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胃脘痛" 的结果

找到 351 条相关结果

拔罐的适应症
拔罐基础 | admin | 2025-05-28 | 23 阅读

1.内科疾病:感冒、咳嗽、肺痈、哮喘、心悸、不寐、多寐、健忘、百合病、胃脘痛、呕吐、反胃、呃逆、痞满、泄泻、便秘、腹痛、胃下垂、饮证、痿证、眩晕、胁痛、郁证、水肿、淋证、癃闭、遗尿、遗精、阳痿、男性不育、阳强、风温、暑湿,秋燥。 2.外科疾病:红丝疔,丹毒,有头疽,疖病,乳痈,脱肛,急性阑尾炎,急性胆绞痛,急性胰腺炎,急性输尿管结石。 3.骨科疾病:落枕、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

阅读全文
白鱼尾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7 | 22 阅读

《中药大辞典》:白鱼尾 出处: 《闽东本草》 实际拼音: Bái Yú Wěi 别名: 溪桃、野桃(《闽东本草》),杨波叶、蒲羌癀、白波越子(《福建中草药》)。 来源: 为马钱科植物驳骨丹的根及茎叶。根、茎随时可采。叶8~9月采为佳。 原形态: 落叶灌木,高2~3米。幼枝略呈四棱形,茎上被灰白色柔毛。叶对生;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5~12厘米,宽1.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

阅读全文
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5 | 21 阅读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寒冷的冬季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势必会造成寒邪入体,身体抵抗力变低,蕴生各种疾病,对于老人等体虚人群要特别注意固本扶正,防御风寒之邪对人体的侵袭。 火灸疗法 据了解,火灸疗法是从灸法演变而来,不仅运用灸疗的经络热效应,又结合中药外敷法,即无创伤性将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成分经过穴位渗透于全身腠理,再通过皮肤导入体内,直达病灶,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扶正祛...

阅读全文
外治法多样的傣医药
傣医 | admin | 2025-05-30 | 20 阅读

傣医药学以傣族贝叶文化为背景,以四塔五蕴为理论核心,以聚居区天然药物为资源,以适应于本民族生产、生活的行医方式为医疗模式,以本民族为主要服务对象,研究人的生命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防治规律,通过不断实践总结积累、独立创造而自成体系的传统医学。 历史沿革 傣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防治疾病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实践、完善、积累了丰富多彩的诊疗经验和治病方药。傣医药文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原始时...

阅读全文
简便易行的热熨法
自然疗法 | admin | 2025-05-29 | 19 阅读

热熨法是家庭保健疗法的一种,就是运用食物或药物在人体特定部位或穴位进行热敷温熨的一种物理疗法。它是通过热感传入人体内部,从而达到相应的治疗效果。此法具有温通经络、祛风散寒、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等多种效果。常用的热熨法有盐熨、姜熨、葱熨、醋熨、米熨、麸皮熨、热水熨等。 盐熨法 取粗盐500克,在锅内拌炒,使其受热均匀,炒热后立即放入缝好的布袋内。可热熨腹部以治虚寒性胃脘痛;热熨腰背以治肾虚腰背痛;热...

阅读全文
温针灸治疗颞颌关节炎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29 | 19 阅读

2019年1月,常女士在家中吃排骨,当她用力咬排骨时,突然出现右侧耳部、面部疼痛,张嘴困难,曾到医院检查未见明显骨折脱位,口服抗生素后,吃东西还是不能正常咀嚼,一张嘴就疼,还发出咔咔响……被病痛折磨半年的刘女士想到了中医,到医院求治,专家诊断:颞颌关节炎,给予温针灸,10次后疾病痊愈。 处方:取下关、翳风、太阳、颊车等穴针刺并留针30分钟,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

阅读全文
龙江医药文化的产生演变与特点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7 | 19 阅读

黑龙江历史悠久、文化绵长,其传统医药也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经验传承。这里的土著先民在与疾病斗争中不屈不挠,总结和积累了丰富的生存经验和生命智慧。他们主动吸收中原先进文化和外来特色文化,南北兼容,中西合璧,创造了独具东北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为丰富中华医药文化做出了贡献。 龙江医药文化的产生与演变 满族的繁衍生息是龙江医药文化的根系和源泉。满族人民长期聚集生活在东北地区,历史上满族曾建立“金”和“大清...

阅读全文
白居易巧用荔枝核治疝气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20 | 19 阅读

荔枝核,就是吃荔枝剩下的果核,多数人都把它当作废物扔掉了,至于它如何成为一种中药,还有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相传,一天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正在家中修改诗稿,有位南方的诗友来看望他,还带来一些刚成熟的荔枝。于是两人一面研究诗稿,一边品尝鲜美可口的荔枝,吃着吃着,白居易不由得诗兴大发,挥笔写下一首赞美荔枝的诗句:“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这时,他的妻子春兰进来,看见桌子上摆着许多...

阅读全文
冬季3穴护胃秘方
消化系统偏方秘方 | admin | 2025-06-02 | 18 阅读

遇到胃痛、胃酸、胃胀,许多人都会想到吃胃药,其实充分发挥好人体腹部上脘、中脘、下脘3个穴位的作用,即可解决胃部的许多烦恼。古人说:“胃为太仓,三皇五帝之厨府也。”为了保护太仓的正常运作,人体给胃部配备了护卫“三剑客”,即上中下三脘穴。如果平时让这“三剑客”站好岗,就可形成对胃的层层保护,让各种胃病无法侵入。 上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5寸,和食管相对应,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按压上脘穴,...

阅读全文
冬季扶阳“三九灸”,祛除寒病又养阴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21 | 18 阅读

每一到冬至,总有数以万计的中国人涌进医院做“三九天灸”,宛如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医盛典”。 寒冬里掀起衣裤,对准背部、腹部、腰部、腿部的某些穴位贴膏药,不久皮肤就会发热、发红,若不留神,可能还会烫出几个水疱来。这种古朴的疗法,在一九、二九、三九这三天各做一次,就是三九天灸。 1、冬季扶阳,祛除寒病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所以人们常会在冬至那天熬鸡、炖羊以补阳气。而“三九天灸”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