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调和脾胃" 的结果

找到 50 条相关结果

居家养生常饮保健茶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25 | 21 阅读

暑热高温的夏季,人体的津液消耗量大,肠胃也容易出现不适,此时的养生保健之法,当以饮茶最为适宜。 这一点上,广东人的做法很聪明,他们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广东凉茶”,既能饮茶保健,又能清凉消暑。 在那个还没有王老吉的年代,源吉林甘和茶是其中的佼佼者。 甘和茶原本是放在街头供人免费饮用的,现在杭州的各大医馆也都有这样的做法,用几味中药配方,煮成茶,装在一个大桶里,让来往行人自己倒着喝。 清光绪二十四年...

阅读全文
二牛杜仲汤秋冬平补上班久坐族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1 | 19 阅读

【食材】 牛大力60克、杜仲30克、牛蹄筋250克、红枣(去核)3枚、生姜3片 【做法】 先将牛蹄筋用温水泡发(约要用12小时);然后,连同洗干净的全部药材置于砂锅内,加水2000毫升、白酒少许,大火煮沸,小火慢熬1.5小时,精盐调味,即可。 【功用】 本汤选用的牛蹄筋,性味甘温,功能益气补虚、暖脾胃、强筋骨,蹄筋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脂肪含量比肥肉低,并且不含胆固醇,能增强细胞生理代谢,使皮肤...

阅读全文
不起眼的废物 却是中医眼里的宝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8 | 18 阅读

玉米须、花生皮、橘子皮、鸡蛋壳内膜……这些不起眼的边角料,你是不是都随手扔掉了?但在中医看来,这些都是治病防病的“宝物”。中医认为,万物皆可入药。生活中很多东西,只要留意,都可以“为我所用”,治病疗疾。 小小玉米须 清热祛湿好帮手 人类栽培玉米的历史大约有七千多年,其中从野生状态改造成栽培类型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夏天的时候,满大街的烤玉米隔着几十米都能闻到香;大冷的冬天里,吃上一锅香甜的煮玉米...

阅读全文
1956年,我成为北中医首届大学生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5 | 18 阅读

1956年,时任卫生部部长助理郭子化在北京中医学院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 北中医第一届学生在简陋的教室里上课 1956年我高中毕业,时值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市分别成立中医学院并开始招生,按照当时全国统一高考计划,我报名应试,幸运地被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简称“北中医”)录取,历经6年寒窗苦读,于1962年顺利毕业。这两张照片,分别记录了1956年北中医开学典礼及第一届学生上课...

阅读全文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中药方剂(M-R) | admin | 2025-05-23 | 17 阅读

《伤寒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名称: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别名: 麻黄连翘汤(《医学纲目》卷三十一)。 处方: 麻黄6克(去节)连轺6克(即连翘根)杏仁6克 赤小豆10克 大枣12枚(擘)生梓白皮(切)10克 生姜6克 甘草6克(炙) 功能主治: 解表发汗,清热利湿。治阳黄兼表证。发热恶寒,无汗身痒,周身黄染如橘色,脉浮滑。 用法用量: 上八味,以水1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

阅读全文
中医中的五色、五味与五行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3 | 17 阅读

中医对于疾病的认知,采取“取类比象”的整体性观察方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进行辨证论治。所以说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但并不是高深莫测,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红色、黄色、绿色、白色、黑色是大自然中常见的颜色,酸、甜、苦、辣、咸五味是人们日常饮食中永远离不开的滋味,按照中医理论中的“取类比象”的方法,把五行学说与环境的色彩和食物的味道结合起来,环境的色彩、食物滋味不同,其对于人的...

阅读全文
心得派别开新境的外科专家高秉钧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6-01 | 16 阅读

高秉钧,字锦庭,清代嘉庆年间无锡名医,业疡科三十余年,而又精通脉理,强调外疡与内证异流而同源,循内科之理以治疮疡,不以秘方录药自炫。著《疡科心得集》三卷,立论甚精,颇多发明。其中阐述温病学说于外科中的应用,尤发前人所未发。 高氏认为,外疡的致病之由不外乎内因与外因。内因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也;外因者,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也。发于脏者为内因,不问虚实寒热,皆由气郁而成,如失...

阅读全文
2020农历鼠年养生月历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8 | 16 阅读

猪拱雪辞旧岁,金鼠报晓迎新年。新春将至,也揭开了新一轮养生序曲,美好的生活从健康养生开始。养生的方法很多也很简单,是否有成效,关键在于持之以恒。中医历来重视节气养生,如何根据节气来调整养生方案?请看为您制作的“2020农历鼠年养生月历”。 农历一月 【养生节气】 立春 雨水 中医认为春在五行属木,与肝相应,春季养生要重视养肝,远离烟酒,少熬夜。这个月从雨水节气开始,气温逐渐回升、降水增多...

阅读全文
葛根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4-27 | 16 阅读

《伤寒论》:葛根汤 名称: 葛根汤 处方: 葛根12克 麻黄9克(去节)桂枝6克(去皮)生姜9克(切)甘草6克(炙)芍药6克 大枣12枚(擘) 功能主治: 发汗解毒,升津舒筋。治外感风寒表实,恶寒发热,头痛,项背强几几,身痛无汗,腹微痛,或下利,或干呕,或微喘,舌淡苔白,脉浮紧者。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痢疾以及关节痛等病证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 上七味,以水1升,先煮麻...

阅读全文
保健类药茶之消食健胃茶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31 | 15 阅读

1、山楂茶 原料:山楂5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降压,抗菌。 用途:肉食不化;小儿乳食停滞;痰饮痞满,癥瘕;吞酸;下痢;疝气。 2、楂术茶 原料:山楂5g、白术3g、神曲1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食化积。 用途:一切饮食停积,腹胀、嗳气不舒。 3、楂茴茶 原料:山楂5g、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