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补阳" 的结果

找到 564 条相关结果

药攻邪气 食养正气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5 | 25 阅读

一、食物与药物均有四气五味 四气:指药物或饮食物所具有的寒、热、温、凉等四种性质。如果寒、热、温、凉都表现不明显,就叫做气平。平,即平和之意。许多食物,尤其是谷物类食物,大多是气平的。一些性质平和的食物或药物,比较适宜长期食用。 五味:指药物或饮食物所具有的酸、苦、甘、辛、咸等五种味道。还有淡、涩、滑等比较特殊的味道,由于这类味道的食物或药物都比较少见,所以通常就用五味来概括所有的味道。 中医历...

阅读全文
经典杂病派尊经崇古的陈修园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5 | 25 阅读

陈修园(1753-1823年),名念祖,号慎修,福建长乐县人。1814年任宜隶省广平府的威县知县,后任正定府灵寿县知县,并曾代理过正定府知府。陈氏由儒而医,著作甚丰,均以普及古医学为主要内容。主要有《金匮要略浅注》《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时方歌括》《医学三字经》《医学从众录》《医学实在易》《神农本草经读》等十余种。 陈氏尊经崇古,鄙视宋元以后诸医,认为“医门之仲师即儒宗之宣圣,凡有阐扬...

阅读全文
服用六味地黄丸人群 四适宜三慎用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5 | 24 阅读

俗话说“冬季进补,来年打虎”。漫漫冬季,很多人喜欢服用家喻户晓的六味地黄丸来补肾。六味地黄丸其方剂原型为《伤寒杂病论》中所载的崔氏八味丸,后世称之金匮肾气丸,又叫桂附地黄丸;经儿科专家钱乙化裁,形成了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牡丹皮六味药组成的经典方。前三味药是补药,均可滋阴,其中地黄补肾,山药补肺,山萸肉补肝,是谓“三补”。三味药相配,可共同发挥补益肝、脾、肾作用,效力全面,且以补肾...

阅读全文
中药成语典故●大黄愈疾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6-06 | 23 阅读

       成语“大黄愈疾”,指中药大黄治愈了疫疾。讲的是蒙古攻略西夏途中,耶律楚材以大黄医治士卒瘟疫疾病的传奇故事。典出《元史·耶律楚材传》(卷146第3456页):“丙戌冬,从下灵武,诸将争取子女金帛,楚材独收遗书及大黄药材。既而士卒病疫,得大黄辄愈。”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是契丹人,耶律阿保机九世孙,字晋卿,号湛然居士、玉泉老人。大蒙古国政治家,是太祖、睿宗、太宗三朝宰辅。他金...

阅读全文
诗词中的内蒙古道地药材及其药用价值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3 | 23 阅读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敕勒歌》是南北朝民歌,勾勒出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内蒙古位于中国北部边疆,呈狭长形,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是“北药”和“蒙药”的重要产区。内蒙古比较著名的道地药材有甘草、锁阳、赤芍、麻黄、北沙参、桔梗、黄芪、肉苁蓉、枸杞、沙棘等。 梁外甘草甲天下 “九土精英色正黄,药中甘草入诸方。部分上下俱无犯,性适寒温两不妨。...

阅读全文
易水内伤派的学术特点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1 | 23 阅读

一、重视发病中的正虚因素 按照《内经》的传统理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原因虽错综复杂,但综其大要,不外乎正虚与邪实两方面的原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正虚是发病的主要因素,邪凑乃正虚的结果。易水内伤派诸家均持此种观点,李东垣将正虚指为中气不足,指出:“遍观《内经》中所说,变化百病,其源皆由喜怒过度,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劳役所伤而然。......其中变化,皆由中气不足,乃能生发耳。”明代的一些医...

阅读全文
岭南罗氏妇科立足岭南走向世界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6 | 22 阅读

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传承百年,薪火传灯,枝繁叶茂。崇文尚德重教,继承与创新并重。 发展与传承脉络 岭南罗氏妇科起源于广东地区,发源于清末,创始人罗棣华早年是晚清儒生,先在家乡佛山南海西樵山行医,以儒通医,后参加北伐,退役后在广州设医馆,以医为业,擅长于温病与妇人病,有妇科验方留存。 第二代传承人罗元恺幼承庭训,博览群书,精研古籍,勤于临证,笔耕不辍,著书立说,传于后人。他早年既得家传,亦接受系统的中...

阅读全文
春主生发应养阳 晒晒太阳益健康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1 | 22 阅读

生活中阳光的保健作用多被忽略,其实这免费的太阳光就是平时养生保健的一大法宝。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现代研究发现,太阳光对于人体健康大有益处。很多西方人喜欢在沙滩上晒太阳,甚至他们中的很多人还热衷于“天体浴”就有其中的原因。 关于晒太阳,古代医家通过观察棉絮在阳光下暴晒后松浮虚软,认为“日能松物”,并发现植物都向太阳生长,认为“日有提摄之力”。下面谈到的几个保健作用多与此有关。 中医讲要春夏养阳...

阅读全文
《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5 | 22 阅读

《灵枢·胀论》说:“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首次提出食物的消化吸收与四时有关。后世养生学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一套因时制宜的饮食养生法则,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因时选食性,因时调五味,以及慎选食物种类。 因时选食性 关于饮食养生应与时令季节相结合的论述,最早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有假者反常,反是者...

阅读全文
高血压病人的四季饮食调养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2 | 21 阅读

1、春季饮食春季是一年的开始之季,天气逐渐转暖,整个自然界生机盎然,气温变化较大,早晚和中午的温差较大。从季节和脏腑的关系上说,春季和肝的关系密切。肝为风木之脏,应于青色,为刚脏,肝气旺往往乘脾犯胃等,除了本身病以外往往连及他脏,而这段时期也是高血压病的高发期或活跃期。高血压病患者在这一时期的预防和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其中饮食调养很重要,应以清淡可口为主,忌食肥甘厚味和生冷油腻,多食用新鲜蔬菜如春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