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血热妄行" 的结果

找到 134 条相关结果

紫草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21 阅读

《中国药典》:紫草 实际拼音: Zǐ Cǎo 英文名: RADIX ARNEBIAE/RADIX LITHOSPERMI 别名: 硬紫草、软紫草 来源: 本品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 (Royle)Johnst. 、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 et Zucc. 或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u...

阅读全文
诗词中的兰花及其药用价值
医药诗词 | admin | 2025-06-01 | 20 阅读

空谷幽人。曳冰簪雾带,古色生春。结根未同萧艾,独抱孤贞。自分生涯淡薄,隐蓬蒿、甘老山林。风烟伴憔悴,冷落吴宫,草暗花深。 霁痕消蕙雪,向崖阴饮露,应是知心。所思何处,愁满楚水湘云。肯信遗芳千古,尚依依、泽畔行吟。香痕已成梦,短操谁弹,月冷瑶琴。 这首《国香》是宋代词人张炎的作品,通过描写兰花的雅致芬芳,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国香”本意指兰花,调名本意即咏兰花的香气,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云:...

阅读全文
诗词中的竹及其药用价值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8 | 20 阅读

竹和梅、兰、菊并称“四君子”,和梅、松并称“岁寒三友”。苏轼爱竹,赋诗曰:“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有人将竹比喻为玉,如白居易《秋霖即事联句》:“竹沾青玉润,荷滴白珠圆。”有人则将竹和龙、凤相提并论,如董天吉《竹》:“近日孙枝殊圣长,风天雨夜学龙吟。” 后世诗人将竹的品格进一步细化:一是用竹比喻高风亮节,如朱淑真《咏直竹》:“劲直忠臣节,孤高...

阅读全文
栀子花花香、味美亦疗疾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5 | 20 阅读

栀子花分大花栀子、小叶栀子等几种,而其中的山栀子,亦名野桂花、玉荷花等。栀子花是难得的消暑花卉,还可以用来熏制花茶、制作食品和烹调食用,更是一味使用广泛的中药。中医认为,栀子花性寒,味甘苦,入肺、肝经,具有泻火除烦,清肺消炎、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肺热咳嗽、鼻衄、咯痰、肿毒病症。《滇南本草》曾记载:“(栀子花)泻肺火,止肺热咳嗽,止衄血,消痰。”因栀子花苦寒,能人血分而清邪热,还...

阅读全文
独圣汤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2 | 19 阅读

《圣济总录》卷七十:独圣汤 名称: 独圣汤 处方: 黄芩(去黑心)150克 制法: 上一味,细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清热止血。主血热妄行,鼻衄或汗孔出血。 用法用量: 每服21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 《妇人良方》卷二十引京师祝景助教方:独圣汤 名称: 独圣汤 处方: 贯众(状如刺猬者)1个(全用,不锉断,只揉去毛花萼)。 制法: 用好...

阅读全文
石寄生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19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寄生 实际拼音: Shí Jì Shēnɡ 来源: 地衣类指状珊瑚枝Stereocaulon paschale Hoffm.,以地衣体入药。 生境分布: 分布于陕西。 性味: 苦、涩,微寒。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 用法用量: 主治吐血,衄血,高血压症。 注意事项: 3~5钱。 《中华本草》:石寄生 实际拼音: Shí Jì Shēnɡ ...

阅读全文
凉血地黄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2 | 18 阅读

《脾胃论》卷中:凉血地黄汤 名称: 凉血地黄汤 处方: 黄柏(去皮,锉,炒)知母(锉,炒)各3克 青皮(不去皮、瓤)槐子(炒)熟地黄 当归各1.5克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养血凉荣,治湿热下注,肠澼下血。 用法用量: 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 如小便涩,脐下闷,或大便则后重,调木香、槟榔细末各1.5克。 《青囊全集》卷上:凉血地黄汤 ...

阅读全文
玻璃体混浊眼针疗法
眼针 | admin | 2025-06-03 | 17 阅读

云雾移睛是指患眼外观端好,自觉眼前有蚊蝇蛛丝或云雾样飘浮物的眼病,又名蝇翅黑花、眼风黑花、飞蚊症等。本病名见于《证治准绳·杂病·七窍门》,书中对其症状作了形象的描述,曰:“自见目外有如蝇蛇、旗(旌)旆、蛱蝶、绦环等状之物,色或青黑粉白微黄者,在眼外空中飞扬撩乱。仰视则上,俯视则下。”可单眼或双眼发病。 云雾移睛相当于西医学的玻璃体混浊,是由玻璃体液化、变性、后脱离或眼内炎症、出血等引起。 玻璃体...

阅读全文
茶养冬之四相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2 | 16 阅读

冬季万物闭塞。以“藏”为鉴,审人之太过或不及,品茶微调,引心归冬,形神得“藏”。 冬天冬相 冬天五色为黑。冬季冬相面色是“白绢裹苦胆”。白亮的面色深处隐隐见黑,标志人之阳气顺四时,归入“肾藏”,与天时相合。“冬应肾。” 冬天冬相的“黑”不是直观的颜色,而是一种感觉。如果黑色直露,是肾气亏损之相。冬天冬相者是正常状态,可按正常规律品茶,无须以偏纠偏。 冬天春相 冬季面色白亮,隐隐见青色,是阳气悖于...

阅读全文
诗词中的苎麻及其药用价值
医药诗词 | admin | 2025-05-29 | 16 阅读

正春晴,又春冷,云低欲落。琼苞未剖,早是东风作恶。旋安排、一双银蒜镇罗幕。幽壑。水生漪,皱嫩绿、潜鳞初跃。愔愔门巷,桃树红才约略。知甚时,霁华烘破青青萼。 忆昨。引蝶花边,近来重见,身学垂杨瘦削。问小翠眉山,为谁攒却。斜阳院宇,任蛛丝罥遍,玉筝弦索。户外惟闻,放剪刀声,深在妆阁。料想裁缝,白苎春衫薄。 这首《白苎》是南宋词人蒋捷的作品,描写乍暖还寒时的春日景色,身穿白苎春衫还觉得单薄。将苎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