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草类" 的结果

找到 181 条相关结果

中药的起源与发展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9 | 35 阅读

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文学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本...

阅读全文
春夏之交天多变,美容养颜调“肺、肝”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9 | 23 阅读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芬芳竞艳。这个时节天气忽冷忽热,阴晴风雨无常,使人容易感到情绪紧张、烦闷不舒,加之季节性过敏和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各类皮肤疾病也纷至沓来,很多人的皮肤,尤其是面部,麻烦不断,令人痛苦不堪。因此这个时期,皮肤保养尤为重要。此时易发的皮肤病主要有痤疮、黄褐斑、风疹、湿疹、荨麻疹、真菌性皮肤病等。 中医理论认为,皮肤主要与“肝”、“肺”最为密切。 “肺”总司全身皮肤:中医将体表...

阅读全文
春夏之交天多变,美容养颜调“肺、肝”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9 | 22 阅读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芬芳竞艳。这个时节天气忽冷忽热,阴晴风雨无常,使人容易感到情绪紧张、烦闷不舒,加之季节性过敏和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各类皮肤疾病也纷至沓来,很多人的皮肤,尤其是面部,麻烦不断,令人痛苦不堪。因此这个时期,皮肤保养尤为重要。此时易发的皮肤病主要有痤疮、黄褐斑、风疹、湿疹、荨麻疹、真菌性皮肤病等。 中医理论认为,皮肤主要与“肝”、“肺”最为密切。 “肺”总司全身皮肤:中医将体表...

阅读全文
江蓠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4-30 | 22 阅读

《中华本草》:江蓠 出处: 江蓠又名龙须菜。 1.《纲目》菜部云:“龙须菜,生东南海边石上,丛生,无枝叶,状如柳根须,长者尺余,白色,以醋浸食之,和肉蒸食亦佳。”2.《漳浦县志》:“海菜,生海中沙地,长如线,色微红。”以上所述,从其生境、形态考证,其原植物似为江蓠属植物。 实际拼音: Jiānɡ Lí 别名: 龙须菜、海菜、线菜、海粉干、海面线、竹筒菜、蚝菜、发菜、粉菜 来源: ...

阅读全文
瑶医的特殊病因包括哪些?
瑶医 | admin | 2025-05-27 | 20 阅读

(一)痧气 痧气是瑶族地区一类常见病因,易感于夏秋季节。痧气包括两种,一种是有传染性的,另一种是非传染性的,传染性痧气指感受秽浊不正之气或暑浊之气,而非传染性痧气指感受的暑湿之气。 人体于夏秋二季感受传染性痧气以后常自觉身体酸累疼痛,或胸闷腹痛,或呕吐腹泻等,严重者还会有神志不清等临床表现。感触秽浊不正之气可致腹痛、吐泻,表现为先发吐泻后见腹痛;感受暑浊之气,则先发心腹绞痛而后见吐泻;心昏闷,痧...

阅读全文
羊脑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19 阅读

《中药大辞典》:羊脑 出处: 《千金·食治》 实际拼音: Yánɡ Nǎo 来源: 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脑髓。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化学成分: 每100克约含水分76克,蛋白质11克,脂防11.4克,灰分1.6克;钙21毫克,磷358毫克,铁6.7毫克,硫胺素0.14毫克,核黄素0.27毫克,尼克酸3.5毫克。 新鲜羊脑,含有丰富的抗坏血酸。脂肪中包括多种物质,...

阅读全文
羊靥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4-22 | 19 阅读

《中药大辞典》:羊靥 出处: 《纲目》 实际拼音: Yánɡ Yè 来源: 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甲状腺体。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羊肉"条。 化学成分: 参见"牛靥"条。 性味: 《纲目》:"甘淡,温,无毒。" 功能主治: 《纲目》:"治气瘿。" 复方: ①治气瘿气,胸膈满塞,咽喉项颈渐粗:昆布二两(洗去咸汁),通草一两,羊靥二具(炙),海蛤一两(研),马尾海藻一...

阅读全文
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的施肥技术
中药种贮 | admin | 2025-05-27 | 18 阅读

肥料是药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对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起着主导作用,但必须注意合理施用,不能沿用其他农作物的施肥方法进行套用或滥施。现根据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生产(GAP)有关规定,归纳以下几点,供广大药农在生产时参考。 一、根据中药材的品种特性施肥 一般对于多年生,特别是根类和地下茎类的药用植物,如玉竹、白芍等,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每亩增施钙镁磷肥50-70kg,增施...

阅读全文
从一副对联说中医人座右铭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6 | 18 阅读

看阶前草绿苔青,无非生意; 听墙外鹃啼雀噪,恐有冤魂。 上为清代一巡抚在职内撰的一副楹联,见载于清人笔记《藤阴杂记》卷一中。作者徐士林(1684~1741年),字式儒,山东文登人,号雨峰,晚属岊(音同杰)山老人,是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名臣循吏。晚清鸿儒俞曲园樾曾亲见此联,当时不知何人所题,“叹为仁人之言”(见《春在堂随笔》),与《藤阴》著者吟梅居士戴璐的赞言“仁人之言,历久未沫”正同。 医...

阅读全文
中医古籍影印整理出版事业70年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2 | 18 阅读

中医古籍中蕴含有大量防病治病的理论与经验,是中医学术传承的重要载体。影印出版古籍作为最大程度保持原貌的抢救、保护与整理古籍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实现古籍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能使珍稀的孤本善本化身千百、典藏传承,并且可以扩大流通,促进传播和利用。 简要梳理新中国70年中医古籍影印整理出版事业,回顾与总结70年来中医古籍传承与保护的成绩,以期为今后的中医文献整理和出版工作提供借鉴。 新中国成立后的起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