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蓝叶" 的结果

找到 98 条相关结果

南板蓝叶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26 阅读

《中华本草》:南板蓝叶 出处: 南板蓝叶历代本草未见收载。但陶弘景在《别录》中记载:"(蓝实)其茎叶可以染青,生河内。"又说"此即今染(纟禁)碧所用者,以尖叶者为胜"。这里的尖叶者即为本种。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中图蓝二,据其形态特征亦与本种一致。 实际拼音: Nán Bǎn Lán Yè 别名: 蓝靛叶、靛叶、大青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阅读全文
参麻汤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3 | 18 阅读

《圣济总录》卷二十八:参麻汤 名称: 参麻汤 处方: 玄参1两,升麻3分,犀角(镑)半两,干蓝叶1两,甘草(炙,锉)3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热病生豌豆疮并疱疮,烦闷昏迷。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葱白3寸,豉100粒,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1日2次。 ...

阅读全文
碧雪煎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2 | 17 阅读

《圣惠》卷九十五:碧雪煎 名称: 碧雪煎 处方: 大青3两,吴蓝叶2两,竹茹3两,麦门冬2两(去心),子芩2两,甘草3两(生用),枳壳3两(去瓤),地骨皮3两,龙胆3两(去芦头),犀角屑2两,玄参3两,赤茯苓2两,川升麻2两,羚羊角犀2两,上细锉,以水2斗,煮至1斗,去滓澄清。龙齿2两(细研),牛黄2两(细研),麝香1两(细研),青黛5两(细研),朴消10斤(炼过者)。 制法: 将煎药...

阅读全文
南板蓝根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9 | 16 阅读

《中国药典》:南板蓝根 英文名: 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 别名: 大蓝根、大青根 来源: 本品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ek. 的干燥根茎及根。夏、秋两季采挖,除去地上茎,洗净、晒干。 性状: 本品根茎呈类圆形,多弯曲,有分枝,长10~30cm,直径0.1~1cm。表面...

阅读全文
大青叶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4-26 | 16 阅读

《中国药典》:大青叶 实际拼音: Dà Qīnɡ Yè 英文名: FOLIUM ISATIDIS 来源: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干燥叶。夏、秋二季分2~3次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本品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长椭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5~20cm,宽2~6cm;上表面暗灰绿色,有的可见色较深稍...

阅读全文
外科• 翻花疮 流注 瘭痼 暑热疮 痱痤疮 寒冷疮 冻疮 手足皲 蜗疮 疹疮 浸淫疮 白蛇缠 ...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28 | 15 阅读

翻花疮因疮将敛,元气虚弱,肝火血燥生风。翻出一肉突如菌;大小长短不一,或如蛇形,长数寸者,用雄黄末敷之。内服补养脾胃药,十全大补汤,或八物汤倍参、 、归、术。出血,乃肝不能藏、脾不能约也,补中益气汤加五味子、麦门冬,或肾气丸。有怒火者,八味逍遥散。若用风药,速其亡也,汗多必然发 ,危哉!外涂藜芦膏要匀。藜芦一味为末,猪油调涂,周日一易。须候元气渐复,脓毒将尽时涂之,则 肉自入,不然,虽入复出。若误...

阅读全文
黄芩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6 | 15 阅读

《伤寒论》:黄芩汤 名称: 黄芩汤 别名: 黄芩芍药汤(《痘疹世医心法》卷十一)。 处方: 黄芩6克 芍药6克 甘草6克 大枣12枚 功能主治: 清热止利,和中止痛。治伤寒,太阳与少阳合病,身热口苦,腹痛下利。 用法用量: 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二服。 备注: 方中黄芩苦寒,清热止利;芍药味酸,敛阴和营止痛;甘草、大枣和中缓急。诸药合用,共奏清热...

阅读全文
大黄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4-22 | 15 阅读

《外台秘要》卷四引《集验方》:大黄散 名称: 大黄散 处方: 大黄120克 黄连120克 黄芩120克 制法: 上三味,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 主黄疸,身体面目皆黄。 用法用量: 先食服3克,一日三次。亦可为丸服。 《圣济总录》卷一○六:大黄散 名称: 大黄散 处方: 川大黄(锉碎,炒),黄连11两,羖羊角屑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肝肺大热,...

阅读全文
外科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5-31 | 14 阅读

仙方活命饮:(一)治一切疮疡,不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此止痛消毒之圣药也。穿山甲(蛤粉炒黄) 白芷 防风 天花粉 赤芍药 归尾 乳香 没药 贝母 皂刺甘草(各二钱) 金银花 陈皮(各三钱)酒一碗,煎数沸。温服。托里消毒散:(二)治疮疽元气虚弱,或行攻伐不能溃散,服之未成即消,已成即溃,腐肉即去,新肉即生。若腐肉既溃而新肉不能收敛,属气虚者,四君子汤为主;属血虚者,四物汤为主;气血俱虚者,十全大...

阅读全文
蓼大青叶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14 阅读

《中国药典》:蓼大青叶 英文名: FOLIUM POLYGONI TINCTORII 来源: 本品为蓼科植物蓼蓝 Polygonum tinctorium Ait.的干燥叶。夏、秋二季枝叶茂盛时采收两次,除去茎枝及杂质,干燥。 性状: 本品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形,长3~8cm,宽2~5cm。蓝绿色或黑蓝色,先端钝,基部渐狭,全缘。叶脉浅黄棕色,于下表面略突起。叶柄扁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