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行气通络" 的结果

找到 18 条相关结果

气郁体质如何调?疏肝行气、开郁散结为法则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3 | 21 阅读

气郁体质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状态。 气郁体质的表现气郁体质者经常叹气,易患失眠、抑郁症、梅核气、神经官能症等。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不喜欢阴雨天气。女性月经前会有比较明显的乳房胀痛和少腹胀痛。形体消瘦,面色苍暗或萎黄;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舌淡红,苔白,脉弦;一旦生病则胸肋胀痛或窜痛;有时乳房及...

阅读全文
教你四招调理宫寒
女性保健 | admin | 2025-06-06 | 20 阅读

说起宫寒,很多女性将它和痛苦、不孕联系在一起,民间更有十女九寒的说法。那么宫寒体质又该如何调理呢? 饮食 宫寒女性在饮食上一方面注意避免生冷和性寒的食物,如冷饮、冰淇淋、苦瓜等。 另一方面注意食用温补食物。如艾草红糖茶,利用艾草、生姜、红糖等一同煲汤饮用;当归鸡汤,用当归、枸杞和乌骨鸡一同煲汤,驱寒暖身;益母草炖鸡,暖腹、调经。 中药 宫寒的女性可将中药加入到饮食中做成药膳,如阿胶、红花、龙眼肉...

阅读全文
湖南孙氏正骨流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6-03 | 16 阅读

孙氏正骨术诞生于清代晚期,是湖南省新邵县(古属梅山地区)龙山脚下的孙氏家族将家传的武伤医术与古老神秘的梅山医学中的接骨术、中医骨伤学及道教医学相结合而创立的独具特色的,通过手法整复、外固定、药物、练功等治疗骨折、脱臼、闪挫扭伤、筋骨疼痛等骨伤的综合性医术,2014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孙氏正骨术具有浓厚的梅山文化、龙山药王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有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

阅读全文
中医火疗的临床应用
百病火疗 | admin | 2025-05-19 | 15 阅读

1、温通静脉:经脉气血不畅可生百病,古代医家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活血以加快经脉之气运行,故对气血因寒留滞凝涩引起的腹胀、腹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或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 2、行气通络:经络布于全身各部,正常的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环运行。因此《中医火疗》可起到调和气血、祛除瘀血、疏通经络、缓解疼痛、恢复功能的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糖尿病、...

阅读全文
灸法的作用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18 | 15 阅读

灸法是我国传统针灸医学的一个主要部分。从总体上看,灸疗法和针刺法一样都通过刺激腧穴或特定部位激发经络、神经、体液的功能,调整机体各组织、系统的失衡状态,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但是,灸疗法又有着自己较为独特的作用特点。和针刺法不同,灸疗法是通过温热、寒冷及其他非机械刺激的作用,来进行扶正劫邪,平衡阴阳,防治疾病,康复保健。尤其是灸法的防病保健作用在古代就得以十分重视。《备急千金要方》提到以灸疗预防...

阅读全文
身体8部位刮痧保健法
刮痧养生 | admin | 2025-05-18 | 14 阅读

   1、刮手脚,行气通络 女性经常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中医认为这主要和机体阳气不足,或气血运行不畅有关。建议,先用刮痧板的面刮拭手掌,手掌发热后用刮痧板上的凹槽刮拭手指的四面,从根部到指尖,每个方向刮5至10次,能行气通络。同理可运用于刮拭双脚。 2、刮腹部,能通便 长期便秘不但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还会使机体吸收毒素。可用刮痧板的面在腹部自上而下,从左向右依次刮拭。需要注意的是,如有内脏下垂,应...

阅读全文
水果养生之橘子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4 | 14 阅读

民谚有云“橘子黄、医者藏”,足见橘子的药用价值。橘肉味甘酸性温,具有开胃理气、止咳润肺、解酒醒神之功效。食疗可辅助治疗呕逆食少、口干舌燥、咳嗽醉酒等症。 吃橘子时,有人喜欢把包裹橘肉外层的网状筋络即橘络去掉,因觉得影响口感,但中医认为这既是食疗佳品,也是一味良药,橘络性味甘苦,有行气通络、化痰止咳之效。对于痰滞经络之胸胁胀痛、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等症都有较好的食疗功效。所以食用橘子时最好连橘络一起...

阅读全文
灸法治疗术后腹胀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27 | 13 阅读

手术后腹胀是外科手术病人的常见症状,用艾灸治疗疗效较好。 方法:艾条1根分别灸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等穴位,以局部潮红为度,每日3次。 术后腹胀多由瘀血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中脘、神阙、关元属于任脉,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这些穴位具有健脾、和胃、理肠的作用,艾灸治疗能起到行气通络、活血散瘀的作用,治疗腹胀效果较好。...

阅读全文
灸法的作用介绍
针灸文化 | admin | 2025-05-10 | 13 阅读

灸法是我国传统针灸医学的一个主要部分。灸疗法是通过温热、寒冷及其他非机械刺激的作用,来进行扶正劫邪,平衡阴阳,防治疾病,康复保健。尤其是灸法的防病保健作用在古代就得以十分重视。《备急千金要方》提到以灸疗预防“瘴疠温疟毒气”。《扁鹊心法》指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现代不仅已为大量的临床所证实,而且得以进一步发扬。同时,对灸法作用机理也进行了较为...

阅读全文
橘的药用功效源于自然属性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05 | 13 阅读

橘为芸香科植物,主产浙江、福建、广东、四川、江苏、云南、贵州等地。 陈皮:橘的成熟果皮。性温,味苦、辛。因其质轻上浮,作用趋势向上,故主理上焦肺经之气,能宣肺止咳,用于治疗湿痰、寒痰咳嗽。 青皮:橘的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与陈皮相比,个小坚实质重,色青绿。有沉降下行的作用趋势,其性较猛,再者色青入肝,故主疏下焦肝胆之气,能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治疗肝气淤滞。 橘红:橘的外果皮。《本草纲目》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