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行针手法" 的结果

找到 14 条相关结果

头针异常惰况的处理和预防
头针 | admin | 2025-05-10 | 17 阅读

相对来说,头针疗法一般是比较安全的,但如操作不慎,疏忽大意,或犯刺禁,或针刺手法不当,或对人体解剖部位缺乏全面的了解,临床也可能出现一些反应和意外,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治疗时应密切关注患者和各种变化,以防意外发生。在头针临床上,常见的反应有以下几种。 (一)晕针 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这是可以避免的,医者应该注意防止。 1.原因 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

阅读全文
中国古代针法特色历史演变
针灸文化 | admin | 2025-05-04 | 15 阅读

石器时期、青铜时期 历史背景 在石器时代,砭石针为主要的针灸工具,如《山海经》记载:“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其中金代郭璞注解“箴石”为可用于治疗痈肿的砭石针,《说文解字》亦云:“砭,以石刺病也。”《素问·血气形志篇》亦曰:“病生于肉,治疗之以针石。”1963年出土于内蒙古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一枚砭石被认为最早的医用砭石,随后多地均出土了各式各样的砭石。除了砭石外,尚有骨针、草...

阅读全文
行针手法
针刺 | admin | 2025-05-30 | 14 阅读

毫针进针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称为"行针",亦称"运针"。行针手法包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   (一)基本手法 行针的基本手法是毫针刺法的基本动作,从古至今临床常用的主要有提插法和捻转法两种。两种基本手法临床施术时既可单独应用,又可配合应用。   1.提插法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手法。这种使...

阅读全文
套针疗法简介
针灸常识 | admin | 2025-05-15 | 14 阅读

套针疗法是运用一次性皮下套管针灸针(简称套针),通过皮下浅刺治疗以疼痛性疾病为主的一种新针刺方法。 套针疗法的理论基础 套针疗法是在传统针灸疗法和现代腕踝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源于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这个传统就是《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官针篇》介绍了五刺、九刺、十二刺,其中就有浮刺(傍入而浮之,以治筋急而寒者也)、毛刺(刺浮痹于皮肤也)、直针刺(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而浅也)等浅刺皮肤的方...

阅读全文
创新针灸理论与刺法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02 | 14 阅读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富春教授从事针灸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成果斐然,为针灸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术思想 三才相合,镇静安神 王富春针对临床常见的失眠症创立了“镇静安神”针法。该针法是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核心,根据失眠阳不入阴、神不守舍的主因,气机逆乱、营卫失和的次因,精髓不足、脑失所养的辅因等病因病机,率先提出因精、因气、因神的“三因”新理论。取穴以四神...

阅读全文
王富春教授治疗失眠经验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01 | 14 阅读

王富春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王富春教授长期从事特定穴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提出了“合募配穴治疗六腑病”“俞原配穴治疗五脏病”“郄会配穴治疗急症”等特定穴配伍理论,并在针灸治疗神志病、胃肠病和经络病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兹将其“镇静安神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病因病机新解 正常睡眠依赖于人体的阴阳平衡,脏腑调和,气血充足,心神安定,如此卫阳能入于...

阅读全文
子午流注针刺法
子午流注针 | admin | 2025-06-03 | 13 阅读

1.进针法 在针刺时,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称“刺手”,右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称“押手”。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旁,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2)夹持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腧穴表面,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

阅读全文
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针刺 | admin | 2025-05-18 | 13 阅读

针刺治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但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也可能偶然出现某种异常情况,如晕针、滞针、弯针等,必须立即进行有效处理。   一、晕针 (一)现象 轻度晕针,表现为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重度晕针、表现为心慌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脉象细弱,甚则神志昏迷,唇甲青紫,血压下降,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状。 (二)原因 多见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其他可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劳累过度、饥饿空...

阅读全文
针刺手法的轻重
针刺 | admin | 2025-05-29 | 12 阅读

针刺手法轻重,是指毫针行针(运针)时所用的刺激量而言。针刺时手法的用量,应有轻、中、重不同的刺激量之分,才能产生不同的针刺效应。   (一)针刺手法轻重的意义 施行针刺手法的轻重,其目的在于通过手法的不同量,以激发经气,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的目的。由于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不同,加之患者的体质、年龄、病情、病程、腧穴部位、耐受度、初诊复诊等具体情况的差异,医者必须采用相应针...

阅读全文
运用方氏头针从心肝论治失眠
头针 | admin | 2025-05-14 | 12 阅读

失眠症是指患者不能获得正常睡眠,轻者入寐困难、睡而轻浅、时常觉醒或醒后难以入睡,重者彻夜不眠。流行病学显示,我国成人中失眠发生率高达38.2%,长期失眠的人约为15%,有过失眠现象的人约为50%,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睡眠是人的精神、体力恢复的重要生理过程。若长期夜晚不能入睡,白天无精打采,严重时会引起大脑缺血缺氧,出现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免疫力下降等,亦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心脑...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