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山" 的结果

找到 96 条相关结果

气功文化五代著作
气功文化 | admin | 2025-05-28 | 23 阅读

入药镜  气功内丹术经典著作。一卷。五代·崔希范撰。作者“以吾心为镜,身为之台,以神为药”,入药者是将五脏所禀五行之气入于丹田,此为《入药镜》篇名之本意。全书为三言歌诀,共八十二句。每四句讲述内丹养炼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描绘内炼过程及其感受,效法天体运行规律,为唐代以后道家重视内炼奠定了理论基础。  钟吕传道集  气功内丹术经典著作。3卷。又名《真仙传道集》或《钟吕传道记》。五代,施肩吾撰。全...

阅读全文
周易原文
易经 | admin | 2025-06-08 | 22 阅读

[主内容]       《周易》是汉族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它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医家等的必修之术。     附:周易之目录    乾卦          ...

阅读全文
灵药黄精的养生功效与药膳食疗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4 | 21 阅读

灵药出西山,服食采其根。 九蒸换凡骨,经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馨香满南轩。 斋居感众灵,药术启妙门。 自怀物外心,岂与俗士论。 终期脱印绶,永与天壤存。 ——唐·韦应物《饵黄精》 诗词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诗人幻想在山野间采黄精、制黄精、食黄精的超然物外的生活。作者想象着一位老翁为了能够吃到九蒸九晒的黄精,先是去西山采挖,然后不眠不休地炮制,在关注火候时候,那浓浓的香气从锅中溢出,充满整个院...

阅读全文
润肺摄食款冬花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3 | 21 阅读

款冬花味辛、微苦,性温。归肺经。功能润肺止咳化痰。用于新旧咳嗽,喘咳痰多,劳嗽咳血等病症。款冬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收载。《水经注》引《述征记》云:“洛水至岁末凝厉,则款冬茂悦曾冰之中。”正因其凌寒叩冰而生,华于严寒,故得“款冬”之名,所谓“款者至也,至冬而花也。”(《本草纲目》)其性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栽植以疏松肥沃、腐殖质丰富的沙质壤土为佳。 唐代诗人张籍曾有《款冬花》诗道:“僧房逢着款冬花,...

阅读全文
易经(周易)原译对照本之第十七、第十八卦即随卦、蛊卦
易经 | admin | 2025-05-10 | 20 阅读

[主内容] 17.随卦(泽雷随)兑上震下《随》:元亨,利贞,无咎。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六二,系小子,失丈夫。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古九五,孚于嘉,吉。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注释】(1)随是本卦标题。随的意思是顺从,相随。全卦的内容讲商人出门做生意和贩卖奴隶的情况。(2)官:古“馆”字,指馆舍,旅馆。(3)...

阅读全文
立冬里的那些习俗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8 | 19 阅读

今天是立冬节气。二十四节气中,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为“四立”。在以农耕为主的古代社会,立冬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节日。冬季从现在开始了,农作物全部收晒、入库了,有些动物也藏起来准备冬眠了。在古代,还有天子出郊迎冬并赐群臣冬衣、怜恤孤寡之制。中医学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

阅读全文
五爪金龙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6 | 19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爪金龙 实际拼音: Wǔ Zhǎo Jīn Lónɡ 别名: 五爪龙、小五爪金龙 来源: 为葡萄科岩爬藤属植物狭叶岩爬藤Tetrastigma hypoglaucum Planch.,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注:同属植物滇岩爬藤(石葡萄)Tetrastigma yunnanense Gagnep.亦名五爪金龙,功能主治与上种相似。 原形态: 多年...

阅读全文
旴江医学流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05 | 19 阅读

旴江医学,起于西汉,源远流长,名医代出,学术繁盛,已经跨过2 000 余年光阴。据考证旴江干支流涉及的16 个县市有医家963 人、医籍684种,江西古代十大名医中有八人出自旴江流域,影响深远,流传海内外,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因道教传道行医而兴起于汉唐 汉唐时,江西的旴江流域是中国道教的重要发源地,特有的山水形胜旖旎风光吸引着四方道家术士云集,依山傍水,结庐隐居,传道行医,如我国道教流...

阅读全文
白果:银杏著子三十载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6 | 18 阅读

一年种植,二十年成树,四十年大量结果,千年才是弟弟树,这“公种而孙得食”的漫长过程,让白果堪比《西游记》里的人参果。白果又名银杏果。 作为植物界的“老寿星”,白果树一直是人类崇拜的图腾,文人墨客颂之“东方的圣者”,专家学者赞其“金色的活化石”,老百姓奉它为“神树”。它源于汉代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成名于宋朝《宣和画谱》的“银杏白头翁”图,被明代周文华以“公孙树”记载于《汝南圃史》,比中国的文...

阅读全文
不灰木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06 | 17 阅读

《中药大辞典》:不灰木 出处: 《开宝本草》 实际拼音: Bù Huī Mù 别名: 无灰木(《本草图经》) 来源: 为硅酸盐类矿物角闪石石棉。 原形态: 角闪石的一种。为平行较长而易劈为细丝形之纤维状物休,纤维常与脉壁相垂直,色白、灰或带绿色,光泽丝状,微透明至不透明。纤维富弹性。化学性质不活泼,具耐酸、耐碱和耐热性能。是热和电的不良导体。系由阳起石分解而成。 性味: 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