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毒散结" 的结果

找到 139 条相关结果

慢性咽炎沏金银花玄参青果茶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20 | 26 阅读

慢性咽炎患者咽部多有异物感,分泌物不易咯出,还有干痒刺痛等症状,晨起时往往出现刺激性咳嗽伴恶心,常习惯性干咳、清嗓子。中医认为,慢咽属于“喉痹”范畴,多由于气、痰、湿郁结积滞,日久化热伤阴,最终导致咽喉失养。 在此,推荐一款金银花玄参青果茶,可缓解症状。取金银花、玄参、青果各9克,加水同煎,取汁,每日1剂,代茶频饮。方中,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的功效。药理学研究认...

阅读全文
二色蜀葵可入药 和血止血散毒结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6 | 24 阅读

炎热的三伏天,很多花朵经不住“烤验”,纷纷“躲”了起来。这个时节盛开的鲜花不多,阳台上的花卉更少,但是有一种花卉却在很多寻常人家怒放,它就是娇艳却不媚俗,华丽而不招摇的蜀葵,因其花茎瘦高,花多红色,又被唤作“一丈红”。值得一提的是,蜀葵的“蜀”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古代此花的原产地巴蜀,二是形容它的高大,中国辞书之祖《尔雅》中称它为菺,“菺,戎葵。”“戎、蜀皆大之名”。 五代南唐的张翊所著的《花...

阅读全文
中药服用的药引搭配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3 | 23 阅读

服用中药、中成药,多用白开水、酒、淡盐水、蜂蜜水、米汤、红糖水、葱白汤、姜汤等作药引子送服。药引子有引药归经,增强疗效之功用,有时还兼有调和、顾护、制约、矫味等功效,与中药、中成药适当配合,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药引 食盐:咸、寒,入肾、胃、大肠经,有清水、解毒之效。治疗肾阴亏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淡盐水水送服,取其咸能入肾。 生姜:辛、微温,入肺、脾经,有发汗解表...

阅读全文
解毒活血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2 | 19 阅读

《医林改错》卷下:解毒活血汤 名称: 解毒活血汤 处方: 连翘6克 葛根6克 柴胡9克 当归6克 生地15克 赤芍9克 桃仁24克(研)红花15克 枳壳3克 甘草6克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治瘟毒吐泻初起。现用于麻疹、脑炎、脑膜炎后遗症,灰质炎后遗症等。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注意事项: 若见汗多,肢冷,眼塌,不可用。 备注: 方中连翘、葛根、柴胡、甘草清热解毒;...

阅读全文
广西莲座蕨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01 | 19 阅读

《中华本草》:广西莲座蕨 实际拼音: Guǎnɡ Xī Lián Zuò Jué 来源: 药材基源:为观音座莲科植物广西观间座莲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iopteris kwangsiensis Ching 原形态: 广西观音座莲,大型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达2m。具服大的根状茎。叶草质,二回羽状,互生,疝中肋疏被棕色鳞片,羽片近长圆形,长约65cm,中部宽约20cm,基部...

阅读全文
附子与白附子应分清
中药鉴别 | admin | 2025-06-02 | 18 阅读

 附子与白附子应分清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旁生块根(子根)加工品。别名盐附子、白附片、黑顺片,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功能回阳就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通络止痛。中医主要用于治疗阴盛阳衰亡阳欲脱证,各种慢性病阳衰证,风寒湿痹,阴疽疮肿等。该药材含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多种生物碱。现代药理学认为:该药可用于治疗心肌缺血、缺氧、抗休克,小剂量应用时有升压作用,大剂量时先降压后升压,还有与异丙肾上腺素相似的...

阅读全文
药物贴敷技术的常用药物
药物贴敷 | admin | 2025-05-15 | 18 阅读

生姜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应用:①风寒感冒。②牌胃寒证。③胃寒呕吐。④肺寒咳嗽。此外,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以及鱼蟹等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3~9g,或捣汁服。 使用注意: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葱白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应用:①风寒感冒。②阴盛格阳。...

阅读全文
全蝎简介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8 | 17 阅读

全蝎与蜈蚣相须为用,最善止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证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症见胸部憋闷,刺痛、绞痛,固定不移,心悸自汗,气短乏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或结代者,余常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通心络胶囊(成药)方配成丸药使用,疗效较胶囊更好。方用:人参、水蛭、全蝎、赤芍、蝉蜕、土鳖虫、檀香、降香、乳香、酸枣仁各30克,冰片5克,蜈蚣5条。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日服3次,每次1丸。方中用...

阅读全文
大戟简介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17 | 17 阅读

大戟有解毒散结和涤痰逐饮的作用,治疗疔疮疖肿、痄腮、丹毒、喉风等症,余常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紫金锭醋磨外敷患处,效果良好。方用:山慈菇 200克,红大戟150克,千金子霜100克,五倍子100克,麝香30克,朱砂40克, 雄黄20克。以上7味,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山慈菇、五倍子、红大戟粉碎成细粉;将麝香研细,与上述粉末及千金子霜配研,过筛,混匀。另取糯米粉320克,加水做成团块,蒸...

阅读全文
魔芋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3 | 17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魔芋 实际拼音: Mó Yù 别名: 蒟蒻、花杆南星、花杆莲、麻芋子、花伞把 来源: 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魔芋Anorphophallus konjac K. Koch,以球状块茎入药。夏秋采挖,除去地上茎叶及须根,洗净,阴凉处风干。 性味: 辛,寒。有毒。 功能主治: 消肿散结,解毒止痛。用于肿瘤,颈淋巴结结核;外用治痈疖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