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药谱" 的结果

找到 40 条相关结果

唐代文人笔下的本草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0 | 23 阅读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科技文化昌盛,中外医学交流繁荣的年代,又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岁月,众多的文学家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精美诗篇和鸿文巨著。他们的作品除了文学外,常常涉及到医学理论、养生学、本草学等内容。这些文医并茂的科学文化资料,对中医学的传承,起了很好的作用。兹将由唐代文化名人编撰的本草书籍作一简介。 广文馆博士的《胡本草》 郑虔,字弱齐,唐天宝初,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官任协律郎,迁广文...

阅读全文
重五位一体理论的侗医药
其他民族医药 | admin | 2025-05-27 | 22 阅读

侗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湘黔桂三省交界毗邻地带的武陵、雪峰山区。侗医药学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同疾病做斗争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侗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与其他民族医药相比具有本民族鲜明的特点。 特色理论 侗医五位一体的医学理论 侗医五位一体是指天、地、气、水、人五者之间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

阅读全文
少林药局八百年禅医文化济天下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9 | 20 阅读

佛门医宗源流 少林禅医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祖释迦牟尼亦称“大医王”,其曾历经4年开示佛教医疗体系,治病疗伤,弘扬佛法。传统佛教经典云:“菩萨学处,当在五明学处。”此五明即为:因明、声明、医方明、工巧明、内明。“医方明”包括医学、药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问,既有身药、物药,又有心药、法药。除了讲究医术之外,更重视医德,以救度众生为本。 少林寺建寺于公元485年,而少林禅医药学则有上千年的历...

阅读全文
川乌头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02 | 20 阅读

《中药大辞典》:川乌头 出处: 侯宁极《药谱》 实际拼音: Chuān Wū Tóu 别名: 川乌(《金匮要略》)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的块根。夏至至小暑间挖出全株,除去地上部茎叶,然后将子根摘下,与母根分开,抖净泥土,晒干。 原形态: 乌头(《本经》) 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块根通常2个连生,纺锤形至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栽培品的侧根(子根)甚肥大,直径...

阅读全文
诗词中的安徽道地药材及其药用价值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6 | 17 阅读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这首《虞美人·赋虞美人草》是辛弃疾的作品,描写了发生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沱河北)的霸王别姬的凄美爱情故事。灵璧县有虞姬村、虞姬墓。后来,在虞姬墓长出了一种美艳花草,人们称之为“虞美人”,词牌《虞美人》因之而来。 安徽自古以来便是医药圣地。神医华佗是安徽亳州人。著...

阅读全文
草乌头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5 | 16 阅读

《中药大辞典》:草乌头 出处: 侯宁极《药谱》 实际拼音: Cǎo Wū Tóu 别名: 堇(《庄子》),芨(《尔雅》),乌头、乌喙、奚毒(《本经》),鸡毒(《淮南子》),茛、千秋、毒公、果负、耿子、帝秋(《吴普本草》),独白草(《续汉书》),土附子(《日华子本草》),草乌(《圣济总录》),竹节乌头、金鸦(《纲目》),断肠草(《新疆药材》)。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野生种)、北...

阅读全文
橘皮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4-26 | 16 阅读

《中药大辞典》:橘皮 出处: 《本经》 实际拼音: Jú Pí 别名: 陈皮(孟诜),贵老(侯宁极《药谱》),黄橘皮(《鸡峰普济方》),红皮(《汤液本草》)。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10月以后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晒干。 生境分布: 主产四川、浙江、福建。此外,江西、湖南等地亦产。 性状: 完整的果皮常剖成4瓣,每瓣多呈椭圆形,在果柄处连在...

阅读全文
医理独特的羌医药
其他民族医药 | admin | 2025-05-22 | 15 阅读

羌族多数居住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或半高山地带,境内峰峦重叠、河川纵横、地形复杂、海拔悬殊、气候多变,地理条件和气候的差异极为明显,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 历史沿革 羌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燧人氏部落祖居昆仑山,为古羌戎的一支,发祥于青藏高原羌塘地区,公元前2万8千到公元前10万年之间。司马迁《史记》中说:“禹生于石纽,兴于西羌”,大禹治水出西羌,分九州定中原,在茂汶、北川与石纽山相连...

阅读全文
大腹皮的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 | admin | 2025-05-20 | 15 阅读

大腹皮又名槟榔皮、槟榔衣、大腹绒。载侯宁极《药谱》。系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果皮。冬季至次春采收未成熟的果实,煮后干燥,纵剖两瓣,剥取果皮,习称“大腹皮”;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煮后干燥,剥取果皮,打松,晒干,习称“大腹毛”。 【炮制方法】1.大腹皮《本草害利》:“去子洗净如绒用。”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干燥,碾松,去硬皮,切段,筛去灰屑。 2.制大腹皮...

阅读全文
威灵仙的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 | admin | 2025-06-02 | 14 阅读

威灵仙又名灵仙、能消。载侯宁极《药谱》。系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棉团铁线莲C.hexapetala Pall.或东北铁线莲C.manshurica Rupr.的干燥根及根茎。秋季采挖,除去茎叶、须根及泥沙,干燥。 【炮制方法】1.威灵仙《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去土。”《太平圣惠方》:“煖水浸过,削取其背不用,其根冷水淘三五度令净,暴干捣细罗末。”《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