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肩髃" 的结果

找到 144 条相关结果

小儿肌性斜颈中医推拿疗法
小儿推拿 | admin | 2025-05-28 | 38 阅读

小儿肌性斜颈是指以头向患侧歪斜,颜面旋向健侧为其特点的先天性疾病,俗称“歪脖”。临床上,斜颈分为四型:肌性斜颈,骨性斜颈,眼源性斜颈,神经性斜颈。本节只讨论第1型即肌性斜颈,本病早期(6个月以内)推拿治疗,疗效较好。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出生马上或数日后可发现患儿头向一侧偏斜,一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可触及棱形肿块(部分患儿数月后可自行吸收),继而胸锁乳突肌挛缩,僵硬,头向患侧歪斜及向患侧旋转活动...

阅读全文
中风三棱针疗法
三棱针 | admin | 2025-05-29 | 25 阅读

中风是临床常见的急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或语言不利、口角歪斜、偏身麻木等为主证。因起病急骤,症见多端,变化迅速,与自然界之风善行数变特性相似而名中风,又因发病突然亦称“卒中”。古代文献又有称“厥证”、“偏枯"等名称者。 现代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均归属中医的“中风”范畴。主要将本病划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高血压、动脉硬化...

阅读全文
颈动脉硬化中西医防治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2 | 24 阅读

每每体检过后,就会有人拿着报告在网上咨询,颈动脉长了斑块要治疗吗?可以吃中药消除吗?严重了该怎么办? 虽然多数颈动脉硬化的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只出现头晕、头痛等,但还是需要积极防治。颈动脉硬化严重者会表现为缺血性脑卒中,即我们常说的“中风”。 积极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最大的意义就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也等同于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进行预防。 所以,对于已经有颈动脉硬化的人...

阅读全文
上肢常用经穴针挑法
挑针疗法 | admin | 2025-05-27 | 18 阅读

(1)曲泽 【部位】仰掌,肘部微屈,当肱二头肌的内侧处。 【经络】手厥阴心包经所人为合,是该经合穴。 【主治】治疗肘臀痛的常用穴。对中暑,腹痛,心肌炎,心绞痛都有一定疗效。 【挑法】挑提法、挑摆法后挑络放血法。 (2)肩髃 【部位】三角肌上部的中点,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肩平举时,肩前呈现凹陷处。 【经络】手阳明大肠经,阳跻之会。 【主治】肩关节和周围软组织病变,半身不遂,甲状腺肿大等。 【挑法...

阅读全文
甄权精通针灸助力废除“鞭背”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26 | 18 阅读

古代中医药名家的仁心博爱总是怜天悯人地惠及全社会,甚至包括犯下了罪行的人。明镜高悬,皂隶威严。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之后,当厚厚的木板重重地打在罪犯臀部的时候,县衙在场的人不会想到一位名叫甄权的医家。罪犯更不会想到,如果依据旧规,同样数量的惩罚,皮鞭或者木板拍打的是背部,自己的身家性命必然危在旦夕,甚至当场毙命。 这看似惩罚部分的简单改变,却凝聚着医家慈悲之心的灌注。唐朝建立后,唐高祖李渊十...

阅读全文
脑梗死后遗症磁圆梅针疗法
磁圆梅针 | admin | 2025-05-22 | 18 阅读

中风又名卒中,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因本病起病急骤,症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 叩刺部位:头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背部督脉及膀胱经第一侧线和第二侧线;手阳明大肠经上肢循行线及上肢腧穴曲池、外关、合谷(图1);足阳明胃经下肢循行线(图2)及下肢腧穴足三里、丰隆、阳陵泉、悬钟、...

阅读全文
代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肩周炎验案举隅
药物贴敷 | admin | 2025-05-06 | 18 阅读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指肩部酸重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强直的临床综合征。由于该病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并且临床症状以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故中医学中肩周炎又被称为“五十肩”“冻结肩”“肩凝症”等,属于中医学痹症范畴。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国内肩周炎的发病率高达8%。如果该病得不到正确的诊治,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三角肌萎缩,甚至致残,该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中代...

阅读全文
中医保健功法多 盘点简单有效20种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8 | 17 阅读

自古以来保健功法多如繁星,有简明者,有繁复者,现从众多保健功法中选出法简效显的20种功法,与您共享。 (1)运舌漱津(也称赤龙搅海) 用舌在上下牙齿的内侧环旋运转,左右各36次,运舌古代气功称之为搅赤龙,可刺激舌下之金津、玉液两穴,产生津液。待津液产生至满口后,鼓漱36次,然后分三小口咽下,咕噜有声,同时用意念将津液缓慢送入下丹田。 【作用】此法能交通心肾,反射性地刺激消化腺分泌,增进食欲...

阅读全文
周身经穴赋(医经小学) 卷二
针灸大成 | admin | 2025-05-26 | 17 阅读

手太阴兮大指侧,少商、鱼际兮太渊穴。经渠兮列缺,孔最兮尺泽。侠白共天府为邻,云门与中府相接①。 手阳明兮,大肠之经。循商阳兮,二三而行②。历合谷、阳溪之溪,过偏历、温溜之滨。下廉、上廉、三里而近,曲池、肘髎、五里之程。臑髃③上于巨骨,天鼎纡乎扶突。禾唇连,迎香鼻迫④。 ①左右共二十二穴。②二间、三间也。③即臂臑、肩髃二穴。④左右共四十穴。 胃乃足之阳明,厉兑趋乎内庭。过陷谷、冲阳之分,见解溪、丰隆...

阅读全文
多功能艾灸器灸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17 | 17 阅读

【概述】 随着现代高科技对针灸学科的渗透,近年来在艾灸疗器中出现了一些科技含量较高、功能较多的灸疗器。如有的艾灸仪具有艾灸与磁疗同时进行,不燃烧,无污染,温度可调,自动控温等特点。当磁性灸头中的磁作用于艾绒及穴位时,可加速穴位局部的血液循环。而设在磁环中的加热部分在对艾绒加热的同时也对穴位进行了加热,使皮下毛细血管舒张,使磁化及加热后的艾绒的挥发物和有效成份,迅速渗透到穴位中即起到了磁疗和艾灸...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