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角法" 的结果

找到 36 条相关结果

拔罐脐部法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28 | 23 阅读

拔罐脐部法是在脐部拔火罐的方法,因拔罐古称角法,故拔罐脐部法又称为角脐法。角脐法是通过罐内负压,使被拔的脐部皮肤充血、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角脐法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1.闪火法:用镊子夹酒精棉球一个,点燃后放罐内绕1-3圈(勿将罐口烧热),然后将火退出,并迅速将罐扣在脐部。 2.架火法:用不易燃烧和传热的物体,如瓶盖、小酒蛊等,置于脐部,然后滴入95%的酒精数滴,或放入一酒精棉球,用火...

阅读全文
拔罐的发展简史
拔罐文化 | admin | 2025-05-25 | 20 阅读

先秦时期拔罐疗法,古代典籍中亦称之为角法。这是因为我国远古时代医家,是应用动物的角作为吸拔工具的。在一九七三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有关于角法治病的记述:“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顷,而张角”。其中“以小角角之”,即指用小兽角吸拔。据医史文献方面的专家考证,《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医书,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这就表明我国...

阅读全文
火罐与负压初探
拔罐基础 | admin | 2025-05-29 | 17 阅读

早些时候,有位解剖学教授指出:人体内负压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现代医疗研究和临床实践正在逐步验证这一现象。负压存在于人体内的原理以及其与各种疾病的辨证关系等,都是较为复杂的学术问题,恕本文不在做赘述。其实负压可以存在于任何特定的范畴之内,并起着相应的作用。人体内所存在的负压与体外自然界的大气压力所呼应,共同规范了人体各部位的形状;人体内负压充斥在脏腑、骨骼、肌肉、神经……间的每个角...

阅读全文
拔罐疗法发展概况
拔罐文化 | admin | 2025-05-10 | 17 阅读

拔罐法,俗称拔火罐,是以罐子为工具,用火燃烧造成罐内相对负压,使罐子吸附于施术部位,产生温热刺激及局部皮肤充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物理疗法。 拔罐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称之为“角法”,是一种用挖空的兽角(动物犄角)磨成有孔的筒状,刺破脓肿后以角来吸拔脓疮、吸除脓血的外治法。早在两千多年前,《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古人用“兽角”做成罐具治疗疾病的记载。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用牛角来治疗...

阅读全文
国医大师石学敏谈罐疗
拔罐文化 | admin | 2025-05-27 | 16 阅读

拔火罐既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也是养生保健的方法;既在医院里为医生所用,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地区的欢迎。这是中医药发展的标志,也对中医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怎样使罐疗更好、更快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教授,介绍了关于罐疗的历史发展、在治疗已病未病上的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罐疗历史悠久 罐疗是中医常用的疗法之一,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

阅读全文
失眠拔罐疗法
百病拔罐 | admin | 2025-05-28 | 15 阅读

拔罐疗法在我国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并形成一种独特的特殊的治病方法。古代典籍中称之为角法。这是因为我国远古时代医家,是应用动物的角作为吸拔工具的。我国现存最古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有关于角法治病的记述:“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顷,而张角”。其中“以小角角之”,即指用小兽角吸拔。随着时间的推移,拔罐疗法的治疗范围已突破了以吸拔脓血疮毒为主的界限,...

阅读全文
火罐疗法的源流
拔罐文化 | admin | 2025-05-24 | 15 阅读

火罐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在我国民间使用很久了。晋代医学家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里,就有角法的记载。 所谓角法,是用挖空的兽角来吸拔脓疮的外治方法。 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也曾介绍使用竹筒火罐来治病,如文内说:“……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子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良久,以刀弹破所角处,又煮筒子重角之,当出黄白赤水,次有脓出,亦有虫出者,数数如此角之...

阅读全文
唐代四科
医史 | admin | 2025-06-01 | 14 阅读

【唐代四科】唐代“太医署”分医学为四科。即:医科、针科、按摩科和咒禁科。在医科中又分为体疗(内科)少小(小儿科)、疮肿(外科),耳目口齿(五官口腔)、角法(拔火罐疗法)等四个部门。...

阅读全文
拔罐的发展简史
拔罐文化 | admin | 2025-05-15 | 14 阅读

先秦时期拔罐疗法,古代典籍中亦称之为角法。这是因为我国远古时代医家,是应用动物的角作为吸拔工具的。在一九七三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有关于角法治病的记述:“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顷,而张角”。其中“以小角角之”,即指用小兽角吸拔。据医史文献方面的专家考证,《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医书,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这就表明我国...

阅读全文
瑶医药的溯源
瑶医 | admin | 2025-06-06 | 13 阅读

一、从传说探源 我国远古传说中的人物如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等,是某一特定时期整个原始人群在生产生活实践“播五谷,创医药”的概念化代表,是早期人类智意的代名词。瑶族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了民族起源的神话传说。 因此,包括瑶族先民在内的中华民族医药作为伟人的人类遗产,在其有关医药起源的神话流传中,形象地反映了包括瑶族医药在内的中华民族医药的起源,也反映了人类早期医药活动的概貌。 二、从山歌探源 山歌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