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胁痛口苦" 的结果

找到 13 条相关结果

吴茱萸—温中止痛 降逆止呕 助阳止泻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30 | 14 阅读

吴茱萸“味辛温。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根,杀三虫。”(《本经》) 吴茱萸味辛、苦,气温,主入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辛温能暖脾胃,苦能降逆止呕、咳,即“温中、下气”,故可治疗脾胃虚寒、运化失常之呕吐、泄泻、腹痛,也可治疗胞宫虚寒之月经病;而且,吴茱萸的“止痛”作用很强,凡脾胃虚寒或肝胃虚寒导致的痛症,如胃痛、胁痛、厥阴头痛、妇女痛经、寒疝等,表现为喜温喜按,恶心...

阅读全文
龙胆泻肝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01 | 14 阅读

《医方集解》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龙胆泻肝汤 名称: 龙胆泻肝汤 处方: 龙胆草(酒炒)黄芩(炒)栀子(酒炒)泽泻 木通 车前子 当归(酒洗)生地黄(酒炒)柴胡 甘草(生用) 功能主治: 泻肝胆实火,清肝经湿热。治肝胆实火引起的胁痛,头痛,目赤口苦,耳聋耳肿,以及肝经湿热下注之阳痿阴汗,小便淋浊,阴肿阴痛,妇女带下。现用于高血压病、急性结膜炎、急性中耳炎、鼻前庭及外耳道疖肿属于肝胆实...

阅读全文
王富春教授治疗失眠经验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01 | 14 阅读

王富春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王富春教授长期从事特定穴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提出了“合募配穴治疗六腑病”“俞原配穴治疗五脏病”“郄会配穴治疗急症”等特定穴配伍理论,并在针灸治疗神志病、胃肠病和经络病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兹将其“镇静安神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病因病机新解 正常睡眠依赖于人体的阴阳平衡,脏腑调和,气血充足,心神安定,如此卫阳能入于...

阅读全文
头风的针灸治疗
针灸临床 | admin | 2025-05-03 | 13 阅读

头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自觉头痛症状,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本篇所述为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西医的高血压病、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感染性发热及眼、耳、鼻等病中,以头痛为主的,均属本篇头风范畴。 【病因病机】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髓海所在,五脏六腑之气血,循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从头走足,顺其常度则无头痛,若外感或内伤使经络闭阻不通,运行不顺则发头痛。 外感头痛:多因起居不慎,坐卧当风...

阅读全文
栀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02 | 13 阅读

栀子的功效: 1、泻火除烦:适于热扰心神。a.外感热病,邪郁上焦,心胸烦闷不眠。b.火毒炽盛,高热烦躁,甚至谵语。 2、凉血解毒:用于血分热毒证。a.血热妄行,吐血,衄血,尿血。b.咽肿目赤,热毒疮疡,属实热的。 3、清利湿热:适用于肝胆及下焦湿热证。a.肝经湿热郁火,心烦易怒,胁痛口苦。b.湿热黄疸及湿热下注,热淋涩痛。 〖主 治〗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花疸尿赤、血淋涩...

阅读全文
聚星障的问诊
中医问诊 | admin | 2025-05-21 | 12 阅读

聚星障是指黑睛生多个湘小星翳、或联缀,或团聚,伴有畏光流泪,沙涩疼痛的眼病。多为单眼发病,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治不及时可变生花翳白陷、凝脂翳等,愈后留有瘢痕翳障,影响视力。本病可因外感风热或风寒之邪;或因外邪入里化热;或因肝经伏火,复受风邪;或因过食煎炒辛辣,脾胃蕴积湿热;或卤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诸因均可上犯黑睛而致病。治疗首当辨病因,审脏腑,辨证论治。外治法有中药外熏、局部用药、散瞳等,内治...

阅读全文
胁痛的问诊
中医问诊 | admin | 2025-05-09 | 11 阅读

胁痛是以一侧或两侧胁肋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也是临床比较多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因肝居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胁,胆附于肝,其脉亦循于胁,故胁痛之病,主要责之于肝胆。如肝气郁结,情志抑郁,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而致胁痛;肝胆湿热,外湿内侵或饮食所伤,脾失健运,痰湿中阻,郁而化热,痹阻肝经而发胁痛;瘀停着,气郁日久,血流艰涩,瘀血停积,阻塞胁络;肝阴不足,久病或劳欲过度,精血亏损,肝阴不足,肝脉失养则发胁痛。...

阅读全文
龙胆的鉴别方法
中药鉴别 | admin | 2025-05-29 | 10 阅读

龙胆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清热燥湿、健胃、泻肝胆实火的功能。用于湿热黄疸、咽喉肿痛、目赤头晕、胁痛口苦、惊风抽搐、湿疹瘙痒等病症。 来源 1.龙胆: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龙胆G.scabra Bunge及三花龙胆G.triflora Pall.的根。 2.坚龙胆:为龙胆科坚龙胆C.rigescens Franch.的根。 产地与分...

阅读全文
胞肿如桃的问诊
中医问诊 | admin | 2025-05-09 | 10 阅读

胞肿如桃,又名“肿胀如杯”“覆杯”“蚌合”。本病临床表现以胞睑肿胀难睁,皮色红赤,如成熟桃状为特征。《银海精微》说:“胞睑壅肿如桃者……,此乃脾肺之壅热,邪客于腠里,致上下胞肿如桃,痛涩泪出,不绝之注。“本病多为肝火炽盛,乘脾上,肝火与脾湿相搏结于胞睑;或为心经实热,血分热毒炽盛,上壅胞睑。因本病病情急重,且易溃脓,故应争取早期积极治疗。本病外治可用紫金锭、四生散等涂于胞睑表面,以达解毒消肿之功...

阅读全文
《删补名医方论》龙胆泻肝汤
删补名医方论 | admin | 2025-05-22 | 9 阅读

胁痛口苦,耳聋耳肿,筋痿阴湿,热痒阴肿,白浊溲血。 【组成】龙胆草酒炒 黄芩炒 栀子酒炒 泽泻 木通 车前子 当归酒洗 柴胡 甘草 生地酒炒 水煎服。 【注】胁痛口苦,耳聋耳肿,乃胆经之为病也,筋痿阴湿,热痒阴肿,白浊溲血,乃肝经之为病也,故用龙草泻肝胆之火,以柴胡为肝使,以甘草缓肝急,佐以芩栀通泽车前辈大利前阴,使诸湿热有所从出也,然皆泻肝之品,若使病尽去,恐肝亦伤矣,故又加当归生地补血以养肝...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