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胃实" 的结果

找到 165 条相关结果

小儿发热中医推拿疗法
小儿推拿 | admin | 2025-05-28 | 34 阅读

小儿发热是由于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体温异常升高的一种常见病症。临床上许多急性传染病初起往往以发热为主要症状,应予注意,以防延误救治。 病因病机 1. 感受外邪多发生于气候突然变化,冷热失常的冬春两季。风寒、风热之邪从口鼻而入→客于肺卫→表卫调节失调→卫阳闭郁→发热2. 阴虚内热素体阴虚,久病热病伤阴,久泻久吐伤津,过食温燥之品→阴津亏损→阴不制火→发热3. 肺胃实热外感日久不愈,乳食停滞...

阅读全文
荨麻疹耳针疗法
耳针 | admin | 2025-05-24 | 20 阅读

荨麻疹可由多种原因激活组织胺类,乙酰胆硷等介质释放,致使毛细管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而起。类属祖国医学所称瘾疹、风疹块、瘖癗,是由于肌肤湿邪,复感风热或风冷肠胃实热,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毛腠理之间而发。亦有与察性有关,或肠内有寄生虫(蛔虫、钩虫、姜片虫等),或吃鲜鱼虾蟹等物所致。 【取穴】主穴:肺、肾上腺、神门。风热所致:加脾、枕、内分泌。风冷所致:加枕、内分泌。肠胃实热所致:加大肠、胃...

阅读全文
壮阳中药养生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7 | 19 阅读

凡是能够补充人体阳气,可治疗阳虚证的药物,即为补阳药,又称壮阳药、助阳药。阳虚证包括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但由于肾阳为人体之元阳,对五脏六腑起着温照、生化的作用,因而人体的各种阳虚之症多与肾阳亏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补阳药主要以补肾助阳药物为主。人体肾阳不足,则会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可导致脾胃运化失调、肺气亏虚等症。因此,补阳药除了具有补益肾阳、补益精髓、强筋壮骨等作用外,还能够用于脾肾两...

阅读全文
申明仲景律书(附杂证时病药禁一条 附伤寒三阳经禁一条)
医门法律 | admin | 2025-06-06 | 18 阅读

原文允为定律,兹特申明十义,不更拟律。 一申治风寒不可发汗之律 伤寒有五,皆热病之类也。同病异名,同脉异经,病虽俱伤于风,其人素有锢疾,则不得同法。其人素伤于风,因复伤于热,风热相搏,则发风温,四肢不收,头痛身热,常汗出不解。治在少阴厥阴,不可发汗。汗出谵语独语,内烦躁扰不得卧,善惊,目乱无精,治之复发其汗,如此死者,医杀之也。 伤寒有五,即伤寒、中风、风温、湿温、疫疟也。寒风温热凉各别,素有痼疾...

阅读全文
胃病寒热虚实鉴别
中医辩证 | admin | 2025-05-10 | 17 阅读

证候 疼痛性质 口味与口渴 进食 呕吐 二便 其它症状 舌 脉 胃寒 来骤痛剧遇寒尤甚喜暖喜按 口淡不渴 进热食则痛减 呕吐清水   胃肠水声漉漉,或形寒肢冷,或神倦无力 舌淡苔白滑 迟或弦 胃热 胃中灼痛嘈杂 渴喜冷饮口气秽 消谷善饥食已即吐 泛酸 便溏溲黄 齿龈肿痛,甚则糜烂出血 舌红苔黄燥 滑数 胃阴虚 胃脘隐痛 口燥咽干欲饮 饥不欲食 干呕呃逆 便秘 脘痞不舒,消瘦 舌红少苔或剥...

阅读全文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金匮要略方论 | admin | 2025-06-06 | 15 阅读

(论一首 证六条 方七首)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出汗、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产妇郁冒,其脉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了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敢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

阅读全文
《温病条辨》中焦篇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温病条辨 | admin | 2025-05-25 | 15 阅读

1.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阳明之脉荣于面,《伤寒论》谓阳明病,面缘缘正赤,火盛必克金,故目白睛亦赤也。语声重浊,金受火刑,而音不清也。呼吸俱粗,谓鼻息来去俱粗,其粗也平等,方是实证,若来粗去不粗,去粗来不...

阅读全文
小儿发热中医推拿技术
中医育儿 | admin | 2025-05-17 | 15 阅读

发热是指体温异常升高超过正常范围,为多种急、慢性病证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本节讨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儿科常见病证。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可伴有不同的兼证。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发热可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大类。小儿形气末充、腠理疏薄、卫表不固,加之冷热不能自调,易为六淫之邪侵袭,其中尤以感受风寒、风热或暑热为多。邪气侵袭机体,正气奋起抗争,邪正相争于肺卫,卫外之阳被郁而致发...

阅读全文
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古代中医开创者■三十六名医谱之十七) ... ... ... ... ...
名医大作 | admin | 2025-05-11 | 15 阅读

[主内容] 张元素脏腑辨证论治体系和药物归经报使理论开山者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1131?~1234年?),字洁古,金易水(今河北易县)人。著有《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药注难经》、《医方》、《洁古本草》、《洁古家珍》以及《珍珠囊》等,而前两者即《医学启源》与《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最能反映其观点。 他以研究脏腑病机为中心,总结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以言病机的学说,将脏腑的生理...

阅读全文
呃逆_杂病
内科 | admin | 2025-05-10 | 15 阅读

【呃逆】是气逆上冲,喉间呃呃作声,连续不断的症状。有由于过食生冷或过服苦寒药物所引起,的;有由于过食辛热或过服温燥药物所引起的;有由于精神刺激、情志失调、胃气郁逆引起的;也有由于久病、重病脾胃虚寒引起的。这些因素都会使胃气上逆而出现呃逆,辨证上宜分清寒热虚实。“胃寒呃逆”,呃声沉缓,得热则减,得寒呃增,手足不温,食少便溏,小便清长,舌苔白润。“胃热呃逆”,呃声洪亮,连续有力,烦渴口臭,面赤便秘,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