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脏腑虚寒" 的结果

找到 27 条相关结果

保寿丹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2 | 23 阅读

《魏氏家藏方》卷七:保寿丹 名称: 保寿丹 处方: 附子(炮,去皮脐)1两,肉豆蔻(面裹煨)1两,赤石脂(煅)半两,白姜(炮,洗)半两,荜澄茄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脏腑虚寒,泻痢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米饮送下。 ...

阅读全文
诃黎勒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02 | 14 阅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诃黎勒丸 名称: 诃黎勒丸 处方: 诃黎勒皮 川乌头(炮,去皮、脐)缩砂仁 白矾(煅)各1.2千克 肉豆蔻(去皮,炮)木香 干姜(炮)各600克 龙骨(洗)赤石脂各2.5千克 制法: 上为末,用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肠胃虚寒,水谷不化,泄泻注下,腹痛肠鸣,胸满短气;暴伤生冷,暴泻不止,手足逆冷,脉微欲绝;肠胃积寒,久利纯白,或有青黑,日夜...

阅读全文
甘草配伍用法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17 | 13 阅读

   甘草是临床常用中草药之一,以其药味之甘,善益脾胃兼能调和诸药而广泛用于临床。通过学习前人的经验和药理分析报道,结合多年来对甘草在临床使用的认识,总结出甘草以下配伍用法。 甘酸化阴 阴虚火浮是虚劳病常见的病理机转,由脾虚失运阴精亏损所致。重用甘草,取其温中益气之功,有助于精微的化充,阴液即可无缺,再以酸味药收敛上扰之浮火,火降阴润,病即可已。如肝阴虚之急躁易怒,头痛,眩晕,耳鸣,舌干质红,脉细...

阅读全文
铅粉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4-26 | 13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铅粉 实际拼音: Qiān Fěn 别名: 官粉、粉锡 来源: 加工品。原料为铅和醋酸。 生境分布: 广东。 功能主治: 祛湿,消肿败毒。外用治痈疽恶疮,杖疮肿毒,黄水脓疮,血风臁疮。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铅粉 出处: 出自《开宝本草》。 1.《桂海虞衡志》:铅粉,桂州所作最有名,谓之桂粉,其粉以黑铅着糟瓮罨化之。 2.《余冬录》:嵩阳...

阅读全文
冷劳_杂病
内科 | admin | 2025-05-14 | 12 阅读

【冷劳】妇女虚劳病之属于阴寒证者。多因气血不足,脏腑虚寒所致。主要症状有脐下冷痛、手足时寒、月经不调、饮食不化、间有呕吐、时寒时热、骨节酸痛、形体羸瘦等。...

阅读全文
卤碱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4 | 12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卤碱 实际拼音: Lǔ Jiǎn 来源: 为卤水块经过加工制成的粉剂。 炮制: 取河北塘沽或汉沽产的卤水块,洗净,打碎,放容器内,约加等量水溶解,用6~8层纱布过滤,将滤液放在容器内加热,经过蒸发,烘干至成为疏松、洁白的块状物,取出放凉,轧成细粉即得。 性味: 咸、苦,温。 功能主治: 强心,利尿,镇静,消炎,降血压。用于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甲状腺肿,风...

阅读全文
加味理中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09 | 12 阅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加味理中汤 名称: 加味理中汤 处方: 人参 白术 甘草(炙)干姜(炮)干葛 川芎各等分 制法: 上为锉散。 功能主治: 治饮酒过多,及啖炙博热食动血,发为鼻衄。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5毫升,去滓温服。 《济阳纲目》卷十八:加味理中汤 名称: 加味理中汤 处方: 理中汤加陈皮、丁香各等分。 功能主治: 胃感寒...

阅读全文
《济阴纲目》虚劳门 论无热虚劳
济阴纲目 | admin | 2025-05-16 | 11 阅读

(无热虚劳乃阳虚症其病自上而下损之,宜温补惟东垣元礼立斋先生,独得其治宜宗之气虚易补宜早为妙,不比有热虚劳之难疗理也) 大全云:妇人冷劳,属血气不足,脏腑虚寒,以致脐下冷痛,手足时寒,月经失常,饮食不消,或时呕吐,恶寒发热,骨节酸疼,肌肤羸瘦,面色痿黄也。 薛氏曰:前证有内外真寒,有内外真热,有内真热而外假寒,有内真寒而外假热者。若饮食难化,大使不实,肠鸣腹痛,饮食畏寒,手足逆冷,面黄呕吐,畏见风...

阅读全文
不换金正气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08 | 11 阅读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不换金正气散 名称: 不换金正气散 处方: 苍术、橘皮、半夏曲、厚朴(姜制)、藿香,各二钱。炙甘草,一钱。 功能主治: 解散寒邪。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个,煎至一钟,食前服。 《治痘全书》卷十三:不换金正气散 名称: 不换金正气散 处方: 人参、五味、麦冬、杏仁。 功能主治: 痘疮,触犯邪气者。 各家论述: 触犯...

阅读全文
消石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7 | 11 阅读

《中药大辞典》:消石 出处: 《本经》 实际拼音: Xiāo Shí 别名: 芒消(《别录》),苦消(《药性论》)。化金石、水石(《石药尔雅》),焰消(《土宿本草》),火消(《纲目》)。 来源: 为矿物硝石经加工炼制而成的结晶。 原形态: 硝石(《本草蒙筌》) 斜力晶系,常呈针状或毛发状集合体。颜色为无色、白色或灰色等,条痕为白色。光泽玻璃状或绢丝状,微透明。断口贝壳状或参差状...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