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赤口疮" 的结果

找到 25 条相关结果

热症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4 | 21 阅读

小儿之病。惟热居多。夫热有虚有实。实则面红目赤。气粗口干燥渴。小便赤涩。大便坚闭。五心烦热。日夜焦啼。发壮热。宜大连翘饮主之。虚则面白眼青。气微。口中清冷。恍惚神缓。大便稀而小便频。夜则盗汗发虚热。宜惺惺散主之。其有乍冷乍热。怫郁惊惕。上盛下虚。此冷热不调候也。如热在表宜汗。在里宜下。表里俱热则宜解散。其或表里已解。热又时来。此表里俱虚。气不归元。而阳浮于外。不可再服凉药。必使阳敛于内。身体自凉。...

阅读全文
惊风草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2 | 14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惊风草 实际拼音: Jīnɡ Fēnɡ Cǎo 别名: 小青草、喜花草、披麻草 来源: 毛茛科白蓬草属植物惊风草Thalictrum esquirolii Levl. et Van.的全草。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定惊,消积。用于小儿肺炎,小儿惊风,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 2~3钱,水煎服。 《中华本草》:惊风...

阅读全文
《脉经》选录之脉阴阳类成(1)
脉经 | admin | 2025-06-09 | 13 阅读

浮,不沉也,按之不足,轻举有余,满指浮上,日浮,为风虚动之候。为胀、为风、为店、为满不食,为表热、为喘。浮大伤风鼻塞,浮滑疾为宿食,浮滑为饮,左寸浮,主伤风,发热、头疼、目眩、及风痰。浮而虚迟,心气不足,心神不安。浮散,心气耗,虚烦。浮而洪数,心经热。关浮,腹胀,浮而数,风热人肝经。浮而促,怒气伤肝,心胸逆满。尺浮,膀胱风热,小便赤涩。浮而芤,男子小便血,妇人崩带。浮而迟,冷疝脐下痛。右寸浮,肺...

阅读全文
复叶披麻草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4 | 13 阅读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治烦热口渴,胸闷呕吐,吐血衄血,湿热泻痢,目赤口疮,痈肿疔毒,湿热发黄。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 摘录 《*辞典》...

阅读全文
捏脊疗法常用上肢部穴位
小儿捏脊 | admin | 2025-05-22 | 13 阅读

(1)脾经 【部位】拇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用左手握患儿之左手,同时以拇、食二指捏住患儿拇指,使之微屈,再用右手拇指白患儿拇指尖推向拇指根,称为补脾经;若将患儿拇指伸直,自拇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脾经;若来回用力推之,称为清补脾经。一般操作100-500次. 【功效】健脾补气、清热利湿、化痰止咳、和胃消食。 【主治】腹泻、食欲不振、黄疸、痢疾、胃脘痞满。 【临床应用】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主治...

阅读全文
淡竹叶药话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18 | 13 阅读

相传,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独揽大权,在朝中威势日甚,此时刘备已取得了汉中,羽毛渐丰,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发兵声讨曹操。先锋即是张飞与马超。兵分二路,张飞一路兵马到巴西城后,即与曹操派来的大将张郃相遇。张郃智勇双全,筑寨拒敌。猛张飞急攻不下后,便指使军士在阵前骂阵。张郃不理,在山寨上多置檑木炮石,坚守不战,并大吹大擂饮酒,直气得张飞七窍生烟,口舌生疮,众兵士也多因骂阵而热病烦渴。 诸葛亮闻知...

阅读全文
针刺治疗口腔溃疡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08 | 13 阅读

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复发性口疮”“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生于如唇内侧、舌尖、舌缘、舌腹、内颊、软腭、前庭沟等口腔黏膜无角化或角化较差的区域的溃疡性损伤病症。多突然发作,先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具有红(溃疡边缘色红)、黄(假膜色黄)、凹陷(溃疡内陷)、痛(烧热灼痛)的溃疡。每当唇部或舌头运动时,可诱发疼痛,唾液的分泌量有时也会随之增多,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

阅读全文
贴涌泉可治疗口腔溃疡症状
百病膏药 | admin | 2025-05-07 | 13 阅读

  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称之为口疮、口疳、口疡、赤口疮、热病口疮等,祖国医学认为口疮的病因复杂,外多与风、火、燥邪上冲,或口腔不洁,口内破损邪毒直入有关;内多与心、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关系密切。 对于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的治疗,除了辨证用药,吹敷冰硼散以外,穴位贴敷也可以起到神奇的效果。 操作方法: 用适量吴茱萸加白醋调和,敷在足底的涌泉穴,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可起到引火下行的作用,有特效。...

阅读全文
西瓜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4-24 | 13 阅读

《中药大辞典》:西瓜 出处: 《日用本草》 实际拼音: Xī Guā 别名: 寒瓜(陶弘景),天生白虎汤(汪颖《食物本草》)。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果瓤。夏季采收。 原形态: 一年生蔓性草本。茎细弱,匍匐,略具5棱,嫩枝密被毛;卷须2分叉,被毛。叶互生;叶柄长3~12厘米;叶片三角状卵形、广卵形等,长8~20厘米,宽5~18厘米,3深裂或近3全裂,中间裂片较长,两侧裂片较...

阅读全文
一清颗粒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1 | 12 阅读

《中国药典》:一清颗粒 名称: 一清颗粒 处方: 黄连165g 大黄500g 黄芩250g 性状: 本品为黄褐色的颗粒;味微甜、苦。 炮制: 以上三味,分别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25(70℃),喷雾干燥成干浸膏粉;将上述三种浸膏粉加入适量蔗糖与糊精,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分装成125袋,即得。 功能主治: 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