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赤带" 的结果

找到 82 条相关结果

拔罐的适应症
拔罐基础 | admin | 2025-05-28 | 23 阅读

1.内科疾病:感冒、咳嗽、肺痈、哮喘、心悸、不寐、多寐、健忘、百合病、胃脘痛、呕吐、反胃、呃逆、痞满、泄泻、便秘、腹痛、胃下垂、饮证、痿证、眩晕、胁痛、郁证、水肿、淋证、癃闭、遗尿、遗精、阳痿、男性不育、阳强、风温、暑湿,秋燥。 2.外科疾病:红丝疔,丹毒,有头疽,疖病,乳痈,脱肛,急性阑尾炎,急性胆绞痛,急性胰腺炎,急性输尿管结石。 3.骨科疾病:落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

阅读全文
二色蜀葵可入药 和血止血散毒结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6 | 23 阅读

炎热的三伏天,很多花朵经不住“烤验”,纷纷“躲”了起来。这个时节盛开的鲜花不多,阳台上的花卉更少,但是有一种花卉却在很多寻常人家怒放,它就是娇艳却不媚俗,华丽而不招摇的蜀葵,因其花茎瘦高,花多红色,又被唤作“一丈红”。值得一提的是,蜀葵的“蜀”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古代此花的原产地巴蜀,二是形容它的高大,中国辞书之祖《尔雅》中称它为菺,“菺,戎葵。”“戎、蜀皆大之名”。 五代南唐的张翊所著的《花...

阅读全文
龙骨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4 | 20 阅读

《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广济方》:龙骨散 名称: 龙骨散 处方: 当归 白龙骨 干地黄各60克 地榆 阿胶 芍药 干姜各45克 熟艾30克 牛角鳃75克(炙令黄)蒲黄37.5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妊娠,因外伤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 食前粥饮调下6克。 备注: 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三补。 《圣惠》卷五十九:龙骨散 名称: 龙骨散...

阅读全文
清白散
中药方剂(M-R) | admin | 2025-05-23 | 18 阅读

《古今医鉴》卷十一:清白散 名称: 清白散 处方: 当归 川芎 白芍(炒)生地(酒洗,姜汁炒)黄柏(盐水炒)贝母 樗根白皮(酒炒)各等分 干姜(炒黑)甘草各减半 制法: 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 治白带。 用法用量: 生姜煎服。 赤带,加酒芩、荆芥;腰腿痛,加鹿角胶。 《证治准绳·幼科》卷三:清白散 名称: 清白散 处方: 桑白皮(蜜炒)地骨皮各9克 甘草3克 贝母...

阅读全文
带下_经带
妇科 | admin | 2025-05-25 | 15 阅读

【带下】广义的带下,包括一切妇科疾病而言。带脉环绕人体腰部一周,在带脉以下的部位,叫“带下”,故古代妇科病称之为“带下病”。狭义的带下,是指从妇女阴道流出一种粘腻的物质,如带一样绵绵不断。包括妇女的多种生殖器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糜烂,宫颈炎,盆腔炎等,此外,宫颈癌,子宫体癌合并感染时,也常带下量多,气味恶臭。历代医家根据带下的颜色不同,又分为“白带”、“赤带”、“赤白带”、“黄带”、“青带”、“黑...

阅读全文
补益药之山药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0 | 15 阅读

山药味甘性温,属补益药。功能补脾胃、益肺气、强肾固精、治带下。补脾胃,益肺气、治带下用炒山药,强肾生精,治消渴用生山药。 1、补脾胃;配白术,党参,茯苓、扁豆,莲子肉、炒芡实等,常用于脾胃虚而大便虚泻难愈、四肢疲乏无力,脉虚等症。山药有补脾胃而止泄泻的作用。 2、益肺气山药有补脾胃以益肺气的作用:常配合党参、五味子,黄芪、陈皮、白术等,用于肺气虚而致的气短乏力,懒言声低,自感胸中气少、右寸脉虚等...

阅读全文
鸡冠花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07 | 15 阅读

《中国药典》:鸡冠花 实际拼音: Jī Guān Huā 英文名: FLOS CELOSIAE CRISTATAE 别名: 鸡公花、鸡髻花、鸡冠头 来源: 本品为苋科植物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 的干燥花序。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 性状: 本品为穗状花序,多扁平而肥厚,呈鸡冠状,长8~25cm,宽5~20cm,上缘宽,具皱褶,密生线状鳞片,下端渐窄,...

阅读全文
椿白皮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4-28 | 15 阅读

《中药大辞典》:椿白皮 出处: 《食疗本草》 实际拼音: Chūn Bái Pí 别名: 香椿皮(《经验方》),春颠皮(《分类草药性》)。 来源: 为楝科植物香椿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全年均可采收,但以春季水分充足时最易剥离。干皮可径从树上剥下;根皮须先将树根挖出,刮去外面黑皮,以木棍轻捶之,使皮部与木质部松离,再行剥取;并宜仰面晒干,否则易发霉变黑。 原形态: 香椿(《经验方》...

阅读全文
乌鸡白凤丸在男科、骨科、内科也能发挥作用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31 | 14 阅读

说到乌鸡白凤丸,女性朋友们一定都不陌生,它是中医妇科常用的良药,被誉为妇科“三大圣药”之一。据记载,乌鸡白凤丸的组方来源于明朝医家龚廷贤所著的《寿世保元》。根据近年来学者的研究,乌鸡白凤丸不仅能治疗妇科疾病,在男科、骨科、内科等领域也能发挥作用。 主补气养血、调经止带 根据 2015 版《中华人民共和国 药典》的记载,乌鸡白凤丸由乌鸡(去毛爪肠)、牡蛎(煅)、桑螵蛸、鹿角胶、鳖甲(制)、人...

阅读全文
《济阴纲目》赤白带下门 带下门汇方
济阴纲目 | admin | 2025-05-26 | 14 阅读

脉经云:妇人带下,六极之病,脉浮则为肠鸣腹满,紧则为腹中痛,数则为阴中痒,痛则生疮,弦则阴中掣痛。妇人带下,脉浮恶寒者不治。(带下不治症) 治湿热带下 【清白散】治白带。(得丹溪法,然配四物,似与瘦人多火者相宜) 当归,川芎,白芍药炒,生地黄,黄柏盐水炒,樗根皮酒炒,贝母各一钱,干姜炒黑甘草各五分,上剉,加生姜一二片,水煎。(黄柏清下焦之热,楼皮燥下部之湿,干姜从火,甘草和中,若贝母者,必有所兼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