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膀胱经" 的结果

找到 1106 条相关结果

足太阳膀胱经(明)
穴位图谱 | admin | 2025-05-19 | 101 阅读

...

阅读全文
竹芋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21 | 45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芋 别名: 结粉、山百合 来源: 竹芋科竹芋Maranta arundinacea L.,以块茎入药。 生境分布: 广西、广东、云南。 性味: 甘、淡,凉。 功能主治: 清肺,利尿。主治肺热咳嗽,小便赤痛。 用法用量: 0.5~1两,水煎服。 《中华本草》:竹芋 出处: 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实际拼音: Zhú Yù 英文名: ...

阅读全文
中风的刮痧疗法
百病刮痧 | admin | 2025-05-28 | 32 阅读

中风包括西医所说的脑梗塞、脑出血、短暂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等。其轻行神志尚清,口眼歪斜,舌强语涩,半身不遂,多愁易怒。重者则见突然昏仆,神志不清,半身瘫痪, 口歪流涎,舌强失语,并有生命危险。 【刮痧治疗】 头颈部:全息穴区——血管舒缩区、额中带、额旁1带(右侧)、额顶带后3分之1、顶颞前斜带(对侧)。 督脉—百会至风府。 胆经——双侧风池至肩井。 背部:督脉——大椎、神道至至阳。膀胱经—双侧风门至心...

阅读全文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29 阅读

《中药大辞典》:雀 出处: 《别录》 实际拼音: Què 别名: 嘉宾(崔豹《古今注》),家雀(《普济方》),瓦雀(《滇南本草》),宾雀(《纲目》),麻禾雀(《本草述》),树麻雀、老家贼、只只(《中药志》),查母塞刀姆(朝名)。 来源: 为文鸟科动物麻雀的肉或全体。 原形态: 麻雀(《滇南本草》) 体长约12厘米。嘴粗短,圆锥状,黑色。虹膜暗红褐色。额、后颈纯栗褐色。眼下...

阅读全文
高脂血症磁圆梅针疗法
磁圆梅针 | admin | 2025-05-29 | 27 阅读

高脂血症(HLP)是指脂肪代谢或转运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值的病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直接相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脂血症的病因多由遗传基因缺陷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中医学高脂血症多属于“痰浊”、“血瘀”范畴。 叩刺部位 任脉:沿腹部正中线天突→曲骨,叩击8次,经络循行线上重点叩击中脘、关元、膻中。 手太阴肺经:沿上肢内侧部少商→尺泽,叩击8次。 手阳明大肠经:沿上肢外侧部曲池...

阅读全文
立冬养生 重在收藏与保暖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3 | 27 阅读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九个节气,今年是11月8日。中医认为,冬季是阴气极盛、万物收藏之季。就人体而言,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中医养生学家主张:冬季养生,避寒就温、歙阳护阴,以使阴阳相对平衡,身体健康。 现代医学认为,冬季的低气温环境容易诱发冠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关节炎等疾病发作。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人到了冬季病情就会逐渐加重,遇寒冷空气的刺激就会诱发急性发作。有...

阅读全文
冬季练功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2 | 26 阅读

提到冬至节气期间保健养生,除了我们要遵循的“顺应四时,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勿过饥饱;劳逸结合,勿枉作劳;精神修养,陶冶情操”之外。我们可以练几节简便易学、易练习的气功,能为您的冬至养生增添一份“动”的乐趣。 静坐 自然盘膝而坐,两眼轻闭或微露一线之光,神不外驰,两手相握放在腹前,或拇指掐住无名指的指根,其余四指握住拇指置两膝上。也可坐在沙发或木凳上练功,即采用靠坐式或平坐式的姿势练功,两手舒伸放...

阅读全文
青葙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26 阅读

《中药大辞典》:青葙 出处: 《本经》 实际拼音: Qīnɡ Xiānɡ 别名: 草蒿、萋蒿(《本经》),昆仑草(《唐本草》),野鸡冠、鸡冠苋(《纲目》),狼尾巴果、鸡冠菜、土鸡冠(《江苏植药志》),狐狸尾、指天笔(《南宁市药物志》),牛尾巴花(《山东中药》),犬尾鸡冠花(《闽东本草》)。 来源: 为苋科植物青葙的茎叶及根。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全体无毛。茎...

阅读全文
葛根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26 阅读

《中国药典》:葛根 实际拼音: Gě Gēn 英文名: RADIX PUERARIAE 别名: 葛藤、粉葛、干葛、葛麻藤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葛藤习称“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黄熏后,稍干,截段或再...

阅读全文
子午流注取穴法
子午流注针 | admin | 2025-06-04 | 25 阅读

子午流注取穴法主要包括“纳甲法”、“纳子法”和“纳络法”三种。 纳甲法 纳甲法是根据日天干开穴,天干起于甲,故称纳甲法。其原则如《针灸大成》云:“按日起时,循经寻穴,时上有穴,穴上有时。”这个原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根据时辰开穴,二要循经开穴。 (一)按时推算 根据时干支的顺序推算取穴,它的规律是阳日阳时开阳经之穴,阴日阴时开阴经之穴,这个规律是指开井穴而言的。与此同时:天干属阳主进,故天干由甲→...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