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肚腹" 的结果

找到 397 条相关结果

戒烟膏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4-24 | 23 阅读

《中国医学大辞典》引林文忠公方:戒烟膏 名称: 戒烟膏 处方: 明党参4钱,云茯苓4钱,黄耆(炙)4钱,潞党参4钱,玉竹(炙)4钱,炮姜炭4钱,罂粟壳4钱,杜仲(炒)4钱,橘红4钱,枸杞4钱,旋覆花(绢包)2钱4分,甘草(炙)2钱4分,法半夏2钱4分,益智仁2钱4分,枣仁2钱。 制法: 加红枣四钱,赤砂糖2两,清水煎取浓汁,去渣收成膏,称见若干,加清烟膏一成,搅入和匀。 用法用量:...

阅读全文
重五位一体理论的侗医药
其他民族医药 | admin | 2025-05-27 | 22 阅读

侗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湘黔桂三省交界毗邻地带的武陵、雪峰山区。侗医药学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同疾病做斗争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侗医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与其他民族医药相比具有本民族鲜明的特点。 特色理论 侗医五位一体的医学理论 侗医五位一体是指天、地、气、水、人五者之间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

阅读全文
《水浒全传》话中医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7 | 22 阅读

近日,重读古典名著《水浒全传》。开卷有“怡”,开卷有“医”,开卷有益。此书既可以作为历史故事来欣赏,也能够管窥北宋时期我国医学发展之一斑,同时又体现出发展着的宋代医学在文学领域的影响及其融入。 中医记述时有所见 《水浒全传》共120回,90余万言。本人作了粗略统计,有31回40余处涉及中医。其中,“引首”提及了宋仁宗时发生瘟疫,东京城里城外军民死亡大半。“开封府主包待制亲将惠民和剂局方,自出俸资...

阅读全文
热症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4 | 21 阅读

小儿之病。惟热居多。夫热有虚有实。实则面红目赤。气粗口干燥渴。小便赤涩。大便坚闭。五心烦热。日夜焦啼。发壮热。宜大连翘饮主之。虚则面白眼青。气微。口中清冷。恍惚神缓。大便稀而小便频。夜则盗汗发虚热。宜惺惺散主之。其有乍冷乍热。怫郁惊惕。上盛下虚。此冷热不调候也。如热在表宜汗。在里宜下。表里俱热则宜解散。其或表里已解。热又时来。此表里俱虚。气不归元。而阳浮于外。不可再服凉药。必使阳敛于内。身体自凉。...

阅读全文
伤食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3 | 21 阅读

经云。脉滑者。有宿食也。虎口脉纹黄色。为脾家有积。小儿脉沉者。为乳不消。夫小儿伤食。皆因乳哺不节。过食生冷坚硬之物。脾胃不能克化。积滞中脘。外为风寒所搏或因夜卧失盖。以致头痛身热。面黄目胞微肿。腹痛胁胀。足冷肚热。喜睡神昏。不思饮食。或恶食。或恶心。或呕或哕。或口嗳酸气。或大便败卵臭。或气短痞闷。或胃口作痛。或心下痞满。按之则痛。此皆为陈积所伤也。宜以万亿丸利之。若内停于食。或外又感寒邪者则人迎气...

阅读全文
霍乱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30 | 21 阅读

脉大者生。脉微弱而迟者死。脉代者。霍乱。气少不语。舌卷囊缩者。皆不治。夫霍乱者。挥霍变乱也。其症心腹卒痛。呕吐下利。发热憎寒。头痛眩晕。或泻而不吐或吐而不泻。先心痛则先吐。先腹痛则先泻。心腹俱痛。则吐泻俱作。甚则转筋颓顿。手足厥冷。死生反掌间耳。治宜藿香正气散。加生姜为上。不惟可以温散风邪。抑亦可以调理吐泻。盖有吐有泻。名湿霍乱。死者少也。若上不得吐下不得泻。名干霍乱。而死者多也。治之急须以盐汤灌...

阅读全文
小儿疳积的拔罐疗法
百病拔罐 | admin | 2025-05-29 | 21 阅读

疳积是小儿时期,尤其是1~5岁儿童的一种常见病证。是指由于喂养不当,或寄生虫病等引起,使脾胃受损而导致全身虚弱、消瘦面黄、发枯等慢性病证。临床主要症状有:初起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腹胀腹泻;继而烦躁哭闹、睡眠不好、喜俯卧、手足心发热、口渴、午后两颧骨发红、大便时干时稀;最后见面黄肌瘦、头发稀疏、头大颈细、肚脐突出、精神委靡。一般分为饮食不节、脾胃亏虚和感染寄生虫2型。    一、饮食不节、脾胃亏虚 ...

阅读全文
儿科常见病的按摩疗法
百病推拿 | admin | 2025-05-27 | 21 阅读

小儿泄泻 排便次数骤增,粪便稀薄,谓之泄泻,又名腹泻或小儿消化不良。 小儿泄泻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胃肠道疾病,发病大多在夏秋两季,但冬春季也有发生。 病因 外感风寒:小儿脱、换衣服,擦身、洗澡不慎,睡觉踢被等受寒着凉以致泄泻。 内伤饮食:乳食没有规律,时饱、时饥或乳食过饱或吃了不洁的食物、不熟的瓜果等原因,均能引起泄泻。 症状 轻症泄泻:大便次数增多,一日几次...

阅读全文
小议酒的药用价值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4 | 21 阅读

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认识到酒既是“兴奋剂”,又是高级药物。它是用谷物和曲所酿成的流质,其气悍,质清,味苦甘辛,性热,具有散寒滞、开瘀结、消饮食、通经络、行血脉、温脾胃、养肌肤的功用。可以直接当“药”,治疗关节酸痛、腿脚软弱、行动不利、肢寒体冷、肚腹冷痛等症。亦可在治病开处方中,把某些药物用“酒渍”,或“以酒为使”,来引导诸药迅速奏效。这就使酒与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完整的药酒方。 历代...

阅读全文
附桂紫金膏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3 | 21 阅读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附桂紫金膏 名称: 附桂紫金膏 处方: 当归1两,胡椒1两,川牛膝1两,侧柏(生)1两,灵仙1两,柳枝1两,槐枝1两,艾把1两,木鳖子1两,官桂1两,川附片1两,木瓜1两,干姜1两,白芷8钱,乌药8钱,橘皮8钱,赤芍8钱,灵脂8钱,甘草8钱,杜仲(生)8钱,寄生8钱,羌活8钱,续断8钱,防风8钱,独活8钱,骨皮8钱,蝉退8钱,腹皮8钱,红花8钱,清风藤8钱,川芎5钱...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