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腹中绞痛" 的结果

找到 89 条相关结果

瑶医的特殊病因包括哪些?
瑶医 | admin | 2025-05-27 | 20 阅读

(一)痧气 痧气是瑶族地区一类常见病因,易感于夏秋季节。痧气包括两种,一种是有传染性的,另一种是非传染性的,传染性痧气指感受秽浊不正之气或暑浊之气,而非传染性痧气指感受的暑湿之气。 人体于夏秋二季感受传染性痧气以后常自觉身体酸累疼痛,或胸闷腹痛,或呕吐腹泻等,严重者还会有神志不清等临床表现。感触秽浊不正之气可致腹痛、吐泻,表现为先发吐泻后见腹痛;感受暑浊之气,则先发心腹绞痛而后见吐泻;心昏闷,痧...

阅读全文
饥不暴食 渴不狂饮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9 | 20 阅读

在《古今医案按》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叶先生名仪,尝与丹溪俱从白云许先生学。其记病云,岁癸酉秋八月,予病滞下,痛作绝不食饮,既而困惫不能起,乃以衽席及荐阙其中,而听其自下焉。”故事是说,古时有一个读书人叫叶仪,他和当时著名的医学家朱丹溪是同学。有一年农历八月,他生病患痢疾,腹中绞痛,起不了床,最后只好把床席挖一个洞,在下面放一个便桶,听任大便自下。医案中记载,朱丹溪为他诊视,处方里都是补药,而...

阅读全文
灵应痧药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3 | 17 阅读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青岛方):灵应痧药 名称: 灵应痧药 处方: 茅苍术22两,天麻25两,丁香4两2钱,麻黄27两,川军42两,甘草24两,蟾酥7两,雄黄24两,麝香2两,冰片2两。 制法: 共轧细面,水发蟾酥为丸,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中暑昏厥,呕吐泄泻,腹中绞痛,胸满腹胀。 ...

阅读全文
当归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1 | 17 阅读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归散 名称: 当归散 处方: 红蓝花、鬼箭(去中心木)、当归(去苗.炒),各一两。 炮制: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治产后败血不散,儿枕块硬,疼痛发歇,及新产乘虚,风寒内搏,恶露不快,脐腹坚胀(一本作坚痛)。 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酒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粥食前温服。 《圣惠》卷九十三:当归散 名称: 当归散 处方: 当归1两(锉,微炒...

阅读全文
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
伤寒杂病论 | admin | 2025-06-07 | 15 阅读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师曰】霍乱属太阴,霍乱必吐利,吐利不必尽霍乱。霍乱者,由寒热杂合混乱于中也。热气上逆故吐,寒气下注故利,其有饮食不节,壅滞于中上者,竟上则吐,下者,竟下则利,此名吐利,非霍乱也。【问曰】病有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非霍乱,霍乱自吐下,今恶寒,身疼,复更发热,故知非霍乱也。霍乱呕、吐、下利,无寒热,脉濡弱者,理中汤主之。  ...

阅读全文
厚朴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4 | 15 阅读

《奇效良方》卷十四:厚朴丸 名称: 厚朴丸 处方: 白龙骨 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脐)厚朴(姜制)诃子(炮,去核)肉豆蔻(面煨)陈皮各30克 制法: 上为细末,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脾肾虚寒,泄泻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鸡峰》卷十二:厚朴丸 名称: 厚朴丸 处方: 厚朴10两,白龙骨5两,诃子皮5两,附子5两...

阅读全文
阿伽陀丸主万病第二
千金翼方 | admin | 2025-06-12 | 14 阅读

主诸种病及将息服法久服益人神色无诸病方∶紫檀 小 茜根 郁金 胡椒(各五两)上五味,捣筛为末,水和纳臼中更捣一万杵,丸如小麦大,阴干,用时以水磨而用之。诸咽喉口中热疮者,以水煮升麻,取汁半合,研一丸如梧子大,旦服之,二服止。禁酒、肉、五辛,宜冷将息。诸下部及隐处有肿,以水煮牛膝、干姜等,取汁半合,研一丸如梧子大,旦服之,四服止。禁酒、肉、五辛、生冷、醋滑。诸面肿心闷因风起者,以水煮防风,取汁半合,...

阅读全文
羊脂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13 | 14 阅读

【功能主治】补虚;润燥;祛风;解毒。主虚劳赢瘦;久痢;口干便秘;肌肤皲皱;痿痹;赤丹肿毒;疮癣疮疡;烧烫伤;冻伤。 【用法用量】内服:烊化冲,30-60g ,或煮粥,或入煎剂。外用:适量,熬膏敷。 【各家论述】 1.《千金·食治》:生脂:止下痢脱肛,去风毒,妇人产后腹中绞痛。 2.《日华子本草》:治游风。 3.《纲目》:熟脂:主贼风痿痹,辟瘟气,止劳痢,润肌肤。杀虫,治疮癣。入膏药,透肌肉经络,...

阅读全文
月水不利第二
千金翼方 | admin | 2025-06-13 | 13 阅读

方三十四首治妇人月水不利,闭塞绝产十八年,服此药二十八日有子。金城太守白薇丸方白薇 细辛(各五分) 人参 杜蘅 半夏(洗) 浓朴(炙) 白僵蚕 牡蒙(各三分) 牛膝沙参 干姜(各半两) 附子(炮,一两半) 秦艽(半两) 当归(三分) 蜀椒(一两半,去目闭口者,汗) 紫菀(三分) 防风(一两半)上一十七味,捣筛炼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先食,酒服三丸,不知稍增至四五丸。此药不用长服,觉有身则止。(《崔氏》...

阅读全文
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伤寒杂病论》第二十一篇
伤寒杂病论 | admin | 2025-06-05 | 13 阅读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师曰:霍乱属太阴,霍乱必吐利,吐利不必尽霍乱。霍乱者,由寒热杂合混乱于中也。热气上逆故吐,寒气下注故利,其有饮食不节,壅滞于中上者,竟上则吐,下者,竟下则利,此名吐利,非霍乱也。问曰:病有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非霍乱,霍乱自吐下,今恶寒,身疼,复更发热,故知非霍乱也。霍乱呕、吐、下利,无寒热,脉濡弱者,理中汤主之。理中汤方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