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脐中" 的结果

找到 579 条相关结果

封脐固阳膏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3 | 26 阅读

《良朋汇集》卷二:封脐固阳膏 名称: 封脐固阳膏 处方: 大附子(姜汁制,阴干)1两,蟾酥4钱,麝香5钱,升硫1钱6分。 制法: 上为末,用淫羊藿2两,白酒2碗,入羊藿熬,煎好时去藿不用,将酒熬成膏,和药末为24丸,瓷罐盛。 功能主治: 阳痿。 用法用量: 每用1丸,放脐中,不拘甚膏药封之。 ...

阅读全文
死胎脐疗方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09 | 25 阅读

1方(立圣丹) 【药物】寒水石120克,朱砂15克。 【制法】寒水石以60克生用,60克煅赤,同研,加朱砂再研如桃红色。 【用法】每用1克,井水调如薄糊,摊纸贴脐心。用于胎死不下。 【出处】《理瀹骈文》。 2方 【药物】苍术、厚朴、陈皮、朴硝石各15克。麝香0.3克。 【制法】共研细,井水调如薄糊。 【用法】敷脐腹。用于死胎。 【出处】《理瀹骈文》。 3方 【药物】牛屎,醋。 【制法】牛屎炒大热...

阅读全文
小儿腹泻脐疗方一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24 | 24 阅读

1方(三香散) 【药物】丁香、木香、小茴香、吴萸各30克,食盐250克。 【制法】将前4味药捣碎,与食盐混合,放铁锅内共炒,以能闻到香味为度,不可炒焦,迅速放入黑布袋内(20xl0平方厘米大小)。 【用法】放肚脐上,上盖毛巾等物,以免热量迅速下降,约半小时即可,每天1次,每料药物可用3天。 【疗效】治83例,痊愈48例,显效13例,好转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5.5%。 【验案】患者,男,...

阅读全文
腰痛脐疗方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31 | 23 阅读

1方(隔姜炎跻法) 【用法】于神阙穴上,放一穿孔的鲜姜片,然后放置黄豆大小艾炷灸之,连续50~90壮,隔日1次。用于急性腰痛。 【验案】患者,女,56岁。素有腰痛史。3天前,夜卧水泥地后腰痛发作,不能行走,逐日加重。今痛甚,不能俯仰,由其夫背来就诊。查:第一、二腰椎棘突间压痛明显,并放射至右侧腰及右大腿部,右腿抬高450。脉细小,苔薄白。用隔姜灸脐法连续20壮,下腹部有温热感,腰部舒适;又灸30...

阅读全文
男性不育脐疗方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07 | 23 阅读

1方(熨脐法) 【药物】人参30克,淫阳藿30克,菟丝子30克,陈皮30克,半夏30克,云苓30克,枳实30克,车前子20克,麝香1克,生姜片10~20片,艾炷、食盐及麦面粉适量。 【制法】做艾炷42壮,如黄豆大;将食盐、麝香分别研细末分放待用,次将其余诸药混合,研成细末,另瓶装备用。 【用法】嘱患者仰卧床上,首先以温开水调麦面粉成面条,将面条绕脐周围一圈(内径约1.2~2寸),然后把食盐填满患...

阅读全文
小儿腹泻的拔罐疗法
百病拔罐 | admin | 2025-05-29 | 22 阅读

小儿腹泻是由外感邪气或者内伤于乳食而造成的一种胃肠道疾病,此症以婴幼儿夏秋季发病居多。现代医学儿科中的消化不良,急慢性肠炎属此类范围。临床表现为小儿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粪便夹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或粪质如水样。一般分为外感风寒、饮食不节、脾胃有热和脾肾亏虚3型。 一、外感风寒 (一)症状 患儿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夹有较多泡沫,伴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口不渴,舌苔白,食指侧(靠近大拇指方向)的皮...

阅读全文
疟疾脐疗方一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23 | 22 阅读

1方(疟疾膏) 【药物】阿魏3克,细辛2.4克,干姜3克,白胡椒3克,肉桂1.5克,白芥子6克,中等大膏药2张。 【制法】共研细末,瓶贮备用。 【用法】用中等大膏药2张,取上药粉1.8克,分撒2张膏药内,每张0.9克。再用斑婺2只,去头、足、壳,压碎,每张膏药放l只。疟疾发作前6小时贴神阙、命门穴,贴24小时后揭下,如第1次未愈,可再贴l次。 【疗效】治疟疾70例,疗效满意。 【出处】《江苏中医...

阅读全文
细菌性痢疾脐疗方一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15 | 22 阅读

1方(诸葛行军散) 【药物】生姜1.5克,硝石l克,牛黄15克,雄黄25克,绷砂13克,冰片15克,麝香15克,珍珠15克。 【制法】共研为细末,装瓶密封备用。 【用法】脐孔常规消毒后,取上药适量,填入脐中,以填满为度,上置姜片一枚(中央用细针钻数小孔),用枣核大艾灶放姜片上灸5-9壮。灸毕,药末用膏药固定脐内。 【疗效】据盛燮苏等介绍,用此法治疗痢疾疗效颇为满意,一般灸5-7壮,患者即感腹部鸣...

阅读全文
小儿疳积的拔罐疗法
百病拔罐 | admin | 2025-05-29 | 21 阅读

疳积是小儿时期,尤其是1~5岁儿童的一种常见病证。是指由于喂养不当,或寄生虫病等引起,使脾胃受损而导致全身虚弱、消瘦面黄、发枯等慢性病证。临床主要症状有:初起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腹胀腹泻;继而烦躁哭闹、睡眠不好、喜俯卧、手足心发热、口渴、午后两颧骨发红、大便时干时稀;最后见面黄肌瘦、头发稀疏、头大颈细、肚脐突出、精神委靡。一般分为饮食不节、脾胃亏虚和感染寄生虫2型。    一、饮食不节、脾胃亏虚 ...

阅读全文
小儿流涎的刮痧疗法
百病刮痧 | admin | 2025-05-28 | 21 阅读

小儿流涎俗称流口水,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症状。多见于5岁以内的婴幼儿,少数患儿可因口内溃疡或出牙而诱发。长期多量唾液外流,会诱发局部湿疹。 一、刮痧治疗 (一)症状 本症主要以5岁以下婴幼儿口角常流口水为主症。 (二)治法 (1)选穴 脾俞、中脘、合谷。(见图8-2-1、图8-2-2、图8-3-1) (2)定位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