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脉紧" 的结果

找到 301 条相关结果

中风恶症(中风之)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12 | 23 阅读

      注:此文为《寿世保元》卷一的“中风”篇的后半部分夫口开者心气绝。遗尿者肾气绝。鼻鼾者肺气绝。手撒者脾气绝。及发直吐沫。睛如直视。声如鼾睡者。不治之症也。及筋枯不活。举动则筋痛。是无血以滋养其筋故也。面赤如妆。环口黧黑。汗缀如珠。不治之症也。一论中风中气。痰厥不省人事。牙关紧急。汤水不下。宜夺命通关散皂角(如猪牙者去皮弦,二两用生白矾、一两以苎布包入水,与牙皂同煮化去白矾,再煮令干,取出...

阅读全文
郁症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5 | 22 阅读

脉多沉伏。或促或细或代。气郁则必沉而涩。湿郁则必沉而缓。热郁则必沉而数。痰郁则脉弦滑。血郁则脉芤而急促。食郁则脉必滑而紧盛。郁在上见于寸。郁在中见于关。郁在下见于尺。左右皆然。夫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气郁者胸膈痛。脉沉涩。湿郁者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脉沉细。痰郁者动则喘。寸口脉沉滑。热郁者瞀闷。小便赤。脉沉数。血...

阅读全文
妊娠(三之一)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2 | 21 阅读

经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是气血调和。阳施阴化也。诊其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少阴心脉也。心主血脉。又云。肾名胞门子户。尺中肾脉也。尺中之脉。按之不绝者。妊娠之脉也。三部浮沉正等。按之无断绝者。有娠也。又左手沉实为男。右手浮大为女。左右俱沉实。生二男。左右俱浮大。生二女。又尺脉左偏大为男。右偏大为女。左右俱大产二子。又左右两尺脉皆浮。为产二男。不尔女作男生。俱沉为产二女。不尔男作女生。又左手尺脉浮大...

阅读全文
中医提升免疫疗法多,日常生活重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3 | 21 阅读

新冠肺炎的来袭,再一次让人们关注如何维护好自身免疫力、提高防病抗病能力的问题。医学上所说的免疫力,是指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外源性异物、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能力。对于普通人而言,免疫力低下一般都只会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时期内发生。如劳累、睡眠少、嗜烟酗酒、久坐少动、情绪低落、焦虑、紧张、饮水少、饮食不规律、维生素缺乏等。一个人如果经常罹患感冒,且有倦乏、消化功能紊乱、唇周疱疹(俗称“上火”...

阅读全文
麻黄汤
中药方剂(M-R) | admin | 2025-05-23 | 20 阅读

《伤寒论》:麻黄汤 名称: 麻黄汤 处方: 麻黄(去节)6g 桂枝4g 杏仁(去皮尖)9g 甘草(炙)3g 功能主治: 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用法用量: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去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圣济总录》卷一八三:麻黄汤 名称: 麻黄汤 处方: 麻黄(去根...

阅读全文
生活与脉象
诊断基础 | admin | 2025-06-01 | 17 阅读

生活与脉象,重点指精神与脉象,饮食与脉象,劳逸与脉象的变化等。 1、情志与脉象的精神话动与血液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凡人过于惊恐悲忧喜怒,脉息也必然发生变化。如《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日:“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统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喜怒忧思悲惊恐内伤七情之脉,一般是喜则伤心而脉缓;怒则伤肝丽脉急;恐则伤肾而脉沉;悲则伤肺则脉短;惊则气乱而脉动,这是内伤情...

阅读全文
发汗禁例
方药 | admin | 2025-05-28 | 17 阅读

【发汗禁例】有下列情况时,不宜使用汗法:(1)头痛、发热,类似外感,但患者鼻不塞,声音不重,疲倦无力,脉虚弱,是内伤证元气不足;(2)阴虚内热,傍晚时低热显着,脉细数无力;(3)伤食病,胸脘胀闷,吞酸水,嗳出腐臭的气味,身热,寸脉紧;(4)内有寒痰,手足寒冷,脉沉滑;(5)脚气病肿胀;(6)生于脏腑的内痈;(7)身体发斑;(8)风温初起,不恶寒,但恶热,不能辛温发汗;(9)湿温身热,只能化湿清热;...

阅读全文
易水内伤派的早期代表张元素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8 | 17 阅读

张元素,字洁古,金代易州(今河北易水县)人,家世及生卒年月不详。年少于河间名医刘完素。据《金史本传》记载,刘完素病伤寒八日,头痛脉紧,呕逆不食,元素陈以医理,谓误服凉药,当服某某。完素服药遂愈。自此,张元素医名大盛。张氏之学宗《内经》,法仲景,在脏腑辨证、制方造药等方面成一家言,成为易水内伤派的开山祖师。 张元素现存的著作有《医学启源》等。《医学启源》是目前比较完整的张氏著作。共3卷,上卷论...

阅读全文
伤寒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4 | 16 阅读

脉阳浮而阴弱。谓之伤风。(邪在六经俱弦。加之阳浮。卫中风也。阴弱。荣气弱也。风伤阳。故浮虚。)脉浮紧而无汗。谓之伤寒。(寒伤荣。荣实卫虚。阳脉紧。邪在上焦。主欲汗。)脉浮。头项痛。腰脊强。病在太阳。脉长。身热鼻干。目痛。不得卧。病在阳明。脉弦。胸胁痛。耳聋。往来寒热。病在少阳。脉沉细。咽干。腹满自利。病在太阴。脉微缓。口燥舌干而渴。病在少阴。脉沉涩。烦满囊缩。病在厥阴。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而紧涩。...

阅读全文
伤寒•外感 / 温暑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01 | 16 阅读

诸风掉眩乃肝木: 掉,摇也;眩,昏乱旋运也。由风木旺甚生火,风火属阳,阳主乎动,两动相搏为之旋转。痛痒疮疡心火属:人近火气者,微热则痒,热甚则痛,肘近则灼而为疮,皆火之用也。痒者美疾也,故火旺于夏而万物蕃美。或云∶痛为实,痒为虚。非谓虚为寒也,正谓热之微甚也。痒得爬而解者,爬令皮肤辛辣而属金化,辛能散故也。疮疡属热而出浓水,犹肉果热极,则腐溃而为水,反兼水之化也。湿肿满本脾土经:地之体也,土湿过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