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虚脱" 的结果

找到 321 条相关结果

中医脐疗的产生于发展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6-04 | 23 阅读

脐,中医称之为神阙,为全身真气所系,内连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通过神阙可补虚泻实,通条气机,培补正气,调节脏腑阴阳,在此基础上中医学创出了脐疗。 最早的脐疗是用手掌心或温热的物体敷熨脐,以此来治疗寒凝内积或饮食积滞之腹痛。随着中医学发展,开始用药物敷脐来治疗疾病,如用一些补脾益气、养心安神的药物敷脐治疗不寐、自汗、盗汗等,取得了显著疗效。灸法和脐疗的结合推动了脐疗的发展,如隔盐灸就是一个...

阅读全文
百病足疗之喘证
中医足疗 | admin | 2025-05-27 | 22 阅读

喘证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鼻冀扁动为特征,常为某些急慢性疾病的主要症状,甚者喘促严重、持续不解,可发生虚脱。现代医学的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肺结核、硅沉着病(矽肺)以及癔症等均属喘证范畴。 麻黄汤 组成:麻茸80克,生姜、葱白、吴茱萸,白芷各30克,地龙、紫苏子各40克。 用法:将上药放入锅中,加清水400毫升,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约200毫升,放...

阅读全文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二
膏药制作 | admin | 2025-05-26 | 21 阅读

大黄 别名:西大黄、将军、锦军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 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 的干燥根及根茎。 原植物形态:为多年生高大草本。根茎肥厚。茎直立。瘦果3棱形。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胃、脾、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具有泻热通便功效,用于胃肠实热积滞...

阅读全文
血脱气脱
病因病机 | admin | 2025-05-22 | 21 阅读

【血脱气脱】指出血过多阳气虚脱的病理。气和血是相生相成,互相依附的。血脱,是指出血过多。出血过多使气失依附,而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六脉微细等气虚欲脱症状。相当于出血性休克,治疗应根据血脱先益气的原则,急宜补气以固脱。...

阅读全文
眼针的禁忌证
眼针 | admin | 2025-05-30 | 20 阅读

1)患者在过度饥饿、暴饮暴食、醉酒后及精神过度紧张时,禁止针刺。 2)患有严重的过敏性、感染性皮肤病者,以及患有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者,禁止针刺。 3)对于儿童、破伤风、癫痫发作期、躁狂型精神分裂症发作期、病势垂危抢救期间、气血虚脱己见绝脉者等,忌用本法。 4)对震颤不止、躁动不安、眼睑肥厚者慎用本法。...

阅读全文
崩漏头针疗法
头针 | admin | 2025-05-13 | 19 阅读

女性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断者,称为“崩漏”。突然出血、来势急骤、血狱多者为“崩”,又称“崩中”;淋漓下血、来势缓慢、血量少者为“漏”,又称“漏下”。二者常交替出现,故概称“崩漏”。 病因:本病主要是冲任损伤,不能固摄,以致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常见病因有血热、血瘀、肾虚、脾虚等。热伤冲任、迫血妄行,脾气虚弱、统摄无权,肾阳亏损、失于封藏,瘀血阻滞、血不归经,均可致冲任不固。 病机:...

阅读全文
肉桂鸡肝养生介绍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2 | 19 阅读

中医认为,鸡肝能补肝肾,治肝虚目暗、小儿疳积、妇人胎漏。肉桂能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脾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下面向大家介绍肉桂鸡肝的做法。 主料:鸡肝300克。 配料:肉桂5克。 调料:盐,姜,葱,料酒。 制作:将肉桂洗净,雄鸡肝洗净,切片,同放入砂锅内,加入葱、姜、盐、料酒、清水适量。将砂锅置盛有水的锅中,隔...

阅读全文
车前子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4-26 | 19 阅读

《中国药典》:车前子 实际拼音: Chē Qián Zǐ 英文名: SEMEN PLANTAGINIS 来源: 本品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 或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不规则长圆形或三角状长圆形,略扁,长约2mm,宽...

阅读全文
脉象之缓、洪、细、促、结、代
中医切诊 | admin | 2025-06-02 | 18 阅读

缓脉 一息四至,不快不慢,不强不弱,脉来和缓,脉的硬度、张力适中,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见于健康人。病脉则见于气机为湿所困之湿证,或病后复元。 洪脉(附大脉) 脉形洪大,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形宽,波动大。主热证,阳热亢盛。常见于高热病人。 大脉:脉形大而无来盛去衰之势,多是病势进展之象,所谓大则病进(大而有力),也主正虚(大而无力)。 细脉(小脉) 脉形细如线,脉形窄,波动小。主虚...

阅读全文
夏季药浴正当时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6 | 18 阅读

药浴法是中医外治法之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清朝外治大家吴尚先在《外治医说》中将药浴细分为洗、沐、浴、浸、浇、喷等,认为内、外、妇、儿、五官科之疾,皆可用此法。 炎炎盛夏,暑气逼人,痛痛快快地洗个澡,顿感神清气爽。如能在水中加一些药物,不但让人更觉浑身凉爽,还能健身美容、消暑祛热。 对证选用:药浴用药与内服药一样,亦需遵循处方原则,辨病辨证选药。煎药和洗浴的具体方法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