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胆实" 的结果

找到 46 条相关结果

白花龙胆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20 | 17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花龙胆 实际拼音: Bái Huā Lónɡ Dǎn 来源: 龙胆科龙胆属植物高山龙胆Gentian algida Pall.,以全草入药。7~9月采挖带根全草,洗净晒干。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肝胆,除湿热,健胃。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目赤,烟痛,肺热咳嗽,胃炎,尿痛,阴痒,阴囊湿疹。 用法用量: 1~3钱。 备注: (1)前种的一个变种黄...

阅读全文
木部
雷公炮制药性解 | admin | 2025-06-06 | 16 阅读

 白茯苓 味淡微甘,性平无毒,入肺脾小肠三经。主补脾气,利小便,止烦渴,定惊悸,久服延年。去皮心研细,入水中搅之浮者,是其筋也,宜去之,误服损目。赤者专主利水。抱根而生者名茯神,主补心安神,除惊悸,治健忘。马兰为使,恶白蔹,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忌醋及酸物。按∶茯苓色白,是西方肺金之象也。味淡,是太阳渗利之品也。微甘,是中央脾土之味也,故均入之。夫脾最恶湿,而小便利则湿自除,所以补脾既能...

阅读全文
龙胆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09 | 16 阅读

《中药大辞典》:龙胆 出处: 《本经》 实际拼音: Lónɡ Dǎn 别名: 陵游(《本经》),草龙胆(《本草图经》),龙胆草(《履巉岩本草》),苦龙胆草、地胆草(《滇南本草》),胆草(《药品化义》),山龙胆(《浙江中药手册》),四叶胆(《广西中兽医药植》),水龙胆(《江苏植药志》)。 来源: 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或三花龙胆的根及根茎。春、秋均可采收,以秋季采收质量为佳。采挖...

阅读全文
艾叶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03 | 16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艾叶 实际拼音: ài Yè 英文名: FOLIUM ARTEMISIAE ARGYI 别名: 艾、艾蒿、家艾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t. 的干燥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 本品多皱缩、破碎,有短柄。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

阅读全文
如何栽培与管理龙胆
中药种贮 | admin | 2025-05-30 | 14 阅读

  龙胆别名龙胆草、胆草根。药用取其根。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作用。   栽培方法   1.生长习性   该植物是一种高山植物,性喜潮湿凉爽气候,野生于山区、坡地、林绿及灌木丛中。耐寒,其地下部分可忍受-25℃以下低温。忌强烈阳光。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栽培龙胆,宜选择比较潮湿的地方,最好进行间作和适当荫蔽。土壤宜有丰富腐殖质的石灰质土壤和砂质壤土为宜。地势高燥与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和...

阅读全文
条叶龙胆栽培技术
中药种贮 | admin | 2025-05-06 | 14 阅读

一、概述 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又名东北龙胆,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及根茎入药。主要含龙胆苦甙成分,含量为9%左右。有泻肝胆实火、4下焦湿热、健胃的功能。主产于江苏、浙江、东北等地。条叶龙胆草喜温凉湿润的气候,忌强烈阳光照射,喜含腐殖质丰富的砂质壤土。 二、栽培技术 一、繁殖方法 1、种子繁殖。龙胆种子细小,千粒重约24毫克,萌发要求较高的温湿环境...

阅读全文
龙胆泻肝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01 | 14 阅读

《医方集解》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龙胆泻肝汤 名称: 龙胆泻肝汤 处方: 龙胆草(酒炒)黄芩(炒)栀子(酒炒)泽泻 木通 车前子 当归(酒洗)生地黄(酒炒)柴胡 甘草(生用) 功能主治: 泻肝胆实火,清肝经湿热。治肝胆实火引起的胁痛,头痛,目赤口苦,耳聋耳肿,以及肝经湿热下注之阳痿阴汗,小便淋浊,阴肿阴痛,妇女带下。现用于高血压病、急性结膜炎、急性中耳炎、鼻前庭及外耳道疖肿属于肝胆实...

阅读全文
胆实
病因病机 | admin | 2025-06-03 | 13 阅读

胆实】指胆气不畅出现的实证。主要症状有胸脘满闷,胁下胀痛,口苦而干,头额两侧以及目锐眦疼痛等。...

阅读全文
回医药简史
回医 | admin | 2025-06-02 | 13 阅读

回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与阿拉伯-伊斯兰医学“东西合璧”的产物。当欧洲其他各国尚未脱离神学统治之时,阿拉伯人开始发展科学文化。他们开办大学、建立图书馆,培养了大批人才,阿拉伯文化达到较高水平,在所有科目中,医学是最主要的,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随着阿拉伯人与邻国的交往,邻国文化随之在阿拉伯诸国渗透,并互相补益,医学上也是如此。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说过:“学问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中阿于公元651年正...

阅读全文
板蓝根的鉴别方法
中药鉴别 | admin | 2025-05-22 | 13 阅读

板蓝根为常用中。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蓝。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能。用于温病发热、发斑、咽喉肿痛、风热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症。来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lsatis tinctoia L.或菘青(又叫靛青) lsatis indigotica Fort.的根。 产地与分布 主产河北、江苏。销全国大部分省区。鉴别要点 哆板蓝根的菘蓝和菘青,两者形状基本相似。区别点是:前者根条较细、根头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