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苏方木" 的结果

找到 15 条相关结果

苏方木
雷公炮炙论 | admin | 2025-06-12 | 20 阅读

雷公云∶凡使,去上粗皮并节了。若有中心文?如紫角者,号曰木中尊色,其效倍常百等。凡修事,须细锉了,重捣,拌细条梅枝蒸,从巳至申,出,阴干用。   ...

阅读全文
草部(一)
本草纲目 | admin | 2025-05-31 | 15 阅读

 甘草 「释名」亦名蜜甘、蜜草、美草、草、灵通、国老。「气味」(根)甘、平、无毒。「主治」1、伤寒咽痛(少阴症)。用甘草二两,蜜水灸过,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一天服两次。此方名“甘草汤”。2、肺热喉痛(有灸热)。用炒甘草二两、桔梗(淘米水浸一夜)一两,加入阿胶半斤。每服五钱,水煎服。3、肺痿(头昏眩,吐涎沫,小便频数,但不咳嗽)。用灸甘草四两、炮干姜二两,水三升,煮成一半,分几次服。此方...

阅读全文
壮医中的壮药资源
壮医 | admin | 2025-05-11 | 15 阅读

壮族聚居地区由于复杂而典型的地理环境加上特殊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十分丰富的药材资源。据调查,仅壮族聚居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中药品种就达4623种之多(其中植物药4064种,动物药509种,矿物药50种)在全国名列第二。其中壮医常用药达千种以上。 壮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毒药和解毒药的广泛应用,是壮医的重要诊疗特色和突出贡献,许多药物同时成为著名的中药。例如《后汉书·马援传》载:“出征交趾,土多瘴气...

阅读全文
贯众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04 | 15 阅读

《中药大辞典》:贯众 出处: 《本经》 实际拼音: Guàn Zhònɡ 别名: 萹苻、泺(《尔雅》),贯节、贯渠、百头、虎卷、扁符(《本经》),贯中、贯钟、贯来、渠母、伯芹、药渠、黄钟(《吴普本草》),伯萍、乐藻(《别录》),草鸱头(陶弘景),伯药、药藻(《经典释文》),凤尾草(《本草图经》),蕨薇菜根(《滇南本草》),黑狗脊、贯仲、管仲(《纲目》)。 来源: 主要为鳞毛蕨...

阅读全文
古今诸家散方六首
外台秘要 | admin | 2025-05-14 | 14 阅读

千金小金牙散,疗南方瘴疠疫气,脚弱风邪鬼注方。金牙(五分研) 牛黄(一分研) 天雄 萆 黄芩 蜀椒(汗) 由跋 雄黄(研)朱砂(研) 乌头 桂心 莽草(炙) 麝香(研各二分) 葳蕤 细辛 犀角(屑) 干姜(各三分) 蜈蚣(一枚长六寸者炙) 黄连(四分)上十九味治下筛为散,合牛黄麝香捣三千杵,以温酒服五钱匕,日三夜二,以知为度,以绛袋盛,男左女右,带一方寸匕,省病问孝,不避夜行,涂鼻人中,辟鬼恶毒瓦...

阅读全文
鹭鹚藤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1 | 12 阅读

《杨氏家藏方》卷四:鹭鹚藤散 名称: 鹭鹚藤散 处方: 鹭鹚花、苏方木各等分。 制法: 上(口父)咀,入淀粉少许。 功能主治: 腿膝疼痛。 用法用量: 每用1两,水5碗,煎数沸,乘热先蒸,候通手即洗。 ...

阅读全文
木部
本草纲目 | admin | 2025-05-22 | 11 阅读

 柏 「释名」侧柏。「气味」柏实:甘、平、无毒。柏叶:苦、微温、无毒。「主治」柏实:1、平肝润肾。延年壮神。用柏实晒干,去壳,研末。每服二钱,温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加松子仁等分,以松脂和丸服。又方:加菊花等分,以蜜和丸服。又方:用柏子仁二斤,研为末,泡酒中成膏,加枣肉三斤,白蜜、白术末、地黄末各一斤,捣匀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嚼一丸,一日三服。2、老人便秘。用柏子仁、松子仁、大麻仁,等分同研...

阅读全文
苏木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6 | 9 阅读

《中国药典》:苏木 实际拼音: Sū Mù 英文名: LIGNUM SAPPAN 别名: 苏方木 来源: 本品为豆科云实属植物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 的干燥心材。多于秋季采伐,除去白色边材,干燥。 性状: 本品呈长圆柱形或对剖半圆柱形,长10~100cm,直径3~12cm。表面黄红色至棕红色,具刀削痕,常见纵向裂缝。横断面略具光泽,年轮明显,有的可...

阅读全文
识别真假苏木
中药鉴别 | admin | 2025-05-15 | 9 阅读

苏木又名苏方木、棕木,为豆科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全年都可采集,除去外皮及边材,取心材晒干即可入药。其性平,味甘咸辛,入心、肝经,具有行血、破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妇人血气心腹痛、经闭、产后瘀血胀痛喘急、痢疾、破伤风、痈肿、扑损瘀滞作痛等症。《本草经疏》载:“苏方木,凡积血与夫产后血胀闷致死,无非心、肝二经为病,此药咸主入血,辛能走散,败浊瘀积之血行,则二经清宁,而诸症自愈。”市场上有以同...

阅读全文
木部下品
千金翼方 | admin | 2025-06-03 | 8 阅读

四十五味  黄环 味苦,平,有毒。主鬼毒鬼疰鬼魅,邪气在脏中,除咳逆寒热。一名凌泉,一名大就。生蜀郡山谷,三月采根,阴干。  石南 味辛苦,平,有毒。主养肾气,内伤阴衰,利筋骨皮毛,疗脚弱,五脏邪气,除热。女子不可久服,令思男,实∶杀蛊毒,破积聚,逐风痹。一名鬼目。生华阴山谷,二月四月采叶,八叶采实,阴干。  巴豆 味辛,温,生温;熟寒,有大毒。主伤寒温疟寒热,破症瘕结聚,坚积,留饮痰癖,大腹水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