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说文解字" 的结果

找到 61 条相关结果

儒医的思想境界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8 | 21 阅读

中医从汉至清两千多年历史足迹中,儒医的身影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甚至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中医的发展历史。儒医文化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现象,也是中医学和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是其繁衍生息、长久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中华文明历数千载而不衰,与文化道统的传承和维系紧密相关。爱因斯坦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即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以及通过系统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的因果关...

阅读全文
甘草的文化意义和药用功效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7 | 21 阅读

秋尽。叶翦红绡,砌菊遗金粉。雁字一行来,还有边庭信。 飘散露华清风紧。动翠幕,晓寒犹嫩,中酒残妆慵整顿。聚两眉离恨。 这首《甘草子》是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作品,描写初冬时节闺中人对征夫的思念之情。词牌《甘草子》原本可能是吟咏中药甘草,也可能是吟咏甘州之草。然而,以甘州为代表的西北地区,正好是甘草的主产区,故描写甘草的文学作品,多和甘州有关,如贯休《古塞上曲》:“赤落蒲桃叶,香微甘草花。不堪登陇...

阅读全文
灸法概述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6-05 | 19 阅读

灸法,是指应用高温(主要是艾药或其他物质燃烧后产生的温热)或低温,或者以某些材料(对皮肤有剌激作用的药物或其他物质)直接接触皮肤表面后产生的刺激,作用于人体的穴位或特定部位,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是针灸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非药物疗法之一。灸法属于温热疗法,与火的关系密切,火的历史在我国可以追溯到50万年前的“北京人”或80万年前的“蓝田人”时代,乃至更远。据考古学的研...

阅读全文
从古诗词品读中医“木”的意象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7 | 19 阅读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这首《青门引》为宋代词人张先的作品,上阕写春日的感怀,下阕写酒醒后的情怀,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的多愁善感。这首词情景交融、含蓄宛转、丽辞腻声、意味隽永,满载着中医药知识。 东方木行之青帝 《青门引》词牌为张先创制,青门是汉代长安城(今陕西西安)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俗因门...

阅读全文
按摩养生的发展史
推拿基础 | admin | 2025-05-17 | 19 阅读

1.按摩的最早起源 按摩在我国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我国最早运用按摩的时代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在生活和劳动中,身体常会因受到外伤而出现疼痛,人类会很自然的用手或木棒按摩或轻叩受损部位,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在这种经验的积累下,我们的祖先把本能性的抚摸或按摩演变成了系统的治疗和养生方法。 2.按摩的初发展 但按摩作为一门技能,初在商代有文字记载。证据可从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找到。在甲骨文卜...

阅读全文
《红楼梦》中的“枕”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4 | 18 阅读

枕,即枕头,是保证人们睡眠最重要的卧具。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枕,卧所著首者。”曹雪芹对枕头也是有一番研究的,为他笔下的主人公设计了几种有益于健康的枕头。《红楼梦》第六回写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看到“炕上大红条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的靠背和一个引枕”;第二十八回写贾元妃打发夏太监为贾母送来了一个“玛瑙枕”;第六十三回描述贾宝玉“靠着一个各色玫瑰芍药花瓣装的玉色夹纱新枕头,和芳官两个先搳拳。...

阅读全文
中医育儿之拭口与消毒
中医育儿 | admin | 2025-05-11 | 18 阅读

新生儿一般口中多含有从母体带来的羊水或污血秽物,必须立即清除干净,这叫拭口。如果护理不及时,让小儿吞下腹中,将产生种种不利影响。解毒就是药物让小儿吮吸,用帛蘸药水揩擦其口、舌、齿、颊,使口腔及咽喉部清洁,使吞下的秽物或从吐出,或从便下,或解其毒于体内。拭口与解毒,一直被历代医家作为新生儿常规护理之一,而给予高度重视。 『原文』小儿初生,便以绵裹指,拭①口中及舌上青泥恶血②,……若不急拭,啼声一发,...

阅读全文
诗词中的玉札及其药用价值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5 | 17 阅读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青玉案》是辛弃疾的作品,描写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词牌《青玉案》因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句而得名。 美玉入药有乾坤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爱玉传统,延绵千年而兴盛不衰。在古人心中,玉是君子人格...

阅读全文
文字的规范与中医药传承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8 | 17 阅读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也是记录和传播历史的主要载体。我们的汉字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但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字,还应当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算起。自甲骨文以来,汉字几种主要形体的演变和定形基本上都是在中原形成的。 甲骨文、篆、隶、楷书的产生、通行与中原关系密切 河南安阳小屯是甲骨文的圣地,它是商朝第20代君王盘庚迁都于殷(即安阳小屯一带)至纣王亡国这段时期通行的字体,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甲骨文中,...

阅读全文
养神关键在“静” 试试“五心”养生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8 | 17 阅读

“神”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是:“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食鄰切”。其中,“申”是天空中闪电形,“申”是“电”和“神”的本字。“申”字在甲骨文里是一个象形字“见图1”,像神秘而令人惊恐的霹雳,朝各个方向开裂的闪电。古人觉得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称之为神,在古人朴素的思想观念里,变化莫测、威力无穷的就被视作神灵,是生出、主宰天地万物的那个“神”,要敬畏。“从示”则是与天人沟通有关,“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