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芙蓉叶" 的结果

找到 102 条相关结果

诸疮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30 | 24 阅读

一专治疔疮、发背、脑疽、乳痈疽、附骨疽、一切无头肿毒恶疮。服之便有头。不痛者服之便痛。已成者服之立愈。此乃恶疮药中至宝。病危者立效复苏。万无一失。乃家传之秘方。不可轻视。宝之宝之。飞龙夺命丹雄黄(三钱) 朱砂(二钱为衣) 轻粉(五分) 血竭(一钱) 乳香(二钱) 没药 铜绿(各二钱) 胆矾(一钱) 麝香(五分) 寒水石(一钱) 蜗牛(二十一个) 蜈蚣(一条酒浸炙黄去头足) 蟾酥(二钱干煮好酒化)上...

阅读全文
内消散
中药方剂(M-R) | admin | 2025-05-23 | 24 阅读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内消散 名称: 内消散 处方: 川大黄 黄芩 黄连(去须)黄柏 地龙(炒令黄)乳香各30克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妇人乳痈初起。 用法用量: 用生地黄汁调匀,涂于肿毒上,干即易之。不过三五度即愈。 《万病回春》卷二:内消散 名称: 内消散 处方: 陈皮 半夏(姜制)白茯苓(去皮)枳实 (去瓤,麸炒)山楂肉...

阅读全文
灸法· 定例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25 | 17 阅读

一定分寸:取本人男左、女右手中指,相屈如环,即以杆心从中节旁侧量两头横纹角,即截断为一寸。用之不误。最为的当。一点穴法。皆要平正四体。勿使歪斜。灸时恐穴不正。徒坏好肉矣。若坐卧立。并不得拳缩。坐点则坐灸。卧点则卧灸。立点则立灸。反此一动。则不得其真穴矣。然下火灸。则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多后少。先左后右。宜审用之。一论灸艾炷大小。经云。凡灸要艾根下广三分。若不及三分。使火气不得达。病不能愈则是炷欲大...

阅读全文
痈疽(二之二)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2 | 16 阅读

槐花酒  槐花四五两。炒黄。乘热入酒二杯。煎十余沸。去渣。热服。其毒即消。神效。一论痈疽发背。及一切无名肿毒疼痛。医所不识。初起壮盛人。宜用黑白牵牛各一两。捶碎。好酒一碗。煎八分。露一宿。次日温服。大便下脓血。即愈。一论初起一切恶疮肿痛。丹瘤瘰 。疔肿鱼口。五发痈疽。初觉一二日。便如伤寒。头痛烦渴。拘急恶寒。四肢沉重。恍惚闷乱。坐卧不安。皮肤壮热。大便闭结。小便赤涩等症。并治。妊娠勿服。千金消毒散...

阅读全文
保健类药茶之清热泻火茶(三)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26 | 16 阅读

1、大芷茶。 原料:大黄1g、白芷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胃除积,消肿止痛。 用途:头而、背部疮疡肿毒;便秘;头热昏痛;眉棱骨痛;鼻渊。 2、大青叶茶。 原料:大青叶5g、茉莉花茶3g。 用法:用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抗菌。 用途:热病烦渴;流感;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黄疸; 口疮;痈疸肿毒;肺炎...

阅读全文
白及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08 | 16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及 实际拼音: Bái Jí 英文名: RHIZOMA BLETILLAE 别名: 白根、地螺丝、白鸡儿、白鸡娃、连及草、羊角七 来源: 本品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b.) Reichb. f.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扁圆形,多...

阅读全文
大青叶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4-26 | 16 阅读

《中国药典》:大青叶 实际拼音: Dà Qīnɡ Yè 英文名: FOLIUM ISATIDIS 来源: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干燥叶。夏、秋二季分2~3次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本品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长椭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5~20cm,宽2~6cm;上表面暗灰绿色,有的可见色较深稍...

阅读全文
寸金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1 | 15 阅读

《普济方》卷一八九引《卫生家宝》:寸金散 名称: 寸金散 处方: 石州黄药子半两,土马鬃(墙上有者是)1分,甘草(生)1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新汲水调下。未止再服。立止。 《圣济总录》卷九十九:寸金散 名称: 寸金散 处方: 干漆不拘多少(炒令烟出)。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大人、小儿诸虫为病,及骨...

阅读全文
草乌头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5 | 15 阅读

《中药大辞典》:草乌头 出处: 侯宁极《药谱》 实际拼音: Cǎo Wū Tóu 别名: 堇(《庄子》),芨(《尔雅》),乌头、乌喙、奚毒(《本经》),鸡毒(《淮南子》),茛、千秋、毒公、果负、耿子、帝秋(《吴普本草》),独白草(《续汉书》),土附子(《日华子本草》),草乌(《圣济总录》),竹节乌头、金鸦(《纲目》),断肠草(《新疆药材》)。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野生种)、北...

阅读全文
芙蓉叶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5 | 14 阅读

《中药大辞典》:木芙蓉叶 出处: 《纲目》 实际拼音: Mù Fú Rónɡ Yè 别名: 拒霜叶(《世医得效方》),芙蓉花叶(《普济方》),铁箍散(《湖南药物志》)。 来源: 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叶片,夏、秋二季,剪下叶片,晒干。须经常复晒,存放干燥通风处。 性状: 干燥叶片,有叶柄,粗约0.3厘米,黄褐色;叶片大形,常折叠,叶面灰绿色,叶背淡绿色,脉隆起,枝灰色星状毛。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