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胸中有热" 的结果

找到 14 条相关结果

黄连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0 | 15 阅读

《中国药典》:黄连 实际拼音: Huánɡ Lián 英文名: RHIZOMA COPTIDIS 别名: 云连、雅连、川连、味连、鸡爪连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

阅读全文
伤寒•伤寒用药赋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08 | 14 阅读

太阳无汗寒伤荣,腊月麻黄汤为最;太阳有汗风伤卫,腊月桂枝(汤)可先。易老冲和(汤即九味羌活汤)治风寒而发于三季,陶氏冲和(汤)分阴阳以救乎双传。此方以两感必死,但阳先受病多者,以此汤探之,中病即愈。如不愈者,看表里阴阳多少用药。是以用九味羌活汤去苍术加柴胡、干葛,石膏、黑豆,皆三阳经药也。阳明之本宜解肌,审葛根白虎于寒热;伤风有汗表虚者,桂枝汤。伤寒无汗表实者,葛根汤。不恶寒反恶热,二便不闭者,白...

阅读全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伤寒论 | admin | 2025-05-14 | 14 阅读

【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一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阅读全文
进退黄连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05 | 12 阅读

《法律》卷五:进退黄连汤 名称: 进退黄连汤 处方: 黄连(姜汁炒)1钱5分,干姜(炮)1钱5分,人参(人乳拌蒸)1钱5分,桂枝1钱,半夏(姜制)1钱5分,大枣2枚。 功能主治: 握运中枢透达。主关格。 用法用量: 进法用本方7味,俱不制,水2茶盏,煎1半,温服;退法不用桂枝,黄连减半,或加肉桂5分,如上逐味制熟,煎服法同,但空朝服崔氏八味丸3钱,半饥服煎剂耳。 各家论述: 1...

阅读全文
黄连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04 | 11 阅读

《伤寒论》:黄连汤 名称: 黄连汤 处方: 黄连9克 甘草9克(炙)干姜9克 桂枝9克(去皮)人参6克 半夏6克(洗)大枣12枚(擘) 功能主治: 平调寒热,和胃降逆。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用法用量: 上七味,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昼三次,夜二次。 备注: 方中黄连苦寒,上清胸中之热,干姜、桂枝辛温,下散胃中之寒,二者合用,辛开苦降,寒...

阅读全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伤寒杂病论 | admin | 2025-05-18 | 10 阅读

【问曰】病有脏结,有结胸,其状何如?【师曰】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者,名曰脏结也。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脏结?【师曰】脏结者,五脏各具,寒热攸分,宜求血分,虽有气结,皆血为之。假令肝脏结,则两胁痛而呕,脉沉弦而结者,宜吴茱萸汤。若发热不呕者,此为实,脉当沉弦而急,桂枝当归牡丹皮桃仁枳实汤主之。  吴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劈)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

阅读全文
黄芩利膈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4-23 | 10 阅读

《兰室秘藏》卷下:黄芩利膈丸 名称: 黄芩利膈丸 处方: 生黄芩 炒黄芩各30克 半夏 黄连 泽泻各15克 南星 枳壳 陈皮各9克 白术6克 白矾1.5克 制法: 上药为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治热痰内蕴,胸中有热感,时吐黄痰者。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腹时用温开水送下。 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忌服酒、湿面。 《证治宝鉴》卷九:...

阅读全文
《删补名医方论》黄连汤
删补名医方论 | admin | 2025-05-31 | 9 阅读

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组成】黄连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人参二两 桂枝三两 半夏半升 大枣十二枚擘 以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集注】程应旄曰:热在胸中,有烦躁郁闷之证可知,胃中反有邪气,以寒邪被格在下故也,此证寒热俱有,较之大青龙之寒热已向近里一层,故其证不见之表里际,而祇见之上下际,腹中痛者,阴邪在胃而寒乃独治于下也,欲呕吐者,...

阅读全文
寒阵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5-24 | 9 阅读

黄连解毒汤:亦名解毒汤。治火热狂躁烦心,口干舌燥,热之甚者,及吐下后热不解,脉洪喘急等证。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各等分)上每服五钱,水二钟,煎服。(仲景)白虎汤:治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邪,宜用此以解内外之热,及一切中暑烦热,热结斑黄,狂躁大渴等证。石膏(一斤,碎) 知母(六两) 甘草(二两) 糯米(六合)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本方加苍术,即名苍术白虎汤。(仲景)白...

阅读全文
肝脏脉论第一
备急千金要方 | admin | 2025-06-11 | 8 阅读

论曰∶夫人禀天地而生,故内有五脏六腑、精气骨髓、筋脉;外有四肢九窍、皮毛爪齿、咽喉唇舌、肛门胞囊。以此总而成躯。故将息得理,则百脉安和;役用非宜,即为五劳、七伤、六极之患。有方可救,虽病无他;无法可凭,奄然永往。所以此之中帙卷。卷皆备述五脏六腑等血脉根源,循环流注,与九窍应会处所。并论五脏六腑等轻重、大小、长短、阔狭、受盛多少。仍列对治方法,丸散酒煎汤膏摩熨及灸针孔穴并穷于此矣。其能留心于医术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