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脾阳" 的结果

找到 327 条相关结果

《黄帝内经》中的暑天养生与防病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4 | 24 阅读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夏令三伏,自然界烈日炎炎,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机体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腠理开泄,汗液增多,加上暑气逼人,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的夏令生理特征,此时更应注意机体的调摄和保健,正确把握夏季酷暑时机,注意未病先防、冬病夏治则能达到...

阅读全文
疳积的针灸治疗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29 | 21 阅读

疳积是全身虚弱的小儿疾病。以面黄肌瘦,毛发稀疏枯焦,腹部膨隆,精神萎靡为特征。多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西医的小儿营养不良、佝偻病以及慢性腹泻、肠道寄生虫病等引起全身衰弱症状时,可参照本病。 [病因病机] 脾胃失调是疳积形成的关键。如乳食无度,饮食不节,壅滞中焦,损伤脾胃,不能消磨水谷形成积滞,导致乳食精微无从运化,脏腑肢体失养,身体日渐羸瘦,气阴耗损终成疳证。亦可因饮食不洁,感染虫疾而耗夺乳食精微...

阅读全文
中医膏药制作常用药材 二
膏药制作 | admin | 2025-05-26 | 21 阅读

大黄 别名:西大黄、将军、锦军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 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 的干燥根及根茎。 原植物形态:为多年生高大草本。根茎肥厚。茎直立。瘦果3棱形。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胃、脾、大肠、肝、心包经。 功能主治:具有泻热通便功效,用于胃肠实热积滞...

阅读全文
秋来防凉养脾胃 恬静淡然不贪嘴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3 | 21 阅读

阳历8月里包括两个节气:立秋和处暑。立秋是秋天的开始,从这天起,气温应该逐渐下降,但事实上,进入立秋后天气还是很热。不仅南方如此,就连北方地区也没有黄叶飘零的现象,只是昼夜温差加大而已。三伏中的第三伏是在立秋之后,说明立秋后还有一段高温的延续:这从处暑节气中也可以看出,“处”有止息的意思,就是说暑热的天气结束了。 木床厚褥穿软袜,早卧早起待鸡鸣 立秋过后,天气虽然炎热,但已是阳降阴生之季。...

阅读全文
辨证伤寒派倡六经定法的舒驰远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2 | 21 阅读

舒驰远,名诏,号慎斋学人,江西进贤人,活动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少好医方,但苦于难通其理,后获交喻嘉言的弟子罗子尚,得《尚论篇》,读后大有开悟,自此专以《伤寒论》为宗。主要著作有《伤寒集注》,另有《六经定法》《痢门挈纲》《女科要诀》《痘疹真诠》及短论若干,均附于《伤寒集注》之下。 舒氏竭力提倡六经辨证,强调《伤寒论》在各科临床上的普遍指导意义。他认为六经是学医的门经,不知六经不足以言医。他说:“《...

阅读全文
正确对待前列腺炎
男性保健 | admin | 2025-05-25 | 20 阅读

男性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一直以来肩负着沉重的工作负荷和生活压力。据国内外大量社会调研和医学统计显示:多方面的压力面前,越来越多的疾病正快步向男性走来,并不断地严重威胁到男士们的身心健康。关注男性健康,就不得不关注男性身体最为“脆弱”的器官——前列腺。说它“脆弱”是因为男性发生前列腺疾病的比例非常之高,临床中的患者量也相对较大。同时个别医疗机构对前列腺疾病危害的夸大宣传,也让很多男士对其过度担...

阅读全文
上睑下垂眼针疗法
眼针 | admin | 2025-05-15 | 20 阅读

上睑下垂是指上睑的提上睑肌和米勒肌功能不全或丧失,导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轻者不遮盖瞳孔,但是影响外观。重者部分或全部遮盖瞳孔,影响视功能。平视时,上睑缘遮盖角膜上部超过角膜的1/5,即为上睑下垂。临床可分为先天性上睑下垂和后天性上睑下垂。先天性者主要由于动眼神经核或提上睑肌发育不良,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后天性者由于动眼神经麻痹、提上睑肌损伤、交感神经疾病、重症肌无力及机械性开睑运动障碍等所致。...

阅读全文
厚朴草果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2 | 20 阅读

《温病条辨》卷二:厚朴草果汤 名称: 厚朴草果汤 处方: 厚朴4.5克 杏仁4.5克 草果3克 半夏6克 茯苓块9克 广皮3克 功能主治: 治湿疟,热少湿多,舌苔白腻,胸脘痞闷,寒起四肢,渴喜热饮。 用法用量: 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方出《临症指南医案》卷六,名见《温病条辨》卷二:厚朴草果汤 名称: 厚朴草果汤 处方: 厚朴1钱半,杏仁1钱半,草果仁1...

阅读全文
春困的中医防治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8 | 20 阅读

气候日渐转暖,人会感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就是春困,是因为季节交换给人们带来的生理变化的一种客观反应。其中也含有一些病理因素,一些“春困”是疾病的表现。 释义:春日精神倦怠。 示例:宋曾巩《钱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丈燕席》诗:“金地夜寒消美酒,玉人春困倚东风。”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打春》:“是日(立春日)……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叶圣陶《城中?微波》:“此外完...

阅读全文
夏季脾胃病有虚实,中医外治、食疗来调治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1 | 19 阅读

炎炎夏日,暑热难耐,人们常会觉得不思饮食、浑身倦怠。从夏季气候特点上来看,人体脾胃的运化功能极易受到暑湿邪气的影响,从而导致食欲下降、倦怠乏力。所以夏天更应该重视调养脾胃,正所谓“脾胃强,好度夏”。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人出生以后,生命活动所需的很多营养物质有赖于后天脾胃的摄入。胃主受纳,脾主运化,食物进入胃以后,由胃进行磨化腐熟,然后由脾进行消化、吸收,化生为精微营养物质,并将精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