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的结果

找到 6 条相关结果

肩周炎验方
外科偏方秘方 | admin | 2025-05-14 | 17 阅读

组成:黄芪30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赤芍15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羌活10克,片姜黄10克,葛根30克,细辛5克,地龙15克,丹参15克,鸡血藤15克,炙甘草6克。 功效:补气活血,温阳除痹,祛风通络。 主治:急慢性肩周炎,上肢酸麻胀痛等疾病,症见肩痛,肩关节活动障碍,或肩部怕冷、畏风、沉重,或上肢僵硬、手指发麻、肿胀,或颈项拘急、疼痛等。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

阅读全文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金匮要略方论 | admin | 2025-05-18 | 12 阅读

(论一首 脉证九条 方九首)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黄芪桂枝五物汤方黄芪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一方有人参)夫男子平...

阅读全文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金匮要略 | admin | 2025-05-17 | 11 阅读

论一首 脉证九条 方九首 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 黄芪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一方有人参) ...

阅读全文
脉象变动之病理方面认识(三)
诊断基础 | admin | 2025-05-22 | 10 阅读

分析脉象变化的程度亦是表得病机的重要方法,自然它亦会联系到生理、病理乃至预后等问题。例如《内经》中论述季节、五脏,六经的生理、病理,死证脉对就是用某些脉象结合胃气的有无多少,亦就是具体脉象的突出程度,来说明其机制的。 除此以外结合临床病证的例子亦很多。例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日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散为病人平息...

阅读全文
中医脉象之虚脉
中医切诊 | admin | 2025-05-20 | 10 阅读

虚脉不是单因素的脉象而为复合了浮、大、无力的脉。在《脉经》以前虚脉的含义是概念性的,就是无力的意思,但后世脉法赋予它具体的综合条件,就不是概念性质的了。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脉极虚亦为劳。”仲景将虚脉与大脉)对举,则虚不必兼大可知,在这里可能是指无力之脉或小而无力。又《金匮要略·肺痿肺:痛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肺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结合前文...

阅读全文
桂附八味丸方证散议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admin | 2025-06-11 | 3 阅读

(一)桂附八味丸,首见于仲景《金匮要略》,但古今方名略有不同。本方于《金匮》书中凡两见:先见于“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篇,名曰“八味肾气丸”。又见于“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删去“八味”二字,仅名“肾气丸”。因此方首出《金匮》,后世称之为“金匮肾气丸”,此名至今尚在沿用。现时之“金匮肾气丸”与仲景原方不尽一致,已略有变动,故有改称“桂附八味丸”者。《金匮要略》之肾气丸药用:“干地黄八两,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