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膀胱湿热" 的结果

找到 52 条相关结果

磨盘根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06 | 24 阅读

《中药大辞典》:磨盘根 出处: 《广西中药志》 实际拼音: Mó Pán Gēn 来源: 为锦葵科植物磨盘草的根。4月采挖,晒干。 生境分布: 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 干燥根呈圆锥形,粗大,长达15厘米,径约2厘米,有分枝,表面土黄色,皮孔横列,支根痕呈点状突起。质韧,断面白色,纤维性,皮部较厚,与木部易于分离。 性味: 甘淡,凉。 ①《陆川本草》:"味淡,性凉。" ②...

阅读全文
防已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6 | 20 阅读

《中华本草》:防已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1.李当之《药录》:防己,其茎如葛蔓延,其根外白内黄,如桔梗,内有黑纹如车辐解者良。2.《别录》:防己,生汉中川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3.陶弘景:防己,今出宜都、建平,大而青白色,虚软者好,黑黯木强者不佳。 4.《唐本草》:防己,本出汉中着作车辐解,黄实而香;其青白、虚软者名木防己,都不任用,陶谓之佳者,盖未见汉中者尔。 5.《本草拾遗》:木...

阅读全文
滑石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04 | 17 阅读

《中国药典》:滑石 实际拼音: Huá Shí 英文名: TALCUM 别名: 画石 来源: 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含含水硅酸镁[Mg3(Si4O10)(OH)2]。采挖后,除去泥沙及杂石。 性状: 本品多为块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的块状。白色、黄白色或淡蓝灰色,有蜡样光泽。质软,细腻,手摸有滑润感,无吸湿性,置水中不崩散。无臭,无味。 鉴别: (1) 取本品粉...

阅读全文
立效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4-23 | 17 阅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立效散 名称: 立效散 处方: 山栀子(去皮.炒)半两,瞿麦穗一两,甘草(炙)三分。 炮制: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治下焦结热,小便黄赤,淋闭疼痛,或有血出,及大小便俱出血者,亦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五钱至七钱,水一碗,入连须葱根七个,灯心五十茎,生姜五、七片,同煎至七分,时时温服,不拘时候。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立效散 名称: 立效...

阅读全文
泻利药之防已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31 | 16 阅读

防已大苦辛寒,属泻利药。功能利水、祛风,通行经络,泻下焦血分湿热。 本品配黄芪、桂枝、白术、茯苓等,用于风水(头面,四肢浮肿,兼有恶风、骨节疼痛,脉浮)、皮水(四肢水肿明显)证。例如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白术、甘草,生姜、大枣)、防己茯苓汤(防己、黄芪,茯苓,桂枝、甘草)等。这时可适当加用麻黄、桑皮,冬瓜皮等兼以宣肺利水。配威灵仙,苡米、羌活,独活,红花,赤芍等,可用于风湿痹证的关节肿痛、肢体...

阅读全文
金铃黄柏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3 | 16 阅读

《顾松园医镜》卷十三:金铃黄柏散 名称: 金铃黄柏散 处方: 金铃子(去核)3钱,黄柏3钱,车前3钱,茯苓3钱,泽泻1钱许,川萆薢5钱,玄胡2钱,山楂2钱,青皮1钱许,橘核(炒,研)5钱。 功能主治: 清热祛湿。主诸疝病属湿热者。 用法用量: 如湿热内蕴,寒气外束者,加茴香、吴茱萸以散外寒,外煎浓紫苏汤熏洗;如坠逆气,槟榔、代赭石散瘀血,蒲黄、五灵清肝火,龙胆、黑山栀舒筋,羚羊角燥...

阅读全文
春天吃“菜药”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9 | 15 阅读

春花烂漫的季节来到了,这几天气温节节攀升,万物复苏,气候舒适,处处都是鸟语花香,公园大道旁樱花灿烂,随风飞舞,春天是个美好的时节,同样顺应时节吃一些时令菜,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一起来看看即是菜,又是药的时令菜。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建议我们“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蔬菜吃得少,很容易导致维生素A、维生素C、B2、尼克酸、叶酸、镁、钾、钙、膳食纤维等营养素摄入不足,严重者可能增加便秘、贫...

阅读全文
地肤子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4-23 | 15 阅读

《中国药典》:地肤子 实际拼音: Dì Fū Zǐ 英文名: FRUCTUS KOCHIAE 别名: 扫帚苗 来源: 本品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 (L.) Schrad.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性状: 本品呈扁球状五角星形,直径1~3mm。外被宿存花被,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周围具膜质小翅5枚,背面中心有微突...

阅读全文
治泌尿系感染方
泌尿系统偏方秘方 | admin | 2025-05-30 | 13 阅读

1.双花四草汤:金银花30克,金钱草30克,败酱草30克,鱼腥草30克,车前草30克,萹蓄10克,黄柏10克,石苇10克,甘草梢5克。水煎,每日1剂,日服2次。适用于膀胱湿热型泌尿系感染。2.二金清解汤:金钱草30克,金银花30克,乌药10克,石苇10克,车前子20克,白芍30克,滑石18克,海金沙10克,瞿麦10克,萆薢10克,白茅根30克,甘草稍3克。水煎,每日1剂,日服2次。适用于泌尿系感染...

阅读全文
瑶医学之摸手脉
瑶医 | admin | 2025-05-15 | 13 阅读

摸手脉,是瑶族古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长期流传于瑶族民间,千百年来瑶医就运用于临床辨证、推断病情,对保障瑶族劳动人民的生存与繁衍起着一定的作用,至今仍然是瑶医诊断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瑶医脉诊对内科、妇科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同时还可以对某些危重症作预后诊断。李钊东、刘杨建、赵秀英、黄秀娥等瑶医脉诊尤为精通,他们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女病人下肢腘窝内侧脉小,大部分为子宫闭塞,左右内侧一边脉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