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茜根" 的结果

找到 162 条相关结果

羚羊角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6 | 20 阅读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羚羊角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处方: 羚羊角屑、桂心、茯神、麻黄(去根节)、葛根、附子(炮裂.去皮脐)、当归(炒)、酸枣仁、五加皮,各一两。升麻、枳壳(麸炒)、独活,各一两半。 功能主治: 治风痱,筋脉缓弱,言语蹇涩。 用法用量: 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时服。 《圣惠》卷三十二:羚羊角散 名称: 羚羊角散 处方: 羚...

阅读全文
龙骨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4 | 20 阅读

《外台秘要》卷三十三引《广济方》:龙骨散 名称: 龙骨散 处方: 当归 白龙骨 干地黄各60克 地榆 阿胶 芍药 干姜各45克 熟艾30克 牛角鳃75克(炙令黄)蒲黄37.5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妊娠,因外伤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 食前粥饮调下6克。 备注: 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三补。 《圣惠》卷五十九:龙骨散 名称: 龙骨散...

阅读全文
斑疹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09 | 18 阅读

脉多沉伏。或细而散。或绝无。滑伯仁曰。脉者血之波澜。故发斑者。血散于肌肤。故脉伏。脉阳浮而数。阴实而大。火盛在表。故阳脉浮数。下焦实热。故阴脉实大。夫斑。有色点而无头粒者是也。疹浮小有头粒者。随出随收。收则又出者是也。非若斑之无头粒者。当明辨之。若斑发赤红。为胃热。若紫而不赤者。为热甚。如紫黑者。为胃烂。故赤者半生半死。黑色者九死一生。大抵鲜红起发稀朗者吉。紫黑者难治。杂黑斑烂者死也。凡斑欲出未出...

阅读全文
果部
本草纲目 | admin | 2025-06-08 | 16 阅读

 李 「气味」果实:苦、酸、微温、无毒。核仁:苦、平、无毒。根白皮(树皮刮去外层皱皮后炙黄入药):大寒、无「主治」果实:肝病人宜食。核仁:利小肠,下水气,消浮肿。根白皮:煮汁服,止消渴,治赤白痢及赤白带;煎水含漱,治齿痛。  杏 「释名」甜梅。「气味」(核仁)甘、苦、温、冷、利,有小毒。「主治」1、咳嗽寒热。用杏仁半两,去皮尖,在童便中浸七日,取出,温水淘洗,研如泥,加童便三升煎如膏。每服一钱,熟...

阅读全文
草部(三)
本草纲目 | admin | 2025-05-24 | 16 阅读

 附子 「释名」其母名曰乌头。「气味」辛、温、有大毒。「主治」1、少阴伤寒(初得二、三日,脉微细,但昏昏欲睡,小便白色)。用麻黄(去节)二两、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水七升。先煮麻黄去沫,再加入其余二药,煮汁成三升,分作三次服下。令病人发微汗。引方名“麻黄附子甘草汤”。2、少阴发热(少阴病初得,反发热而脉沉)。用麻黄(去节)二两、附子(炮)去皮一枚、细辛二两,水一斗。先煮麻黄去沫,再...

阅读全文
铅霜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0 | 16 阅读

《中药大辞典》:铅霜 出处: 《日华子本草》 实际拼音: Qiān Shuānɡ 别名: 铅白霜(《本草图经》)。 来源: 为用铅加工制成的醋酸铅。 制法: 将醋酸置磁皿中,投入氧化铅,搅匀,加微温溶解后,乘温过滤,放冷,即析出醋酸铅结晶。然后置于漏斗上,滴去液分,再布于纸上,在常温中干燥之。如欲精制,可将此粗制品溶于同容量的沸汤中,加稀醋酸少许,乘温过滤,放冷结晶,即得纯净的...

阅读全文
槐子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4-30 | 16 阅读

《眼科金镜》卷四:槐子丸 名称: 槐子丸 处方: 白蒺藜(炒,去刺)车前子 牛蒡子 茺蔚子各30克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治肝虚风邪所致目偏视。 用法用量: 每服40~50丸,空腹时用白滚汤送下。 《圣惠》卷九十二:槐子丸 名称: 槐子丸 处方: 槐子1两(微炒),黄芩1两,榼藤子2枚(去壳,炙令黄)。 制法:...

阅读全文
杂病用药赋(六)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24 | 15 阅读

诸咳因风寒,华盖三奇或熏;诸咳丸 陈皮、百药煎、枳壳、半夏曲、诃子、知母各等分,姜汁入蜜为丸,白汤下。诸咳通用,伤风咳甚发表后,以此断根尤妙。华盖散 苏子、赤茯苓、陈皮、桑白皮、麻黄、杏仁各一钱,甘草五分,水煎温服。治肺感风邪,咳嗽上气,胸膈烦满,项背拘急,头目昏眩,鼻塞声重,痰气不利。加减三奇汤 桔梗、陈皮、青皮、人参、紫苏、桑白皮、甘草各五分,半夏七分,杏仁三分,五味子四分,姜煎。治咳喘胸满。...

阅读全文
理血膏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8 | 15 阅读

《理瀹》:理血膏 名称: 理血膏 处方: 党参1两,丹参1两,黄耆1两,生地1两,熟地1两,当归1两,川芎1两,白芍1两,赤芍1两,白术1两,天冬1两,麦冬1两,柏子仁1两,枣仁1两,远志1两,五味1两,丹皮1两,地骨皮1两,龟版1两,鳖甲1两,柏叶1两,知母1两,贝母1两,半夏1两,橘红1两,胆星1两,羌活1两,防风1两,连翘1两,荆穗1两,炒白芷1两,桔梗1两,柴胡1两,苍术1两,香附...

阅读全文
茜草根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4-30 | 15 阅读

《中药大辞典》:茜草根 出处: 《本经》·原作茜根 实际拼音: Qiàn Cǎo Gēn 别名: 血见愁(《土宿本草》),过山龙(《格致余论》),地苏木、活血丹(《纲目拾遗》),红龙须根(《贵州民间方药集》),沙茜秧根(《河南中药手册》),五爪龙、满江红、九龙根(《江苏植药志》),红棵子根、小孩拳、娃娃拳、拉拉秧子根(《山东中药》),小活血龙(《浙江民间草药》),土丹参、四方红根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