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费伯雄" 的结果

找到 22 条相关结果

孟河医派三百年之继承发扬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6-03 | 22 阅读

著名中医药学家章次公在上世纪20年代就提出 “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的主张。发皇古义就是继承,融会新知则是创新,“继承不泥古,弘扬不离宗”,既要搞好继承,又要不断创新,但不能丢了传统,要按照中医的体系与标准去评价,走自己的路。同时也要看到,中医药的创新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体现临床疗效的前提下,通过临床实践进行研究,又要回归到临床实践中去,达到继承和创新两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丁甘仁在《诊余集》序...

阅读全文
孟河医派三百年之历史源流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2 | 22 阅读

孟河位于江苏常州市新北区,是一个历史名镇,历史上称“孟城”,据《武进阳湖县志》载:东汉光武初年(公元25年),朝廷命开渎,遂成一个通江口岸,因水路通航,人口渐增,货物交易繁荣,廛集成市。 历史悠久 经济文化繁荣兴旺 孟河镇历史悠久,在南北朝时期,该镇出了齐、梁开国皇帝及13位皇帝,齐梁故里即现在的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万绥村,是史学家与世人公认的“齐梁故里”。齐高帝萧道成博学多才,梁武帝萧衍文采风流...

阅读全文
中医药茶之茶疗发展期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6-02 | 18 阅读

唐宋时期,茶疗在医药保健活动中崭露头角,引起了医药学家、养生学家及广大民众的重视和喜用,至明清时期茶疗之风盛行。茶疗的内容、应用范围、制作方法等,不断有所发展。大量行之有效的茶疗方被一一推出。如至今仍在广泛习用的“午时茶”,“天中茶”,枸杞茶”,“八仙茶”,“姜茶”,“五虎茶”,“川芎茶调散”,“莲花峰茶”,“川芎茶”,“仙药茶”,“珍珠茶”等等,均系出自明清时代,而茶疗的应用范围几乎遍及内、外...

阅读全文
悼念丁甘仁的联和诗
医药诗词 | admin | 2025-05-26 | 17 阅读

丁甘仁(1866—1926),名泽周,江苏武进孟河人。清末民初时著名医家,为孟河医派代表人物。初受业于圩塘马仲清,继从马培之游,复与费伯雄门人丁松溪时相切磋。先后开业于无锡、苏州等地,后经巢崇山推荐至上海济善堂施诊,又在人和里设立诊所。 丁甘仁医术精湛,品德高尚,乐善好施。对贫苦大众就诊者,常免费就医赠药。他热心于公共福利事业,有时将所得之诊金捐助给医院、学校及慈善机构,办义学,兴养老院、育婴堂...

阅读全文
经典杂病派学术特点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1 | 17 阅读

一、继承汉唐医学传统,强调辨病专治 经典杂病派是一个具有汉唐医学风格,善于应用专方专药治病的流派。我国汉唐医学治疗杂病,都是在专病专证专方专药的前提下照顾到阴阳寒热表里虚实。辨病,是专治的先决条件。《黄帝内经》中已有二百多种病症,对风、痿、痹、厥等病还有专篇论述。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以病名篇,是辨病专治的典范,如百合病之用百合方,黄疽病之用茵陈、巩石方,热痢之用黄连方,胸痹之用瓜蒌薤白等皆是...

阅读全文
经典杂病派强调医归醇正的临床家费伯雄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3 | 16 阅读

费伯雄(1800-1879年),号晋卿,清末江南名医。家居武进孟河,世代业医,自幼敏颖过人,时人以神童目之。后承家业,颇具医名。《清史稿》谓:“咸同间以医名远近,诣诊者踵相接,所居遂成繁盛之区”。又谓:“清末江南诸医,以伯雄为最著”。著有《医醇賸义》四卷,《医方论》等。 医必归于醇正,立法务求和缓,这是费氏的重要学术思想。他说:“因思医学至今芜杂巳极,医者病家,目不睹先正典型,群相率而喜新厌...

阅读全文
孟河医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07 | 15 阅读

孟河医派作为中医学的重要流派,其形成背景可追溯至汉魏时期葛洪等人于附近茅山地区的道教活动,后历经两晋、南朝、隋、唐、宋、元朝代更迭,虽世道陵替,而薪火不绝,陶弘景、许叔微、王肯堂诸人皆为其中佼佼之辈。 明末清初以来,得益于交运的便利、经济的繁荣与文教的昌盛,常州孟河地区医馆林立,世家众多。 其中,费、马、巢、丁四家医术精湛,誉满杏林,以致“求医者络绎不绝,摇橹之声连绵数十里”,一时为吴中翘首,以...

阅读全文
药粥疗法的源流
中医药粥 | admin | 2025-05-14 | 14 阅读

药粥,就是以谷类为主,配合水果、蔬菜、鱼肉蛋奶、药物等制成的稀饭。药粥疗法,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将药粥应用于强身延年、防治疾病的一种饮食疗法。粥主要由米加水煮成,俗称稀饭,古代称作糜、鬻(粥)。其中厚粥称.$(zhān音占),薄粥称酏(yí音异)。据考古学研究,河北武安县磁山遗址发现的粟粒,距今已有七千余年,是我国最早被“驯化”的栽培植物之一。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大量稻谷,距今亦...

阅读全文
费伯雄治病救人讲究醇正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8 | 14 阅读

费伯雄,江苏孟河镇人,是传承至今的孟河学派创始人。《清史稿》有云:“清末江南诸医,柏雄最著”。这话一点也不夸张,费伯雄几乎为所有的清末名人都治过病,从江南督帅向荣、两朝帝师翁同龢到大家耳熟能详的林则徐、左宗棠、曾国藩等,不仅是当朝大臣,据史料记载他还曾治好过道光帝的失音症和皇太后的肺疾。 在被道光帝两次嘉奖,并称其为“活国手”后,费伯雄的医名也随之响遍神州大地,据说每日来孟河水乡求医治病的船都能...

阅读全文
地黄丸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01 | 14 阅读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地黄丸 名称: 地黄丸 别名: 补肾地黄丸(《幼幼新书》卷六)、六味地黄丸(《正体类要》卷下)、六味丸(《证抬准绳》类方》卷一)。 处方: 熟地黄24克 山萸肉 干山药各12克 泽泻 丹皮 白茯苓各9克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药理作用: 1.增强体力,激发机体免疫功能 《新医药学杂志》1977(7):41,六味地黄丸对正常小鼠可增加体重,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