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肾阳虚" 的结果

找到 483 条相关结果

肾与膀胱病辨证
中医辩证 | admin | 2025-05-25 | 24 阅读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其经脉与膀胱相互络属,故互为表里。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充脑,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藏精,主管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肾内寄元阴元阳,为脏腑阴阳之根本,故又称肾为"先天之本"。元阴属水,元阳属火,故又有肾为"水火之宅"的说法。肾的特性是宜潜藏,即元阴元阳宜固藏,不宜耗泄妄动。此外,肾又主水,并有纳气功能。膀胱为州都之官,具有贮尿和排尿的功能。肾病主要以...

阅读全文
小儿腹泻脐疗方一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24 | 23 阅读

1方(三香散) 【药物】丁香、木香、小茴香、吴萸各30克,食盐250克。 【制法】将前4味药捣碎,与食盐混合,放铁锅内共炒,以能闻到香味为度,不可炒焦,迅速放入黑布袋内(20xl0平方厘米大小)。 【用法】放肚脐上,上盖毛巾等物,以免热量迅速下降,约半小时即可,每天1次,每料药物可用3天。 【疗效】治83例,痊愈48例,显效13例,好转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5.5%。 【验案】患者,男,...

阅读全文
服用六味地黄丸人群 四适宜三慎用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5 | 23 阅读

俗话说“冬季进补,来年打虎”。漫漫冬季,很多人喜欢服用家喻户晓的六味地黄丸来补肾。六味地黄丸其方剂原型为《伤寒杂病论》中所载的崔氏八味丸,后世称之金匮肾气丸,又叫桂附地黄丸;经儿科专家钱乙化裁,形成了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牡丹皮六味药组成的经典方。前三味药是补药,均可滋阴,其中地黄补肾,山药补肺,山萸肉补肝,是谓“三补”。三味药相配,可共同发挥补益肝、脾、肾作用,效力全面,且以补肾...

阅读全文
笋片木耳煨干贝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2 | 22 阅读

主料:笋片150克,黑木耳75克,干贝20粒,枸杞10粒。 调料:盐、鲜贝露、麻油各适量。 做法:1.干贝和黑木耳用温水泡发。2.笋片用开水焯一遍并沥干水分。3.将笋片、木耳、干贝连同泡发干贝的水一同倒入砂锅,无须放油,大火煮开后改小火慢炖。4.待笋片熟透,加盐、鲜贝露、枸杞煨至汤汁收干,淋入适量麻油即可出锅装盘。 功效:中医认为,干贝性平,味甘、咸;归肾、脾经。具有滋阴、补肾、调中、下气、利五...

阅读全文
男性不育脐疗方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07 | 22 阅读

1方(熨脐法) 【药物】人参30克,淫阳藿30克,菟丝子30克,陈皮30克,半夏30克,云苓30克,枳实30克,车前子20克,麝香1克,生姜片10~20片,艾炷、食盐及麦面粉适量。 【制法】做艾炷42壮,如黄豆大;将食盐、麝香分别研细末分放待用,次将其余诸药混合,研成细末,另瓶装备用。 【用法】嘱患者仰卧床上,首先以温开水调麦面粉成面条,将面条绕脐周围一圈(内径约1.2~2寸),然后把食盐填满患...

阅读全文
肥胖腹针疗法
腹针 | admin | 2025-06-03 | 21 阅读

肥胖是指人体脂肪的过量贮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或)细胞体积增大,即全身脂肪组织增大,与其他组织失去正常比例的一种状态。临床表现为不良的正能量平衡和体重增长。肥胖不仅对本人的健康有影响,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有严重影响。肥胖症属于中医“肥胖”的范畴。 肥胖多因年老体弱、过食肥甘、缺乏运动、先天禀赋等导致气虚阳衰、痰湿瘀滞形成。此外,肥胖的发生还与性别、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由于女性活动量较男性较...

阅读全文
劳淋_杂病
内科 | admin | 2025-05-30 | 21 阅读

【劳淋】淋症日久不愈,遇劳即发,故名。主要表砚:小便淋沥,尿后下阴部隐痛,肢倦腰酸,缠绵难愈。此证多因淋症经久失治,或调治失宜,致脾肾两虚而起。若面色晄白,少气懒言的,为脾气虚;形虚肢冷,脉虚弱的,为肾阳虚;手足心热,舌红,脉细数的,为肾阴虚。...

阅读全文
冬季养生讲究“藏”“御”“养”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9 | 21 阅读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早有详细论述:“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这段文字的意思可归纳总结为三点,即闭藏、御寒、养肾。 闭藏 1、顺应自然,天人相应 冬季天寒地冻,朔风凛冽,草木凋零,昆虫蛰伏,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处于冬眠状态,是万物收藏之季。...

阅读全文
子肿_胎产
妇科 | admin | 2025-05-19 | 21 阅读

【子肿】妊娠在七、八个月后,下肢轻度浮肿,无其它症状出现的,是孕妇后期常有现象。若水肿逐渐加重而遍及股部、外阴或下腹部,甚至面部或肢体上部遍身都肿,同时尿量减少,体重迅速增加的,称为“子肿”,即“妊娠肿胀”,或叫“妊娠水肿”。这是晚期妊娠中毒症的一种临床表现,患者每兼肤色苍白,精神疲乏,肢冷倦怠,口淡厌食。病因主要是脾肾阳虚或气滞所致。此外,在妊娠六、七个月间出现腹部胀满而喘的,称为“子满”,又叫...

阅读全文
“治未病”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中医的“治未病”是怎么个治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1 | 21 阅读

《黄帝内经》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未病”的理论记载及临床运用已有2000 多年历史,是古代医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炎黄子孙繁衍生息、防病保健中功不可没。 此后,“治未病”思想领域在历代医家精研医理与辨证施治结合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日臻完善,不仅指防病于先,还包含已病早治,瘥后防复,其内容也逐步涉及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