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脉滑数" 的结果

找到 211 条相关结果

小儿发热中医推拿疗法
小儿推拿 | admin | 2025-05-28 | 34 阅读

小儿发热是由于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体温异常升高的一种常见病症。临床上许多急性传染病初起往往以发热为主要症状,应予注意,以防延误救治。 病因病机 1. 感受外邪多发生于气候突然变化,冷热失常的冬春两季。风寒、风热之邪从口鼻而入→客于肺卫→表卫调节失调→卫阳闭郁→发热2. 阴虚内热素体阴虚,久病热病伤阴,久泻久吐伤津,过食温燥之品→阴津亏损→阴不制火→发热3. 肺胃实热外感日久不愈,乳食停滞...

阅读全文
细嚼砂仁治呃逆
消化系统偏方秘方 | admin | 2025-06-02 | 22 阅读

呃逆频频,扰人烦己,中医专家推荐细嚼砂仁有立竿见影之效。 验方 砂仁3克,放入口中嚼烂成糊状,缓缓咽下。病轻者当下即可止呃,病程长且顽固者,或症状缓解后呃逆又起的,依前法治之,需多服几次才能稳定。 评 呃逆一症无论何种原因引起,其病机总属胃气不降使然。我们多年在临床中单用砂仁治疗呃逆,疗效满意。考砂仁一药“味辛气香,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和中调气,行郁消满……和中之品,莫妙如砂仁,冲和条达,不...

阅读全文
大秦艽汤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2 | 22 阅读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大秦艽汤 名称: 大秦艽汤 处方: 秦艽(一钱半) 石膏(一钱半) 甘草(一钱) 川芎(一钱) 当归(一钱) 羌活(一钱) 独活(一钱) 防风(一钱) 黄芩(一钱) 白芍药(一钱) 白芷(一钱) 白术(一钱) 生地黄(一钱) 熟地黄(一钱) 白茯苓(一钱) 细辛(半钱) 功能主治: 治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为血弱不能养于筋,故手足不能运化,舌强不能...

阅读全文
体质的分类(二)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1 | 20 阅读

现代对体质的分类 《内经》之后,体质分类的文献散见于不同的医家论述之中。近年来,关于体质的分类研究文献也不少。中华中医药学会于2009年发布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这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和应用的文件。本标准的编写和颁布,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体现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为实施个体化诊疗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阅读全文
咳嗽药茶疗法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25 | 20 阅读

药茶疗法是指应用茶或茶与某些中药或具有药性的食物,经加工制成茶剂,用于防治相关疾病的一种方法。 距今二千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已将茶叶作为一味重要的药物,认为“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传说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唐代顾况在《茶赋》中总结茶叶的功效为“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发当暑之清吟,涤通霄之昏寐”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茶最能降火。由于药茶简便省时...

阅读全文
苇茎汤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3 | 20 阅读

《外台秘要》卷十引《古今录验》:苇茎汤 名称: 苇茎汤 别名: 千金苇茎汤(《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附方》)。 处方: 苇茎(锉)30克 薏苡仁15克 桃仁50枚(去尖、皮、双仁者)瓜瓣15克 制法: 上四味药,哎咀。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逐瘀排脓。治肺痈。咳吐腥臭黄痰脓血,胸中肌肤甲错,隐隐作痛,咳时尤甚,口干咽燥,舌红苔黄,脉滑数。现用于肺脓疡、肺炎;急慢性支气管...

阅读全文
痰热阻肺
病因病机 | admin | 2025-05-16 | 20 阅读

【痰热阻肺】指痰热壅阻于肺,发生喘咳的病理。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痰鸣,胸胀满闷,咯黄稠痰或痰中带血,甚则呼吸迫促,胸胁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大都由于外邪犯肺之后,郁而化热,热伤肺津,炼液成痰,痰与热结,壅阻肺络所致。多见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合并感染,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梁等疾患。...

阅读全文
如何防治口干舌燥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30 | 19 阅读

口干舌燥是用来形容说话太多,以致口舌干燥的成语。现实生活中,没有过口干舌燥体验的人,几乎找不到。 为什么会口干舌燥? 大多数情况下的口干舌燥是生理性的,比如天气太热、出汗太多、长时间没有喝水等导致体内缺水。这种情况导致的口舌干燥可以通过喝水或补液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但是,一直或经常都有口干舌燥的感觉,通过喝水和补液得不到缓解就要考虑病理性的情况了,如糖尿病、肺结核、干燥综合征、严重贫血、呕吐腹泻...

阅读全文
溃疡作痛(二十九)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6-13 | 18 阅读

立斋曰∶脓出而反痛者,虚也,宜补之。脉数虚而痛者,属虚火,宜滋阴。脉数实而痛者,邪气实也,宜泄之。脉实便秘而痛者,邪在内也,宜下之。脉涩而痛者,气血虚寒也,温补之。大抵疮之始作也,先发为肿,气血郁积,蒸肉为脓,故多痛。脓溃之后,肿退肌宽,痛必渐减。若反痛者,乃虚也,宜补之。亦有秽气所触者,宜和解之;风寒所逼者,宜温散之。丁兰,年二十余,股内患毒日久,欲求内消。诊其脉滑数,知脓已成,因气血虚不溃,遂...

阅读全文
小儿积滞脐疗方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31 | 18 阅读

1方 【药物】玄明粉3克,胡椒粉0.5克。 【制法】研细末拌匀。 【用法】放于脐中,外盖消毒塑料纸或油纸、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病愈80%则停用。用千小儿积滞。 【疗效】一般1~2天即可见效,3~5天可愈。 【验案】患者,男,3岁。10天来呕吐食物,厌恶饮食,大便腥臭,3天1次而不畅,烦躁苦闹,少腹胀满,不发热,经中西医治疗无效。查肝功、血常规、大便常规等均无异常,苔黄腻,脉滑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