七寸,承山穴...

阅读全文
腧穴知识详解
经络腧穴 | admin | 2025-05-13 | 11 阅读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人体的腧穴分别归属于相应经络,而经络又隶属于相关脏腑,就使腧穴一经络一脏腑问相瓦关联,密不可分。因此,在体表穴位上施以针或灸,就能疏通气血、调节脏腑功能,达到祛病强身、美容美体的目的。 一、腧穴的分类 人体腧穴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十四经穴简称经穴。即归属于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上的腧穴。现有361个经穴,经穴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奇穴...

阅读全文
坐骨神经痛的家庭自疗秘方
神经系统偏方秘方 | admin | 2025-05-05 | 11 阅读

坐骨神经痛典型的症状是沿坐骨神经分布区的放射性疼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患者可采取以下措施自疗: 按摩:病人俯卧,施术者用手掌按揉其腰骶部、臀部、下肢后侧数次,再用拇指沿坐骨神经的行走路线做拨筋法数次。最后让病人仰卧,下肢屈曲做髋关节上下摇动数次。 灸法:取夹脊、秩边、环跳、委中、腰阳关、阳陵泉、承山、悬钟穴,腰痛加肾俞、关元穴,大腿后侧痛加承扶、殷门穴,膝痛加足三里穴,踝痛加昆仑穴。每天施灸...

阅读全文
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针刺 | admin | 2025-05-21 | 10 阅读

——《针灸学》第一章 经络总论•(二)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经络与全身各部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除了前面所介绍的内容之外,还有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理论。这些理论是在论述经络的分布和气血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经络腧穴上下内外的对应关系,强调了人体四肢与头身、内脏与体表的特定联系,说明了四肢下端的特定穴与头、胸、腹、背腧穴的对应关系。掌握这些理论,不仅可以加深对经络分布的特殊规律和气血运行的...

阅读全文
坐骨神经痛的针灸疗法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02 | 10 阅读

①休针 取穴:主穴:环跳(或秩边)、阳陵泉。配穴:邪犯足太阳经加委中、八醪、承山、昆仑、殷门;邪犯足少阳经加绝骨、丘墟;久痛加肾俞。 操作:主穴均取,酌加配穴。环跳深刺,大幅度捻转结合提插,使针感放射至足底或足趾;阳陵泉亦须深刺,以同样手法使针感达足背。余穴针感也务求向远端放射。一旦气至,即行留针,留针时间视疼痛剧烈程度20~60分钟不等,每隔5~10分钟捻转提插1次。一般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