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臁疮" 的结果

找到 285 条相关结果

诗词中的红叶及其药用价值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2 | 26 阅读

露迷衰草,疏星挂,凉蟾低下林表。素娥青女斗婵娟,正倍添凄悄。渐飒飒、丹枫撼晓,横天云浪鱼鳞小。似故人相看,又透入、清辉半饷,特地留照。 迢递望极关山,波穿千里,度日如岁难到。凤楼今夜听秋风,奈五更愁抱。想玉匣、哀弦闭了,无心重理相思调。见皓月、牵离恨,屏掩孤颦,泪流多少。 这首《霜叶飞》是周邦彦的作品,描写露迷衰草、丹枫撼晓的秋夜景象,词牌《霜叶飞》取杜诗“清霜洞庭叶,故欲别时飞”句而来。晚秋时...

阅读全文
赤芍药膏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2 | 22 阅读

《普济方》卷三一三:赤芍药膏 名称: 赤芍药膏 处方: 赤芍药5钱,蓖麻子60枚,猪麻子、巴豆60枚,当归5钱,垂柳枝7条(长3寸),黄丹4两,香油8两(冬月增油,夏月用油6两)。 功能主治: 发背,诸般恶疮,臁疮。 用法用量: 以香油煎各药,文武火三上三下,滤去滓,方入黄丹,用柳枝不住手搅,滴水中试之不散为度。摊贴患处。 ...

阅读全文
神奇的血竭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5 | 21 阅读

相传,凶恶的巨龙想要称霸世界就必须先消灭大象群,于是双方发生了激烈的厮杀,血洒大地。后来,在这悲壮的战场上,竟然长出了一种树,这种树受伤后会流出殷红的像血一样的树脂,当地人称为“龙血树”。如今这种树就长在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里,充满着神秘感。 龙血树的树干在受到损伤后,经过微生物的侵染和自然的氧化,内皮层会逐渐变红,形成树脂。将含有树脂的枝干切成小块,放入沸水中不停搅拌,经过七天七夜的熬制,最终凝...

阅读全文
杨梅树皮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20 阅读

《中药大辞典》:杨梅树皮 出处: 《纲目》 实际拼音: Yánɡ Méi Shù Pí 来源: 为杨梅科植物杨梅树皮,春初,剥取树皮。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杨梅’条。 化学成分: 含杨梅树皮甙、杨梅树皮素、大麻甙;又含鞣质。 性味: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性温,味苦辛涩,无毒。" 功能主治: 治痢疾,跌打损伤,目翳,牙痛,汤火伤,恶疮疥癞。 ①《日华子本草》:"煎汤...

阅读全文
火针疗法的进针方法
火针 | admin | 2025-05-29 | 19 阅读

(1)点刺法 点刺法即将针烧红后迅速刺入选定部位,这是常用的火针针刺方法。其他针刺方法亦是以点刺法为基础的,只是针刺深度、用针密集程度和所刺部位不同而定。当需要辨证取穴或针刺经穴、奇穴或针刺压痛点时,多采用点刺法,主要用以缓解疼痛及用于治疗脏腑疾患等全身性病证。 (2)密刺法 密刺法用火针密集刺激病灶局部的一种方法,每针之间相隔1cm左右。针刺深度以针尖透过皮肤病变组织,而刚接触...

阅读全文
轻粉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13 | 19 阅读

《中国药典》:轻粉 实际拼音: Qīnɡ Fěn 英文名: CALOMELAS 来源: 本品为氯化亚汞(Hg2Cl2)。 性状: 本品为白色有光泽的鳞片状或雪花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遇光颜色缓缓变暗。无臭,几乎无味。 鉴别: (1)本品遇氢氧化钙试液、氨试液或氢氧化钠试液,即变成黑色。 (2)取本品,加等量的无水碳酸钠,混合后,置干燥试管中,加热,即分解析出金属汞,凝集在...

阅读全文
百草霜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2 | 19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草霜 实际拼音: Bǎi Cǎo Shuānɡ 别名: 锅底灰、锅烟子 来源: 为杂草经燃烧后附于锅底或烟筒中所存的烟墨。刮下或扫下,过细筛,除净杂质。 性状: 为乌黑色粉末或结成小颗粒,手捻即为细末。质轻细,似霜,随风可以飞扬,入水则漂浮而分散。无臭,无味。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止血,止泻。用于吐血,咯血,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腹泻,...

阅读全文
独圣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0 | 19 阅读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独圣散 名称: 独圣散 处方: 黄蜀葵花(炒)30克 制法: 上一味,捣为细散。 功能主治: 利尿通淋。主沙淋,石淋。 用法用量: 每服3克,空腹时用米饮调下。 《解围元薮》卷三:独圣散 名称: 独圣散 处方: 蓖麻子肉2两(碎者不用),黄连2两。 功能主治: 鼓槌风,手指挛,瘸足,趾肿烂脱落,腿肘曲折,肿痛难忍。 用法用量: 同贮瓶内...

阅读全文
乌蔹莓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18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蔹莓 实际拼音: Wū Liǎn Méi 别名: 母猪藤、红母猪藤、五爪龙、五叶藤、五龙草 来源: 本品为葡萄科植物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 (Thunb.)Gagnep.,的全草。夏、秋采集,切段,晒干或鲜用。 性味: 苦、酸,寒。 功能主治: 解毒消肿,活血散瘀,利尿,止血。用于咽喉肿痛、目翳,咯血,血尿,痢疾;外用治痈肿,丹毒,...

阅读全文
金刚藤头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4 | 18 阅读

《中药大辞典》:金刚藤头 出处: 《四川常用中草药》 实际拼音: Jīn Gānɡ Ténɡ Tóu 别名: 铁菱角、饭巴坨、冷饭巴(《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粉菝葜的根茎和嫩叶。根茎全年可采,叶春季采,晒干。 原形态: 落叶藤状灌木。根茎块状,多横行,具膨大及坚硬的木质菱角状突起,先端具硬的细根,外表灰白色带淡黄色,剖面淡红色。茎坚硬,有倒生或平生坚硬的皮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