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茅香" 的结果

找到 68 条相关结果

茅香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22 阅读

《中药大辞典》:小茅香 出处: 《分类草药性》 实际拼音: Xiǎo Máo Xiānɡ 别名: 山白芷、土白芷(《生草药性备要》),黑骨风(《昆明药植调查报告》),寻骨风、铁杆香(《四川中药志》),白牛胆根(《泉州本草》)。 来源: 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根。立夏后采挖。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白牛胆"条。 生境分布: 产四川、广东、云南、福建、湖南等地。 性状: 根长约...

阅读全文
“茅台酒”的由来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6-02 | 18 阅读

茅台酒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名酒之一,它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也是中国的国酒,拥有悠久的历史。关于“茅台酒”由来的传说,据说,与一位仙女有关。 一、茅台酒传说 千年前,赤水河畔的茅台村,才十几户人家,人们的酿酒的技术很平常。 有一年腊月,下了很大一场雪。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姑娘走到了村里,一对老夫妇看她可怜,就好心收留了她,看她冷的厉害,就把自己酿的酒拿出来给姑娘喝,姑...

阅读全文
古人用“中药浆糊”装裱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6 | 18 阅读

有些名贵的古籍和佛寺藏经能够历经千百年始终保持着虫不蛀、鼠不咬、不发霉、不脱胶的面貌。这在世界各国也是奇迹,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书画卷轴裱褙工作不仅在工艺操作方面达到了精湛高超的水平,而且还具备了防蠹、防霉、防湿等一系列独特的作用。对此,元代的《秘书监志》中有一段记载,给我们提供了一点线索。 据载,当时有一位名叫焦庆安的宫廷裱褙工人,为了要配制裱褙书画卷轴的特殊浆糊,专门向秘书监开了一张...

阅读全文
茅香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17 阅读

《中药大辞典》:茅香花 出处: 《开宝本草》 实际拼音: Máo Xiānɡ Huā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茅香的花序。夏季采集。 原形态: 茅香(《本草拾遗》),又名:香麻(《本草图经》),香茅(《纲目》),香草。 多年生草本。根茎细长,黄色;秆直立,无毛,高50~60厘米,具3~4节,上部长,裸露。叶鞘松弛,无毛,长于节间;叶舌透明,膜质,长2~5毫米,先端啮蚀状;叶片披针形,质...

阅读全文
藿香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0 | 17 阅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散 名称: 藿香散 处方: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甘草(炙)、半夏(切作四片.姜汁浸一宿.以粟炒黄)、藿香叶,各一两;陈皮(去白)半两。 炮制: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温脾胃,化痰饮,消宿冷,止呕吐。治胸膈痞满,腹胁胀痛,短气噎闷,咳呕痰水,噎醋吞酸,哕逆恶心,及治山岚瘴气。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一枚,同煎七分,去滓,热...

阅读全文
大黑虎丹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4-23 | 17 阅读

《圣惠》卷三十一:大黑虎丹 名称: 大黑虎丹 处方: 蛤蚧3对(微炒),虾蟆1枚(涂酥炙令赤),丹砂5铢(细研),金箔5片(研),银箔5片(研),白鲜皮3钱,苦参3钱,蛇蜕皮1两(微炙),白狗粪1分(微炒),皮巾子6钱(3年者,炙令黄),金刚子3钱,乌驴蹄3钱(炙黄),硫黄1钱(细研),雄黄1分(细研),天灵盖1分(涂酥炙令微赤),麝香1两(细研),沉香1分,甲香3铢(微炙),乳香3钱,夜...

阅读全文
香身美体方
中医美容 | admin | 2025-05-30 | 16 阅读

中医学认为,平素嗜食肥甘厚味、油腻酒酪等,致使湿热蕴郁于内;或由于天暑衣厚,久不洗浴,使津液失于循行畅达,以致湿热污垢酿成秽浊之气,熏蒸于体肤之外。过度肥胖或消瘦影响人体的形体美,而二者常见的病因不外饮食失节,久坐少动,先天禀赋,肝气郁滞;脾胃气虚,虫积腹痛,肺肾阴虚,胃热炽盛等。故临床常辨证施治,可收到较好疗效。下述诸方,可供参考选用。 1.香粉方 白附子(生用)、茯苓、白术、白芷、白檀香、白蔹...

阅读全文
豆蔻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2 | 15 阅读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豆蔻散 名称: 豆蔻散 处方: 肉豆蔻(去壳,炮)5枚 甘草(炙,锉)30克 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45克 制法: 上三味药,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 温中燥湿。主脾胃伤湿,濡泻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克,米饮或汤调下,空腹时温服。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豆蔻散 名称: 豆蔻散 处方: 肉豆蔻(去壳)1枚,青橘皮(汤去白,焙)半分,木香1分,...

阅读全文
外科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5-31 | 14 阅读

仙方活命饮:(一)治一切疮疡,不成脓者内消,已成脓者即溃,此止痛消毒之圣药也。穿山甲(蛤粉炒黄) 白芷 防风 天花粉 赤芍药 归尾 乳香 没药 贝母 皂刺甘草(各二钱) 金银花 陈皮(各三钱)酒一碗,煎数沸。温服。托里消毒散:(二)治疮疽元气虚弱,或行攻伐不能溃散,服之未成即消,已成即溃,腐肉即去,新肉即生。若腐肉既溃而新肉不能收敛,属气虚者,四君子汤为主;属血虚者,四物汤为主;气血俱虚者,十全大...

阅读全文
丁香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1 | 14 阅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丁香散 名称: 丁香散 处方: 人参半两,丁香、藿香叶,各一分。 炮制: 上件同杵,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胃虚气逆,呕吐不定,精神羸困,霍乱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水半盏,煎五、七沸,入乳汁少许,去滓,稍热服,不拘时服。 《圣惠》卷十八:丁香散 名称: 丁香散 处方: 丁香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