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螳螂子" 的结果

找到 15 条相关结果

两种螵蛸 药性不同
中药鉴别 | admin | 2025-05-24 | 17 阅读

桑螵蛸:又名螳螂子、尿唧唧,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小刀螂等的干燥卵鞘。每年深秋至翌年春季均可采收。采得后,除去树枝,上笼屉蒸30~40分钟,杀死虫卵,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平,味咸甘,入肝、肾经,具有补肾助阳、固精缩小便的功效,用于治疗遗精、白浊、小便频数、遗尿、赤白带下、阳痿、早泄等症。《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曰:“主伤中,疝瘕,阴痿。益精,生子,女子血闭,腰痛。通五淋,利小便水道。”临床报道,...

阅读全文
金樱子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05 | 16 阅读

《中国药典》:金樱子 实际拼音: Jīn Yīnɡ Zǐ 英文名: FRUCTUS ROSAE LAEVIGATAE 别名: 糖罐子、刺头、倒挂金钩、黄茶瓶 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 的干燥成熟果实。10~11月果实成熟变红时采收,干燥,除去毛刺。 性状: 本品为花托发育而成的假果,呈倒卵形,长2~3.5cm,直径1~2cm...

阅读全文
两种螵蛸 药性不同
中药炮制 | admin | 2025-05-07 | 14 阅读

桑螵蛸:又名螳螂子、尿唧唧,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小刀螂等的干燥卵鞘。每年深秋至翌年春季均可采收。采得后,除去树枝,上笼屉蒸30~40分钟,杀死虫卵,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平,味咸甘,入肝、肾经,具有补肾助阳、固精缩小便的功效,用于治疗遗精、白浊、小便频数、遗尿、赤白带下、阳痿、早泄等症。《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曰:“主伤中,疝瘕,阴痿。益精,生子,女子血闭,腰痛。通五淋,利小便水道。”临床报道,...

阅读全文
桑螵蛸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1 | 14 阅读

《中国药典》:桑螵蛸 实际拼音: Sānɡ Piāo Shāo 英文名: OOTHECA MANTIDIS 别名: 团螵蛸、长螵蛸、黑螵蛸、螳螂巢、螳螂子、刀螂子、螳螂蛋、流尿狗 来源: 本品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 、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 (Thunberg)或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

阅读全文
瑶医儿科病的命名
瑶医 | admin | 2025-05-08 | 13 阅读

儿科病有以下十一大类病: 惊风类有月家惊、夜啼惊、脐惊风、胎惊、乌鸦惊、天吊惊、潮热惊、鲫鱼惊、脐脚惊风、鸡犬、惊风、扭筋缩惊风、月盆惊风、肝痛惊风、夜眼惊、跌倒惊、眼迷惊、宕鹰惊、大惊风、反爪惊、翻水惊、摆脑惊、脚惊、手惊、客麻惊。 疳类病有疳积、肝疳、气疳、肠疳、猴疳、眼疳。 锁类病有三朝锁、七朝锁、十三朝锁、对岁锁。 麻类病有出麻不透、麻毒内收。 痘类病有出水痘、痘毒内收。 热类病有黄水疮...

阅读全文
螳螂子
儿科杂病 | admin | 2025-05-10 | 12 阅读

螳螂子】初生儿数天或一个月,二侧腮内发现有肿胀有硬块,吮乳不便,甚至啼哭不能出声,称为“螳螂子”,俗名“土脯子”,今名“颊脂垫”。...

阅读全文
《神农本草经》上经 桑蜱蛸
神农本草经 | admin | 2025-05-20 | 11 阅读

味咸平。 主伤中,疝瘕,阴痿,益精生子,女子血闭,腰痛,通五淋,利小便水道。一名蚀疣,生桑枝上,采,蒸之。 吴普曰:桑蛸条,一名(今本脱此二字),蚀疣,一名害焦,一名致,神农咸无毒。(御览) 名医曰:螳螂子也,二月三月采,火炙。 案说文云:蜱,蜱蛸也,或作蜱蛸,虫蛸,螂子。广雅云:蟭,乌涕,冒焦,螵蛸也。尔雅云:不过螳蠰,其子蜱蛸。郭璞云:一名焦,螳蠰卵也。范子计 然云:螵蛸出三辅,上价三百,旧作...

阅读全文
新生儿护理手册
中医育儿 | admin | 2025-05-15 | 11 阅读

  新生儿是指从出生结扎脐带后到满28天前的话产婴儿。此期是新生儿脱离母体,从宫内生活转为宫外生活的适应阶段。 新生儿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很不完善,抵抗力低,适应能力差,护理主要包括三方面,即保暖、喂养和预防感染,另外还要知道新生儿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保暖 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够完善,冬天,须防止受冷;夏天要注意通风(避免直流风)防止受热,注意供给足量的水分,保持一定湿度。最好每日给新生儿量...

阅读全文
长春至宝丹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4-30 | 10 阅读

年氏《集验良方》卷二:长春至宝丹 名称: 长春至宝丹 处方: 鹿茄茸(炙)4两,蚕蛾(炒)4两,鹿角胶(牡蛎粉炒成珠)4两,巨胜子(炒)4两,人参4两,哺退鸡蛋7个(炙黄),枸杞子(酒蒸)4两,当归(酒洗)4两,肉苁蓉(酒洗)4两,楮实子(去毛)4两,杜仲(姜汁炒)4两,牛膝(酒洗)4两,金樱子(炒)4两,巴戟(酒浸)4两,锁阳(酥炙)4两,葱子4两,韭子(炒)4两,故纸(炒)4两,熟地8...

阅读全文
虫鱼部
千金翼方 | admin | 2025-05-26 | 9 阅读

七十一味 论一首  石蜜 味甘,平,微温,无毒。主心腹邪气,诸惊痫 ,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养脾气,除心烦,食饮不下,止肠 ,肌中疼痛,口疮,明耳目。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延年神仙。一名石饴。生武都山谷、河源山谷及诸山石中,色白如膏者良。  蜜蜡 味甘,微温,无毒。主下痢脓血,补中,续绝伤金疮,益气不饥,耐老。  白蜡 疗久泻 ,后重,见白脓,补绝伤,利小儿。久服轻身...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