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胆俞" 的结果

找到 122 条相关结果

偏头痛钩针疗法
钩针 | admin | 2025-05-27 | 21 阅读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原发性脑功能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搏动性的剧烈头痛。在总人口中约有6%的男性和18%的女性受到影响。1988年世界头痛协会按其临床表现将偏头痛分为两大类:有先兆的偏头痛和无先兆的偏头痛。关于其发病机理尚无定论,主要有血管学说、神经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等。偏头痛有着相当的危害,它不仅因频繁和严重的头痛导致患者的学习与工作能力下降、生活质量降低,而且也与脑卒中、情...

阅读全文
灸法·灸诸病法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1 | 20 阅读

一论中风口噤不开,牙关紧闭,及中气皆效。人中(一穴) 颊车(二穴) 三里(二穴) 合谷(二穴)一论卒中恶风。心烦闷痛欲死。秘穴立效。取两足大指下横纹。随年壮灸之。一论中风口噤不开。机关二穴。在耳下八分微前。至五壮即止。一论风中血脉则口眼 斜。中腑则肢体废。中脏则性命危。凡治莫如发表调气和血治痰诸法。然后可扶持疾病。若要收全功。火艾为良也。一论风中血脉。口眼歪斜。听会(二穴在耳前陷中张口得之有穴动脉...

阅读全文
背俞
经络腧穴 | admin | 2025-05-26 | 18 阅读

【背俞】指位于背部脊柱两侧体表和五脏六腑生理、病理反应有密切关系的一些反应点(穴位)。它们都是脏腑经气输注的地方。即:心俞、心包俞、肺俞、肝俞、脾俞。肾俞、胆俞、胃俞、膀胱俞、三焦俞、大肠俞、小肠俞。...

阅读全文
胃炎推拿治疗技术
百病推拿 | admin | 2025-05-21 | 18 阅读

急、慢性胃炎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和慢性的炎症。急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急性、可逆性的病变。病程短,预后好,病变多在24~48小时减轻或停止发展;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于首位,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本病可由急性胃炎转化而来,亦可因长期服用胃刺激物或因胃炎致病菌的接触而发病。本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的范畴。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急性胃炎多为实证,慢性胃炎则为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

阅读全文
头临泣
经络腧穴 | admin | 2025-05-18 | 18 阅读

头临泣 TóuLínqì《针灸资生经》 头临泣-体表图(点击放大) 【定位】在头部,阳白穴直上,入发际0.5寸,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布有额神经内、外支会合支。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痛,流泪,目翳,鼻塞,鼻渊,耳聋,小儿惊痫,热病。 【操作】平刺0.3~0.5寸;可灸。 【配伍】配阳谷、腕骨、申脉治风眩;配肝俞治白翳;配大椎、腰奇、水沟、十宣治中风...

阅读全文
糖尿病自我按摩疗法
百病推拿 | admin | 2025-05-12 | 18 阅读

自我按摩是以自己的双手在自身或家人身上进行的按摩形式,是一种最方便、最简单的自我保健康复方法。 自我按摩疗法可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促进新陈代谢及滞留体液或病理渗出物的吸收,促进病理产生物的消散,缓解病理紧张并促进排出有毒代谢产物。针对糖尿病,自我按摩具有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益肾补虚、清泄三焦燥热等功效。患者用手按摩、刺激体表一定的腧穴,通过经络传导可以调节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

阅读全文
胆囊炎挑针疗法
挑针疗法 | admin | 2025-06-03 | 17 阅读

胆囊炎是细菌性感染或化学性刺激(胆汁成分改变)引起的胆囊炎性病变,为胆囊的常见病,可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的典型表现为急性发作的右上腹持续或阵发性绞痛,可向右背部、肩部放射,胆囊区压痛或反跳痛,腹肌紧张,发热,恶心呕吐;而慢性胆囊炎表现为反复发作且轻重不一的腹胀,右上腹及上腹不适或疼痛,常放射至右肩背,伴嗳气泛酸等消化不良症状,进食油腻食物症状加剧。 病因:嗜食肥甘,情志失调,湿...

阅读全文
慢性鼻炎的拔罐疗法
百病拔罐 | admin | 2025-05-29 | 17 阅读

慢性鼻炎是指鼻腔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慢性鼻炎主要是因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失治而造成。此外,慢性扁桃体炎、鼻中隔弯曲、鼻窦炎及邻近组织病灶的反复感染,有害气体、粉尘、花粉等长期刺激,皆可引发本病。主要症状有:突发型鼻痒、连续喷嚏、鼻塞流涕、分泌物增多、嗅觉减退、咽喉干燥、伴有头痛、头晕等。一般分为风邪犯肺和胆经热盛2型。 一、风邪犯肺 (一)症状 多见于发病初期或长期鼻炎因外感而急性发作,鼻塞,...

阅读全文
便秘针灸治疗技术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29 | 17 阅读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排便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却便而不畅的病证。中医根据临床证候及病因病机的不同,把本病分为实秘和虚秘两类。本病预后一般良好,若久延不愈,可致肛裂、内痔、外痔等,并加重影响脾胃的纳化功能。 便秘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本节仅论述以便秘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西医学中的功能性便秘,即属于本病范...

阅读全文
中医保健功法多 盘点简单有效20种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8 | 17 阅读

自古以来保健功法多如繁星,有简明者,有繁复者,现从众多保健功法中选出法简效显的20种功法,与您共享。 (1)运舌漱津(也称赤龙搅海) 用舌在上下牙齿的内侧环旋运转,左右各36次,运舌古代气功称之为搅赤龙,可刺激舌下之金津、玉液两穴,产生津液。待津液产生至满口后,鼓漱36次,然后分三小口咽下,咕噜有声,同时用意念将津液缓慢送入下丹田。 【作用】此法能交通心肾,反射性地刺激消化腺分泌,增进食欲...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