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脐诊" 的结果

找到 4 条相关结果

瑶族医药:飞出大瑶山的金凤凰
瑶医 | admin | 2025-05-20 | 19 阅读

瑶族与古代的“荆蛮”渊源关系密切,瑶族主要源于蚩尤九黎部落,是蚩尤九黎部落成员的后裔与湘江、资江、沅江及洞庭湖地区的土著民族融合而形成的民族。 瑶族人口分布呈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分散在世界各地,集中在东起广东乳源五岭山脉,西至云南勐腊金平哀牢山,南达云南河口大围山和广西防城十万大山,北至湖南辰溪山区,形成了“岭南无山不有瑶”的分布格局。新中国成立前,绝大多数瑶族同胞世代居住在深山老林里,瑶族地...

阅读全文
中医对脐周的认识
腹针 | admin | 2025-05-25 | 15 阅读

中医认为腹诊具有审病因,析病机,断病位,辨病性,定病证,立治法,测预后的作用,在诊治疾病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脐位于大腹中央,又名神阙,系血脉之蒂、生命之蒂,故腹诊多与脐诊与脐周相关,而针刺经络时又与神阙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使腹部形成了一个以神阙为核心的诊治体系。 中医认为:脐位于大腹中央、身体正中,又名“神阙”,系血脉之蒂,为精、神、气血往来之要,与冲任关系密切,并为人体上、下、左、右交会之中...

阅读全文
脐疗的历史发展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23 | 14 阅读

脐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在古代药熨、敷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里,人们用树叶、草茎、兽皮、泥灰、唾液等涂敷伤口,治疗与猛兽搏斗的外伤;用砭石刺血治病;用树枝、干草燃烧取暖御寒,这便是外治法的起源。 根据民间传说及后世医籍的记载推测,脐疗法早在商殷时期便已开始应用了。商殷时期,巫医盛行,有巫医太乙真人和巫医彭祖,分别创有太乙真人熏脐法和彭祖蒸脐法,以防治疾病,养生延年。彭祖因此竟寿至八百...

阅读全文
瑶医学特色诊法之脐诊
瑶医 | admin | 2025-05-30 | 12 阅读

瑶医认为肚脐也是观察患者健康的一个窗口。肚脐的形状有如下几种: ①圆形:肚脐呈圆形,下半部丰厚而朝下,这是男性最好的一种。这种肚脐表明血压正常、肝、肠、脾、胃等内脏都健康,而且此人精神饱满,精力充沛。 ②满月型:肚脐像十五的月亮丰盈而充实,下腹有弹性,这是女性中最好的一种。这种肚脐表明身心健康,卵巢机能良好,有生育能力。 ③向上开:肚脐向上延长为三角形的人,多半胃、胰和胆囊等消化器官情况不佳,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