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耳疼" 的结果

找到 13 条相关结果

附子丸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23 | 24 阅读

《圣济总录》卷一一四:附子丸 名称: 附子丸 处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菖蒲《米泔浸一宿,锉,焙)矾石(熬令汁枯)蓖麻子仁(研)松脂(研)各30克 杏仁(去皮、尖、双仁,炒)60克 染胭脂15克 制法: 上七味,捣研为末,熔黄蜡和拈如枣核大。 功能主治: 治耳聋,出脓疼痛;耵聍塞耳。 用法用量: 针穿一孔子令透,塞耳中,日换一次。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附子丸 名称...

阅读全文
杂病•外感•耳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23 | 16 阅读

耳聋虚热分新旧,新聋多热,少阳、阳明火多故也,宜散风热、开痰郁之剂;旧聋多虚,肾常不足故也,宜滋补兼通窍之剂。脉症以肾为主,迟濡为虚,浮动为火,浮大为风,沉涩为气,数实为热。两胃怒左相火右;浓味动胃火,则左右俱聋;愤怒动胆火,则左耳聋;色欲动相火,则右耳聋。三者,愤怒为多。痰火风湿(气)闭可通,痰火,因膏粱胃热上升,两耳蝉鸣。热郁甚,则气闭渐聋,眼中流火,宜二陈汤加黄柏、木通、萹蓄、瞿麦。因酒者,...

阅读全文
虫部
本草纲目 | admin | 2025-05-31 | 13 阅读

 蜂蜜 「释名」蜂糖。生岩石者名石蜜、石饴、岩蜜。「气味」甘、平、无毒。「主治」1、大便不通。用蜜二合,微为煎至饴糖状,乘热做成挺,长一寸们一端尖细。待冷变硬后,寒入肛门中,不久即可通便。2、产后口渴。用炼蜜不限量,熟水调服即止。3、隐疹作痒。用蜂蜜不限量,好酒调服。4、五色丹毒。用蜂蜜调干姜末敷涂。5、口中生疮。用蜂蜜浸大青叶含咽。6、龟头生疮。用蜂蜜煎甘草涂搽。7、肛门生疮(肛门主肺,肺热则肛...

阅读全文
金莲花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0 | 13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莲花 实际拼音: Jīn Lián Huā 别名: 金梅草、金疙瘩 来源: 毛茛科金莲花植物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和短瓣金莲花T. ledebouri Reichb.,以花入药。夏季花开放时采,晾干。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急性鼓膜炎,急性结膜炎,急性淋巴管炎。 ...

阅读全文
连翘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4-28 | 12 阅读

《外科正宗》卷二:连翘散 名称: 连翘散 处方: 连翘 葛根 黄芩 赤芍 山栀 桔梗 升麻 麦门冬 牛蒡子 甘草 木通各2.4克 功能主治: 清热祛痰,宜肺利咽。治痰热蕴于膈上,咽喉肿痛,胸膈不利,咳吐痰涎,舌干口燥。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竹叶20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古今医鉴》卷九:连翘散 名称: 连翘散 处方: 连翘、川芎、白芷、黄连、苦参、荆芥...

阅读全文
芦竹笋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7 | 9 阅读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主肺热吐血;骨蒸潮热;头晕;热淋;聤耳;牙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品15-60g;或捣汁,或熬膏。外用:适量,捣汁滴耳。 各家论述 1.《分类草药性》:笋汁治耳疼。 2.《岭南采药录》:嫩笋捣烂能拔腐骨。 3.《重庆草药》:清火解热,适用于多种烧热症候。治骨蒸潮热,火牙痛,头晕,火淋等。 摘录 《中华本草》...

阅读全文
通用古方诗括·杂病(二)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5-31 | 8 阅读

金沸草散麻甘芍,荆芥前胡半夏姜,肺受风寒头目痛,咳嗽声粘时疫方。(见三卷)苏沉九宝(饮)薄荷陈,麻桂桑苏与杏仁,大腹皮同甘草入,诸般咳嗽效如神。薄荷、陈皮,麻黄、官桂、桑白皮、紫苏、杏仁、大腹皮、甘草各等分,生姜、乌梅煎服。治诸般咳嗽,哮吼夜不得卧。发明半夏温肺汤,细辛桂心旋复花,甘草陈皮参桔梗,芍药茯苓赤者佳。半夏、细辛、桂心、旋复花、甘草、陈皮、人参、桔梗、芍药各五钱,赤茯苓三分,每四钱,姜煎...

阅读全文
耳疼
圣济总录 | admin | 2025-05-19 | 8 阅读

论曰足少阴肾之经,宗脉所聚,其气通于耳,若风邪毒瓦斯乘之,与正气相击,则令耳中疼痛。治耳中策策疼痛,生犀丸方犀角(镑屑) 牛黄(研各一分) 防风(去叉半两) 白附子(炮) 乌蛇(酒浸去皮骨炙)天南星 半夏(汤洗二十四遍) 干姜(炮) 丹砂(研) 没药(研) 龙脑(研) 乳香(研) 桂(上一十五味,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下二十丸。治耳中疼痛,香附膏方附子(二枚去皮脐生用) 菖蒲 矾...

阅读全文
芦竹笋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08 | 8 阅读

《中药大辞典》:芦竹笋 出处: 《重庆草药》 实际拼音: Lú Zhú Sǔn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芦竹的嫩苗。 性味: 《重庆草药》:"味苦,性寒,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治肺热吐血,骨蒸潮热,头晕,热淋,聤耳,牙痛。 ①《分类草药性》:"笋汁治耳疼。" ②《岭南采药录》:"嫩笋捣烂能拔腐骨。" ③《重庆草药》:"清火解热,适用于多种烧热症侯。治骨蒸潮热,火牙痛...

阅读全文
菖附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4-30 | 7 阅读

《幼科释谜》卷六:菖附散 名称: 菖附散 处方: 炮附子、菖蒲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耳疼痛。 用法用量: 绵裹塞耳。 ...

阅读全文